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三:谁让你不看报纸

·    谁让你不看报纸

·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之十三

·    作文大赛现场,讨论命题,有位评委命了一个“读报”。于是有了一番对话:

    “就两个字?”

    “就两个字。”

    “什么意思?”

    “已经说清楚了,‘读报’。”

    “读什么报?”

    “不知道。”

    “这是个题目吗?”

    “当然是的。”

    “这种题目能写好吗?”

    “当然能写好,我可以写给你看。”

    ……

    问话的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质疑,也许他们对学生是否会写这样的题目存有疑虑;出题的教师却认为“读报”完全可以是一个题目,他认为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在接触报纸后会有许多值得抒发的感想。两种观念的分歧,在于是否要把“读报”当作高中生应有的阅读能力,是否要鼓励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这本来不是一个非得讨论的问题,然而,即使是现今生源比较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也都把精力用在应试上面,未必有读报的风气。现今的报纸种类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市民报纸尤其多,可是读报学生不多,会读报的就更少了。

    生存于现代社会,学生应当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具有获取信息的需求。如果忽视现代社会的信息资源,忽视个人生存的环境,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能也只是屠龙之技。《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可能也无从说起。

    我和同事们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有学生在作文中能联系一点近期的社会新闻,那往往是“脑子活”,能力强,性格开朗的学生。去年年底,在省作文大赛中看到一篇《说“相信”》,作者纵横古今,上引下联,侃侃而谈,涉及现实生活的新闻有:1、“歌手臧天朔一审被判六年有期徒刑”,举臧天朔出席郑渊洁脱口秀节目《郑氏胡说》时,曾说“朋友应该坦诚相待”,而后来臧却深信于狐朋狗友。2、重庆市法官学院原院长、重庆市高级法院执行局原局长乌小青受贿357万元,被捕后在看守所里自杀。3、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主持“打黑”;等等。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竟是十天内的多则新闻,这就在四五十篇同题作文中显得“抢眼”。很多高中生发议论,多是从常识到道理,从原理到原则,“空对空导弹”飞过来打过去,而这篇内容最“新鲜”,读者看了会觉得这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在写文章,是个有读者意识的人在写文章。

    通过读报了解一些时事,“事事关心”,对提高思维能力是很有作用的。有些新闻,作为信息未必要照单全收,它可以成为提高批评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有读报习惯的学生评价能力往往比较强。2009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是就“颐和园兽首拍卖”事件中福建商人蔡铭超的表现谈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批评了这个题目,认为命题有欠公平,“对城市学生有利”,理由是“农村学生不看报纸”,信息不如城市学生。我认为这种批评有失公允,以此类推,以后如果作文题目涉及农作物,涉及土地,是不是会认为“农村同学讨便宜”呢?作文题的材料已经提供了可供思考的基本信息,这对所有的考生而言是公平的;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合理,至多是一些关心时事的学生可能留心了报上的相关评论,了解了各方观点,在就这个问题发言时有更多的可以参考的资源。文题的材料已经把事情经过大致说清楚了,可能不宜再用“城乡信息不均衡”来说事。惟差异在于:平时看报,注意接收信息的人更有把握一些,而对此信息不予关注的人写起来可能要吃力一些。如果说完全无法写,那是基本能力差,或是教学存在问题。同样,我不理解的是:信息时代,世界已经变得很小,只要有获取信息的意识,渠道极多。在关注社会方面,说农村学生读报或是读报能力、读报习惯差,是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偏见,甚或可以说是一种歧视。我的经验:城市学生也不一定能“讨便宜”,相当多的学生至多只关心娱乐新闻,对时政并不关心。因此,那种对“颐和园兽首拍卖”一无所知,埋头读书只知考试并自以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让他们稍稍经受点考验不是什么坏事。当然,更应当对不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的教学提出批评。

    那么,是提倡并发展学生关心世事时事的热情呢,还是保护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也许不用多说了。我在平时教学中,也经常注意考查学生对世事的关注,特别关注他们的评判能力。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也经常引用即时的新闻作评论。让学生评论时事不是为了评判是非,而是借那个过程,学以致用,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信息开展分析思考。比如,有过这样一道新闻评论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写一则评论

   曾在四川地震后前往灾区做过志愿者的网友“夜色漫漫”近日来到地震重灾区北川,他想要帮助灾区孩子们实现一个愿望。当他向北川中学的学生问起什么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时,孩子们不要书,不要礼物,他们只说:“想见周杰伦哥哥。”3 月23日,网友“夜色漫漫”在某论坛上发帖,号召网友们帮助北川中学的学生实现这个愿望——见大明星周杰伦。网友议论纷纷。

   请发表你的观点。

    对这件事,能仅仅用十多个字发表一个观点就能完事?我记得很多同学的评论既针对现象,更注意探究社会根源,既激烈也富有理性。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思维,如果学生懂得自己的脑袋不是敞口容器,知道一切信息都需要经过自己的思维,对所接受的信息有评判的能力,那还有什么能难住他?

    同样,如果学生会看报纸,把读报作为思考的过程,对外部信息能作出自己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有表达的智慧,你还担心他不会写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看报  看报词条  作文  作文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  
教师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喇嘛营子中心小学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经过总校统一安排,我们完成了前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就这次期中考试过程的关键点,以...(展开)

教师

 教师 不要轻易大声呵斥学生

教育教学是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态度影响直接学生的成长。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管、卡、压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