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物流:产品不性感,真正性感的是业务

本文笔者将与根据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组成物流业务的基本场景和基础业务模型。

一、写在前面

提到物流,大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天这里分享一下从业到现在的一些经验,供一些新同学了解一下物流这个行业的一些基础概念。

1. 物流

其实最早的物流园很“朴素”,老的人才市场的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人声鼎沸、拥挤不堪、沟通效率低下,一个小展台挤N个人在挨个查看是否有合适面试机会,人多的话场面基本是失控的。同理,物流业在互联网这把火烧来之前也是如此,基本上货主、黄牛、信息部发布的信息只能在

物流园(类似于人才市场大院)的小黑板上去写,想在物流园找货找车还需要缴纳入场费,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货就得陪了来回油费/吃喝费和呆在那边干瞪眼。

一些司机大老远送一趟几百公里以上的货物到某地后,放空回来的话会十分不划算,如果找不到回来顺路的货,他们可能呆在物流园等货等几天,那时这样的行业情况反而使物流园变得红火热闹起来,配套的餐饮、住宿、文娱设施应有尽有。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互联网+物流的概念兴起后,彻底改变了行业的格局。

2. 变化

客观的说,物流行业的实际交易用户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和生活习惯较差,物流园在这样的背景下条件相对是较为恶劣的。但是,在互联网+物流这个概念诞生后,逐渐打破了原有的生态,整个物流园市场“平衡”的格局也被打破了。

大家转用线上APP进行发货找货,那么可想而知,早先的人才市场在智联、BOSS等APP上线后是何种境地,物流园同理。

二、业务类型

物流业务场景十分复杂,整体可以分为个人物流和企业物流

简单的理解就是:货主与司机,是个人性质还是企业性质。

1. 个人型业务

比方说:货拉拉、省省回头车、菜鸟裹裹、达达、运满满等等平台,其中很大一部分业务都是由个人货主发货(货物可以是家居、果蔬、日用品等等),再由平台加盟的司机接单。

从平台的角度出发,此为个人业务,比如:老王要搬家,他打开某某APP说我有一堆日用品要从新街口送到鼓楼,找了个司机李师傅帮忙送一下,这就是平台个人业务

个人货主与司机关注的更多的是:

是否有充足司机接单?是否有充足货源可挑选?

从发货到接单的操作是否流畅——线上产品易用性

订单双方的硬件是否匹配(比如:车型、车长、用车类型等等后面会说到)

是否可以有效避免放空、延误、加价、货损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兜底方案?

定金,运费如何判断是否合理?在运输链路中何时支付相应款项?

产品以及运营等部门应该更多的是关心平台产品的产品心智的打造,判断行业趋势,广告营收,注运营数据增长等方向。如果不是真正的独角兽,基础功能搭好后,还是要讲究个用户体验。

2. 企业型业务

还有业务类型更为多样的公司,比方说:四通一达、顺丰、中储、EMS、德邦等等。

他们或多或少拥有自由运力(甚至顺丰还有飞机),在各种企业巨大的业务需求量下,驱动业务飞速增长。衍生出企业平台等一系列更高效,更灵活,更标准管理系统和方法。

这种业务模式衍生出了更多的业务,比如:ETC、油/汽卡、税票、保险等等增值服务,这些业务带来的价值可以占公司业务营收的很大一部分比例。

现在更多企业的业务都是复合型的,平台为了达到生态、业务多样,把边际效应发挥到极致,大多也都都是企业+个人业务兼容。简单的说就是“我全都要”。

企业更关心的应该是在2C业务之上的:

行业整体动向

核心业务在市场份额

新法律法规政策出台(是否会给业务带来正/负影响)

车队、货源的管理

TMS、WMS等企业管理平台的搭建,目标:降损提效

各个渠道的链接、赋能、增效、破壁,组成企业合作矩阵(业务矩阵)

对于企业级别的产品或是企业平台级别的建设,产品人更应该注重效率,产品平台化程度,作为中后台系统承载新业务的扩展性,避免烟囱式开发,快速响应业务的调整。较强的业务理解,需求提炼和逻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三、物流分类

其实就我而言,最早听到快递新闻,曝光最多的其实还是类似于“供应链整合”、“最后一公里配送”、“阿里战略合作三通一达”等等。

本人入行其实时间很短,最早说起物流这个行业“就是送东西嘛,从A送到B”。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谈到物流第一个反应差不多都是“送快递的”,要么就是路运,铁运,空运,海运。

纵观运输背后的逻辑,稍微说详细点儿就是:

专线物流:某物流公司的运输路线,专门把货物从A城市运输到B城市的中心仓中。

干线物流:货物到了B城市后分到下属的二级城市中,需要中转,需要送往该区域的中心仓/平行仓中。

支线物流:等货物到了二级城市中的中心仓/平行仓后,还需要进一步下派到较为详细的站点进行最后的配送准备。

专线物流中很多物流公司,我理解就是担任运输链路中最大的路由,首先将货物成吨成批的分发至各个大区,再由下游物流部分进行二次分发。

而干线物流的核心做的就是这样的事,说白了就是货运中转公司,如果有货发到江苏南京,那么中转南京的货运公司就出场了。

最后,支线物流,我理解的就是:靠近运输的末端,从二线城市再往下分发的过程(比方从二线城市到三四五线城市),最终送达物流供应链的末端:某某派件点,再由快递小哥取件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

四、运输基本因子

货源主要发货,司机要找货,大家都知道要干什么,但是细分到具体场景,在业务上需要覆盖的东西就太多了,那么最基本的信息都有哪些呢?

详情参考下图:

大致可以分为7大类,分别为:

运输信息

装卸信息

用车诉求

货物信息

支付信息

特殊要求

其他

这些信息搭建了一个运输业务的基本底层框架,每一个字段/模型背后都隐藏着一整套业务逻辑。

当然还有以车/货黄牛,信息部,经纪人等等神秘组织组成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同的业务类型,落在系统上的呈现方式又有所不同。

这些业务字段从线下搬到线上后可以适配大部分场景的物流配送,当然还需要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交易模式的不同,进行区分、调整。

小结

我们常说产品要做的好,要增效,要性感,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产品不性感,真正性感的是业务

大家收快递拆快递很简答, 但是背后的物流场景千千万,想做好某个行业,就必须了解业务

运营如此,客服如此,产品更是如此,不然就好比马谡,虽熟读兵书然败走街亭。业务逻辑非常值得深挖,许多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物流行业的痛点,包括但不仅限于:

信息闭塞,车货匹配效率低下

产业链过长,最后一公里配送难

无数据决策,市场无定价权

司机空载,虚耗资源

熟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

……

我们后面慢慢聊,小结如有瑕疵之处,期望拨冗指正。

若各位有更好想法,也欢迎大家交流分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性感  性感词条  真正  真正词条  物流  物流词条  业务  业务词条  产品  产品词条  
运营

 UX项目复盘4步骤,最大程度提高...

项目复盘对于团队成员的沟通,提高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优化未来产品开发计划非常重要。本文笔者将与大家分享UX项目复盘的四个步骤,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复盘有效性。什...(展开)

运营

 营销的境界

按照我们的理解,营销有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也代表着三种境界。首先,营销是创造并实现价值。这是对营销最基本的定义。这个定义阐明了营销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创造价值...(展开)

运营

 KOL投放避坑指南:仅有10%~...

这两天,朋友圈传得沸沸扬扬的炮轰流量造假的扒皮文,掀起网红带货的盖头一角,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向我们介绍了怎么做一次靠谱的广告投放,避免上当受骗。耐心看完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