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适当“示弱”

示弱”的基本意思是“暴露弱点,表示软弱”。

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示弱”,有时候并不是真的“软弱”或者“技不如人”,而是出于某种需要。比如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在战场上故意示弱,可以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让敌人放松警惕,从而采取突然行动,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掌握绝对的主动权。

其实,示弱,在教育上同样适用。

 

很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尤其是古代,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和孩子面前往往是以强者的姿态出现的。要么扮演一个知识的权威,要么充当一个道德的楷模,不但“全知”,而且“全能”,甚至“全对”。从表面上来看,这样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无可厚非,“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嘛,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然也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否则,就不能当这个榜样。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是从教师的资格、教师的职责这个角度来说的。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高更广阔的角度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它的局限:老师如果总是以无所不能的形象站在学生面前,其实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也就等于无法造就更优秀的人才。

一部《论语》,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孔子的学识与智慧,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确堪称“万世师表”。可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孔子尽管“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可是没有一个人的成就能超过孔子。更尴尬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敢说能盖过了孔圣人。

而同样是古代的圣贤,苏格拉底培养出了柏拉图,柏拉图又培养出了亚里士多德,一个比一个强……

这里面的原因或许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并不高高在上地传授真理,而是启发学生去发现真理,并且让学生养成了不盲从权威的习惯。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句名言:

“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

中唐时期,尽管韩愈在《师说》中也喊出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真知灼见,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声音实在微不可闻。

 

当时间的脚步迈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除去自身的专业知识的深度外,作为教师,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在学生面前保持“全知全能”的姿态。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知道的、掌握的东西不但比老师快,而且比老师多。也就是说,老师有“弱”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摆在那儿,想掩饰也掩饰不了,有时候不“示”也不行。

正是基于此,新课程才明确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那么,在课堂上,不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来说,都需要教师适当“示弱”。

首先,示弱,可以明显改善师生的关系。教师示弱,首先是一种教学态度。教师主动走到孩子们中间去,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向学生求教,这对学生来讲,是莫大的鼓舞。既营造了快乐的课堂氛围,也使师生关系更加友好。新的课堂认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要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即叶澜教授倡导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以杜郞口中学为代表的课改名校也旗帜鲜明地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如果还是在学生面前以强者自居,不愿意走下“神坛”,就会从源头上阻挠课堂教学改革,甚至阻碍整个教育改革。如果教师仍然要坚持充当强者,就应该切实转变观念,成为去解放学生的人,而不是坚守着自己在传统教育中的既得利益,既不愿“退出历史的舞台”,又解放不了学生

其次,示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人无信不立,很多学生只所以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大部分并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缺乏学习的勇气和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处处妙语联珠,滴水不漏,明察秋毫,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压抑感。教师适度示弱,把机会让给学生,拿出更多的时间把学生推到前台来进行展示,并且充分相信学生,多一些等待和指导,少一些包办和代替,通过有效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也会与日俱增。

 再次,示弱有助于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老师太强了,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严重了,会成为一帖销蚀自己意志的“麻醉剂”。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根深蒂固的惰性。有这样一个例子,能充分说明老师“示弱”的作用:

有一名老师(女老师)领着孩子走在夜路时,向孩子讲:“你拉紧点老师的手,不然老师就有点害怕”。此时,本来依赖着老师,而且也真的有点害怕的孩子(男孩),却顿时唤起了一种小男子汉的气概,不乏豪气地对老师讲:“不要紧,有我呢!”

而在课堂上,在面对有难度的知识时,老师同样不能轻易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一味地包办代替,而要先把难题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装装傻,说自己“考虑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解决”,或者“请同学们帮一帮忙”……这样,当学生经过一番努力,竟然很快完成了“老师都很难完成”的任务时,该有多么地高兴?学习的兴趣就在老师这样的“示弱”中慢慢形成并越来越浓厚了。

 

当然,“示弱”也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它不是作假,也不是作秀。教师在示弱的时候也要找准时机,讲求技巧,充满爱心。

总而言之,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变强”,是为了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台,着眼于其长远发展,培养真正的能力。老师需要做的,只是观念变一变,适当退一步,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去帮助,去促进,去唤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适当“示弱”  示弱  示弱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适当  适当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教师

 如何通过7个维度评价一节常态课

对于培训学校来说,课程和教师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是用来招学生的,服务是用来留住学生的,如何通过良好的服务增加学生的口碑转介绍来拉动校区业绩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展开)

教师

 中学校长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三篇

工作总结网权威发布中学校长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三篇,更多中学校长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工作总结网。【导语】工作总结是为了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我们的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