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硬件设计过程中,产品经理要做好哪些工作?

设计的输入

设计什么? 针对什么人群,解决什么问题?带来哪些创新体验?欲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参考的同类竞品有什么?设计关键点是什么?

这些需要明确,越明确,设计部门或者设计公司开展起来越顺利。其中,最核心的是明确设计关键点。比如某些家电设计输入:

突出xx核心利益点;

通过新材料/新工艺体现高端品质感;

通过液晶屏和灯光处理体验科技感;

解决xx操作不便的问题;

解决体积过大,安装不便的问题;

这些点给设计师一个明确的方向,至少知道解决哪些问题是及格的。在设计效果图或者手板评审的时候,评审人员只需要按照这些点,一一对应评审打勾即可。一定程度上量化了工业设计的评审内容。需要产品经理组织设计启动会议,把高层和设计人员都拉到现场。双方针对设计需求和关键点达成书面共识。

参与创意的挖掘和碰撞

设计的难点在于,大家都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做。有时候,解决同样问题的一类创意或者表达方法,做出来后可能感觉难度差不多,有的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较好的方法是,针对每个设计需求点,分模块进行创意设计。每个设计模块,花精力做若干方案。筛选出每个模块的创意候选方案两三个。针对每个模块的创意点,进行组合排列。 这样组合出同的整体的草图方案,比一开始就画几个整体草图要好的多,一个方案里面可以有很多好的创意或者亮点。

基于草图方案,产品经理再组织相关部门和管理层进行初步方向性沟通,草图所表达的方案或者方向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具有亮点?哪些地方需要强化突出,哪些地方需要弱化等等。

推进结构的堆叠

有了草图方案和创意之后,还仅仅是概念表达层面的。只能保证画的好看,不能保证结构可以实现或者尺寸满足要求。因此,需要产品经理推动结构设计部门进行内部结构堆叠。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草图方案堆叠出几个结构方案。把零部件都放进去,各种结构关系考虑清楚,最后出几个合理的可实现的结构模型。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打样出来。结构模型在画图过程中要组织研发和工业设计部门进行研讨和初步评审。

组织效果图不同阶段的评审

基于结构模型和草图方案,把整体效果图渲染出来,一般是设计团队先内部筛选出2-3个方案于效果图评审。至于筛选出哪几个方案,如果难以抉择,可以把相关负责人召集起来,进行评审。然后可以投票。人越多越好,越杂越好。甚至可以找办公室内部人员进行投票。当然,老板的意见需要严肃考虑,毕竟他是投资人嘛。

最后保留几个方案呢?一般是保留一个方案,然后在一个方案的基础上细化成两个方案

打样的跟进和把关

细化的两个方案完成后,需要组织模型厂进行打样。设计的好坏,有时候仅仅看效果图,是差异很大的。必须进行高保真打样。打样要注意几个要素:

确认打样的输入文件,首先自己必须要和设计师亲自打开文件进行确认。

确认手板厂内部工艺文件,每个手板厂有自己的工艺文件格式,因此要核实好工艺文件。现在国内大多数手板厂都是小作坊形式的,大的手板厂有时候管理也比较混乱。因此,如果工艺文件出问题,那么最后会比较麻烦。

零部件外观效果试打样:对于特别的表面处理效果,最好等先试打一个小样出来确认,然后再正式打样。这样可以避免返工。比如你要打样一个真空镀的零部件,可以先打一个小样,确认打样效果。以免直接真空镀以后,发现效果不行,再磨掉重来。

开料打样,这个阶段,需要关注的不多,大胆交给手板厂就行。

组装和确认,这是最终阶段,需要产品经理或者设计师严格确认是不是想要的效果,如果有偏差,尽快修改。

组织测评和样品最终评审

拿到样品后,建议先找公司内部员工或者目标用户、终端导购员进行测评。拿着东西到人家面前,实际问问喜好度怎么样?这几个方案你更喜欢哪一个?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虽然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也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部分人都认可的东西,应该就不会反人类,不会差到哪里去。

测评要盲测,不要带有引导性质;

最好和竞品一起进行对比测试,因为目的是要比竞品好;

最好一个一个进行测评,互相之间不能有干扰;

最好数量不能低于50户,利于定量统计;

同时参加测评的人员要不低于2个,避免不客观;

好了,测评结束后。拿着测评数据,组织管理层或者负责人进行评审。几种方案选择哪一个?是否需要细节调整?评审拍板后,可以输出设计文件给到研发部门进行结构设计了。至此,工业设计阶段基本完成。

 

上面讲了很多流程性的内容。但是,如何提高硬件产品的设计成功率?

毕竟像苹果产品那样达到艺术化的结果很难, 顶级的设计并不常有。而且与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供应链质量等密切相关。就像绘画大师千百年就那么几个,但是绘画学习班或者美术学院还是有方法的,有规范的。

因此,作为一枚平凡的产品经理。掌握以下基本的方法,应该是可以做到不错的结果:

1. 选好对的人,找对有水平的设计师是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你需要尊重设计师,相信和鼓励他们,做好支持者。

好的设计师有自己想法和判断,并不会太听你的话,你要学会倾听和理解。

好的设计师表达能力要强,再好的设计效果也需要很好的解释或者推介能力,毕竟不是每个决策者都懂设计的内涵和设计的初衷。

好的设计师往往不愿意随意更改进度,更注重把控节奏。经常变更需求或者更改方案,对设计师是一种打击。

好的设计师是灵活的,不会固守某一方案,更不会忽略产品经理的意见。不会忘记,自己最终的目的是尽快达成设计目标,而不是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

好的设计师注重沟通,因为最了解产品需求的人是产品经理,最知道怎么实现产品的人是项目经理和工程师,最需要他说服的是老板。

2. 设计突出核心利益点, 力求功能可视化

功能可视化,这应该是硬件产品设计的基本功。硬件产品内部技术创新再多,如果不能通过外观有效的表达出来,让用户直觉地感受到,那么这个技术特征多半会被用户忽略或者根本无法溢价。产品的立项首先是要明确打动用户的核心利益点是什么。产品在终端或者渠道进行销售,打动用户的大部分情况下也是核心利益点。销售人员在推介的时候最关注的也是核心利益点。虽然会有产品折页或者宣传物料作为辅助道具支持销售人员进行推介。但是最好的推介资料还是产品本身。放眼家电卖场,茫茫产品中,怎么样能让用户匆忙的眼神停留在这款产品上,被这款产品吸引?这就要从外观上面,让用户很容易理解或者感受到产品的核心利益点。

3.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毫不夸张地说,设计的一半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设计大师往往是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大师。因为,材料本身的属性或者质感不但能够带来新的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带来的新的外观呈现。

苹果IPHONE/IPAD/MAC 大家都感觉设计非常高端和极简。这要归功于机身清一色的铝合金材料,讲究一体成型的工艺。这种铝合金氧化的金属质感,是任何塑料达不到的。三星在手机后面做各种仿皮革,仿玻璃,仿金属等等,产品的质感和整体感还是达不到苹果的水平。

4. 人性化体验和环境匹配

主要是关注使用的体验,硬件首先是拿来用的。因此,如何安装方便,如何操作方便,如何观察方便,如何保养方便?和使用环境是否搭配?这里面深入进去都是有很多的细节可以做的更好。要求产品经理在设计的早期就要和设计师一起针对现有的老品进行用户研究,观察使用场景和使用习惯,了解使用不满意点等等。另外也需要购买竞品进行研究分析,梳理竞品设计背后的逻辑和用户需求等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找一些竞品用户进行调研,了解使用不满意点。通过这些研究,基本上可以把现有产品的使用问题点找出来,在设计中进行优化。

5. 把握公司产品风格的延续

有的公司产品具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线条是硬朗还是圆润。配色有没有统一的色调?

LOGO位置和尺寸是否有固定的要求等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过程  过程词条  经理  经理词条  
产品

 打造优雅工具,Facebook的...

三年前我刚加入Facebook引导商业设计业务时,面临着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因为之前的整个职业生涯都致力设计消费者体验并乐在其中。怀揣着对迎接新挑战的渴望,我决...(展开)

产品

 用上帝视角,看你的产品数据

作为一个产品人,最骄傲的事情大概就是从零开始设计打磨出一款精美且实用的产品。作为互联网圈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几乎每一位PM心里都有一幅伟大的产品图景;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