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别让操作效率先于用户的预期

摘要:当操作界面不符合用户心智模型和基于经验的期望时,那些旨在通过减少操作步骤来提升用户效率的特性,最终会伤害到用户

或许,产品可用性测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最小化交互成本。

通常,用户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要进行频繁的点击,对于许多网站和应用来说,试着减少这些操作步骤是普遍做法。然而,交互成本不仅仅是点击次数(或者其他物理行为)——还包含了心智努力(mental effort)。有时候,注意力单纯的关注在操作次数上,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比如用户已经习惯的那些低效率流程,我们如果对这些流程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流程会使用户感到困惑并且让任务流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矛盾在于用户了解改进后的流程需要在认知上付出额外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实际上又增加来交互成本。

IC=P+M(交互成本=物理行为+心智努力)

在这个简单的等式中,M的增大量大于P的减小量时,是完全不合算的。

期望建立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

人类通常会选择需要最小付出的路径,不仅仅出于懒惰,还因为他们试图高效地做事,尽可能快速且容易的满足自身多项需求。

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人们会在潜意识中将现状与过去的经历进行匹配,从而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在相似的情形下,如果某一行为常常在过去的经历中取得成功,那么不管有多少选择(在思想斗争中,对比实践最多的行为,这些其他选项显得过于微弱),该行为会被再次应用。而且结果也被假定为会与该行为之前达到的成就毫无二致,这时候,过去的经验转变为当前期望。

这种潜意识过程是通过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被允许的。内隐记忆是一种长期记忆,过去的经验被用来触发行为,不需要有意识的觉察。

互联网上,用户通过过去使用的网站产生内隐记忆,以此来了解如何与当前站点或应用进行交互。为完成某项任务进行操作时,用户还会依靠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内隐记忆的一个子集,与流程执行相关。

当一个任务被演练多次,它便成为程序记忆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拥有了一种处理这种情况的专用“肌肉”(不必惊讶,这种致力于行动的程序记忆恰好被称为“肌肉记忆”)。程序记忆让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系好鞋带、骑自行车、在网站或者ATM机器上输入私人密码,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就像在“自动挡”一样不假思索。

熟能生巧

我们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便可执行复杂流程的能力,一部分是取决于我们针对该流程进行的练习程度。理想状态下,对某一动作纤毫不爽的进行重复,能够让我们学会并将这一动作存入程序记忆。记忆模型的强化与巩固,是通过多次遇到一种情况,采取特定行为(或者一组行为),得到相同结果这一过程的重复完成的。

我们吸收在有意识状态下获取的信息,并将其存入外显记忆的这个过程,也是通过练习实现的。一条信息过去被使用的次数决定了它在未来的活跃程度。

数字世界中,我们建议设计师遵循既定标准设计界面,就是依据了用户在特定模式下的练习行为。网站用户体验雅各布法则告诉我们,用户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别的网站,当他们浏览那些网站的时候,就是在练习定位信息、使用搜索功能、点击复选框过滤列表内容、填写并提交表单等。等到了你的网站,用户希望所有的功能依然保持同样的操作逻辑,任何细微偏差都会将他们拉出“自动挡”模式,强迫他们思考,试着适应这个标新立异的网站。这太糟了!我们希望用户能够 “不假思索”,不要在思考如何操作一个界面上付出额外的努力。

设想一个系统的配置文件更新:完成这项任务的标准流程是导航到一些表单,检查每个项目,选择想要的设置,然后保存或应用新的设置。在每个拥有配置文件的系统中,这套动作可能已经被重复了无数次。基于这套典型程序,我们看一下NextDoor.com的邮件设置页面:

NextDoor.com的设置界面

NextDoor.com的邮件设置页并不符合我们之前提到的典型操作程序,它不允许用户通过表单来更新设置。这种设计与标准表单设计产生了偏差,而这种偏差强制用户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如何去完成操作。

这份表单少了什么呢?保存按钮!我们要怎样保存并应用更改的设置呢?作为极客你可能意识到了这个系统会随着表单更改自行保存,它减少了一步对保存按钮的点击,以此提高操作效率。

但是,大部分用户对电脑或互联网并没有这么精通,而且即便是最厉害的极客用户,也更习惯于底部有一个保存或者提交按钮的表单模式。

这是一个很棒的例子,它为我们说明了,与标准模型的差异,哪怕是最小的差异,也会引起用户的困惑和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设计师删除了保存按钮,让用户结束了“自动挡”操作,因此任务不能像之前设想的那样完成了。

用户遇到这个表单,他们需要立刻花时间在页面上寻找被省略的保存按钮,然后将这种新的情形与过去类似的情景相结合,以便决定下一步做什么,因此,用户宁愿先点击保存按钮再继续后面的操作。操作步骤在数字上的缩减并不等同于交互成本的降低,原因就在于用户必须消耗认知上的精力,去寻找新的方法应对这个并不常见的模式。

尊重心智模型

表单上保存更改功能的缺失,不仅仅是不能匹配大部分表单的交互模式,还违悖了“数字系统存储信息方式”的典型心智模型。

在多年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大部分用户都知道,他们需要明确告诉系统保存工作进度,否则就有丢失所修改内容的风险。也就是说,人们经常会忘记保存文件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自动保存是一个伟大的功能,它防止了无数不幸的重复工作)。不过,自动保存功能没有必要代替保存功能,他们可以共存。

在表单的例子中,多数用户会假定,在他们点击保存或者应用按钮之前,不会有任何设置被存储,而离开表单会恢复所有更改,就象点击了取消按钮那样。

用户渴望控制权

就像在汽车后座指手画脚的人,用户想要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控制感何时产生呢,按唐纳德•诺曼的说法,是评估鸿沟和执行鸿沟被打通的时候:换言之,系统清楚的告诉用户系统的当前状态如何,以及如何通过操作改变这种状态。用户需要清楚的了解系统当前状态。

用户来说,眼见方为实:系统执行的每一个进程都应该在视觉上发出反馈。每一个动作,从展示隐藏的内容到等待中的进度条,都必须清晰的表现出来,以便让用户了解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

用户习惯中夺走保存按钮的行为,降低了用户对操作界面的控制感。网站突然间变成了一个自主实体,由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为了将控制权还给用户,系统需要向用户说明它并非按自身意愿行事,而仅仅是对用户发起的行为做出回应。

在NextDoor的例子中,不要单纯在后台自动保存,视觉反馈必须在页面中展示出来,告诉用户新的设置已经按他们的选择保存好了。

增加视觉反馈后

为NextDoor的更新提一点建议:为了保护用户的控制感,并让用户了解系统状态,操作界面应该增加一个“最新更改已经被保存”的视觉反馈,可以在配置发生变化的区域旁显示出“已保存”字样,告诉用户他们不需要有更多的操作。更简单的解决方式是,在表单底部增加一个标准保存按钮(去掉自动保存功能或允许用户方便的恢复设置)。

帮助用户成为主人

设计产品的时候,保护已知交互模式和牢记现有心智模型十分重要,但我不是在暗示永远不要进行创新。

设计规范的本意不是扼杀创造性,而是要帮助用户在任务中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为什么要让用户在无关紧要的界面元素中浪费心智呢?如果有新的方式,或者更加高效的方式让用户完成操作,那务必要尝试一下!

但是,不要把用户仍在黑暗中让他们自己摸索——帮助他们学习新模式,了解他们的期望,将重要信息清晰的展示给他们。只有当用户弄懂了用户界面之后,在他们想要继续使用和完成某项任务时,那些必须的操作也会让他们感到驾轻就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完全了解并尊重用户对展示信息和交互样式的处理,让他们在使用我们的网站和应用的时候感到冷静、自信、有控制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别让操作效率先于用户的预期  先于  先于词条  预期  预期词条  效率  效率词条  操作  操作词条  用户  用户词条  
设计

 微信小程序搜索优化指南

有流量抢夺的的地方就会自然有战场,小程序搜索能力升级后,现在用户可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即可直达小程序页面内的服务,这将缩短用户使用小程序所提供的服务之间的时间,提升...(展开)

设计

 如何从用户角度设计APP 需要注...

东东推荐:APP设计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则,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只有不断从用户的实践中,从用户的一言一行当中去考虑用户的体验才能设计出用户体验良好的APP。移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