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为什么“我和微信的故事”刷爆了你的朋友圈?

2016微信公开课还没开始,一个“我和微信的故事”的活动已经刷遍朋友圈,这场活动预热着实做得成功。原本只是一部分行业内人士比较关注的盛典,俨然已经成了一场全民狂欢。这早已不是微信第一次以数据运营为核心来策划的品牌营销活动了,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在狂欢之后,不妨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微信类似的活动总是能那么火?抛开微信作为一款国民应用有庞大的用户机车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这些,这里面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学习的地方。

数据是基础,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被微信记录下的数据肯定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些,这里面代表性的数据可以分为多种:带有炫耀性的总结数据,比如发出多少个红包;能将生活中比较抽象难以量化的东西进行具象呈现的数据,比如走了多少万步,相当于多少个马拉松;单凭人脑难以记忆但又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数据,像第一次发朋友圈的时间、第一个好友是谁这些。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数字化的呈现往往具有自带发光器的效果,不管是只是用来记录或者用来自我肯定,还是向他人炫耀又或者只是用来自嘲,相对于文字、图片或者影音视频这些形式,数字更加一目了然它的说服力更加普遍客观。

综合激发参与者的多种情绪。

上面已经提到炫耀、自嘲就不赘言了,刷过存在感的都知道。这次的活动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记录了多个第一次,尤其是第一个微信好友,再配上“你们现在还在联系吗”的文案,今日与往昔的对比,瞬间就能引发怀旧风。不管是否还在联系,都很容易引发逝者如斯其行且珍惜的感慨,有感慨就需要一个抒发的出口,扩散传播就变得再自然不过。

活动数据本身带有关系绑定有较强的互动性。

除了通过激发参与者的多种情绪去扩散活动活动的一些数据本身就是带有互动性的,在用户看到这些数据时就已经被和其他用户进行了绑定。比如“我是第XXX个微信用户”、“XX是我的第一个朋友”,当数据展示出来时用户就已经被置身于一个群体中或者是一个关系链上,而且这种关系绑定既包含了一对多的也包含了一对一的,所以当用户看到结果时就很容易在活动已经设定好关系链上进行扩散。以“XX是我的第一个朋友”为例,我知道XX使我的第一个朋友,但对方不一定知道,如果是比较珍重的人,发个朋友圈告诉对方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互动。

选取合适的活动时间点。

今天是2016年的1月10日,农历腊月初一。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在一年的收尾来个年末总结也是人之常情,但却不是任何人都具有轻松就能做好一份总结的能力。这种时候一组多维度的数据展示就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只需要点击活动链接就自动生成,参与门槛低但得到的却是“沉甸甸”的年度总结,而且总结的呈现形式美观大方,怎么说都值得参与。

活动由一部分意见领袖先行扩散。

最开始在“微信公开课”的公众号上看到有“我与微信的故事”的活动预告,原本是用于11日广州公开课现场体验的,但是今天下午活动就被放了出来。“微信公开课”的微信号原本就是关注微信的行业人士会比较关注,而且从我自己的朋友圈来看,最早发出这个活动的也是一些和微信相关意见领袖、自媒体人或者微信从业人员。一次原定于第二天才发布的体验活动,结果提前放出,由意见领袖先行扩撒的做法自然就引发了不少人的兴趣。类似于小米的饥饿营销,最早晒出活动截图的朋友圈评论下,随处可见求活动入口的评论,不得不说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很明显。

一场成功的品牌营销活动,其实往往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综合,既然已经成功了,多分析成功案例背后的成功理由总是好的。回顾之前曾风靡朋友圈的微信6.1的“点赞太容易,当面夸太难”的点赞统计活动,微信红包的年度总结活动,还有支付宝十年账单活动,其实或多或少都体现了上面总结的一点或多点要素,不为失败找借口多为成功找理由,希望笔者的几点总结能为大家提供一点点参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朋友  朋友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运营

 市场营销策略的四要点

 一、市场营销策划的原则1. 统筹规划(1)全面把握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各种要素;(2)进行时间顺序的运筹;(3)进行地点安排的运筹。2. 超前创新(...(展开)

运营

 运营过程中如何运用折扣

今天跟同事讨论活动的折扣问题,我觉得这方面有必要说一下。之前写过,想要长期的保证活动的有效,价值体系是根基。没看过的看我之前的文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活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