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浅谈如何加强耻感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耻感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道德思想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渗透之下,许多人在某些欠文明、不道德的行为面前内心深处的羞耻感逐渐淡化了,心里没有了评判荣辱是非的标准,对自己的错误言行或不检点举止再也不会感到脸红、羞愧。道德耻感的淡化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荣耻是非颠倒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我国的社会风尚,从而严重地破坏了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加强耻感教育,提升社会风气已经变成我们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很早时期的孟子,就提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尽心上》),就是说知羞是善的开端,是社会正义的基础。人之所以以耻为荣,做出种种不道德的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知羞耻。如果大家都没有了道德耻感,社会就有可能潜存着很大的危机,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风气的败坏。换句话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不知羞耻,以耻为荣,那么社会道德状况将十分糟糕,社会风气将会极其恶劣。所以,加强耻感教育是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前提和基础。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净化和纯化社会风气,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就需要全社会都要培养人们的羞耻感和知耻感。

那么,耻感文化的实践,培养人们的羞耻感和知耻感,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耻感文化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耻感文化。它经过了数千年的不断积淀发展,到现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的教育价值。我们在对耻感文化中蕴含着的大量丰富的耻感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定位解读的时候,可以发现它对于唤醒、激发、培养人们内心深处的耻感意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学习并把传统耻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吸收到耻感教育中去。比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的名言警句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育资源。

2.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所有内容,从多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给我们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对于荣与耻的区分是耻感培养的第一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有助于让人们懂得什么是耻,什么是荣,促进人们增强耻感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耻感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荣耻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

3.搞好耻感环境建设

耻感的培养以及社会风气的提升都需要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是一种有效的道德约束力,是在无形之中的道德力量。电视电影报刊杂志包括网络等媒体一定要勇于揭露批评那些无耻的现象,让公众正确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荣,什么是恶,什么是耻,才能耻所当耻,而不是以耻为荣。必要的监督机制也必不可少。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人和事要在媒体上曝光,接受社会的监督。特别是领导干部,因为他们的言行举止在社会上影响力比较大,往往有着标杆的作用。当然,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不断地完备是预防抑制无耻的有效手段。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反对和制止不良的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一个国家,整个社会而言,如果民众缺乏耻感,社会风气将令人无法想象。针对当前各种无耻现象的泛滥,急需用耻感意识约束人们的言行。如果能够从各个方面强化耻感教育,把它当成重大的精神工程来抓,使社会成员都能明荣知耻,那么提升良好社会风气指日可待,一个和谐、道德社会就有了最为可靠的根基。

从“免而无耻”到“有耻且格”

在两大具有历史意义的道德传统和两种道德体系中,无论以德治为本,还是以法制为本;无论以个体道德为体系的着力点,还是以社会伦理为体系的着力点,“耻”都具有基础性的道德地位。

“耻”的伦理真义是“自耻”,其伦理动力来源于个体“成为一个人”的向伦理实体和人的普遍本质回归的精神运动,作为一处伦理精神运动,“行己有耻”的根本价值指向是实体或集体,因而在一个个人主义猖行的文化中不可能真正孕生和培育出健康的耻感。

“耻”的道德本性是一种主观意志的法,亦即主观意志的自由,其道德真理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激励,它是引导人们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

“耻”的社会文化意义,孔子讲得最经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一个有旺盛精神生命力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有耻且格”的既合宜有序又富含价值的自律型社会,而不是一个“免而无耻”的只受外在规则支配的他律型社会

传统文化崩坏而导致的伦理道德的“合法化”危机,市场逻辑滋生的个人主义,法制主义的误区,是导致现代文明中全社会性的“耻感”钝化和退化的三大基本因素。现代道德体系,必须通过正本清源,恢复耻感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体系原素和原色的历史地位,康复被现代性的文化细菌所感染的道德生命,推动民族伦理精神在新的文化条件下辩证发展。

重塑耻感文化刻不容缓

我们的耻感文化去了哪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哪儿?

当今社会如此道德滑坡,在警示我们:重塑我们的耻感文化已刻不容缓!知耻,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种丰厚遗产。我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知耻”精神。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管子从族群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看待“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明代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末大学问家龚自珍将荣辱感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礼记中庸》有句名言:“知耻近乎勇”,意思是,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知耻近乎勇”,一个强盛的民族往往崛起于这个民族的耻辱感。“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国语》)。越王勾践不忘耻辱,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千越甲终吞吴;二战后,日本的战败国的耻辱感促其发奋图强,最终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知耻近乎勇”,还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对耻的认知是需要勇气的;勇,又是勇于改过。

知耻,是人类公认的一种美德。因为知耻,才能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人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内省观察,有了批判审辨精神,有了羞耻感和“耻感文化”,我们才有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了什么是义务、节制、正义、勇敢、创造、奋斗、诚实、感恩、博爱,什么是龌龊、野蛮……所以,耻、耻辱、“耻感文化”可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素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深的道德考虑,是需要我们必须珍视的一个道德符号。道德滑坡必然招致伦理灾难,重塑我们的耻感文化已刻不容缓。

耻感文化与人的内心世界

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丰富的领域。如何把握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向、进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使其沿着对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定有利的方向发展,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从向内的方向来考察,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内涵。

倡导慎独,强调内省、正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羞耻之心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通过与外界的互动而促成内心的变化,进而建立一种注重内省、反求诸己的思维模式,以此制约人的正己、修身过程。这一点构成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慎独、内省、正己的标准,就是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关于慎独,《中庸》说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就是要求人们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为了求“道”而严于律己。关于内省,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孔子在这里告诉人们,只要经常内省并且不感到惭愧不安,就可以无忧无惧。关于正己正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礼记·大学》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儒家开创了一条以修身为本的“内圣外王”之路。它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环节,规定了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耻感文化在这一人生道路中具有核心作用。

倡导“行己有耻”,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践行道德规范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行己有耻”,就是要求人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羞耻之心。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为了达到自己人格的"完善,志士仁人刚直不阿、坚贞不屈,背后都有“行己有耻”的思想动因。《中庸》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其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本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曾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屡受困厄却矢志不移,表现出一种“临大节而不可夺”的精神。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倡一种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倡导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勇于牺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践行,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所实践,由此造就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了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倡导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知耻则有所不为,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风尚。这里所说的操守,其具体内涵主要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品行。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讲的就是这种操守。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品行,古人互相砥砺、激扬名声、躬行实践,以气节相尚,最终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耻感文化与人的行为模式

人是以群体方式生存的,人的各种行为受其内心价值判断的制约,但人内心的价值判断又往往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不仅向内要求人慎独内省、行己有耻、崇尚操守,而且向外要求人改过迁善、见贤思齐,形成了立足于耻感文化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

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模式。这是建立在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人知耻而有所不为,是道德修养的第一步;再进一步,就是在立身行事时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达到“至善”的崇高境界。这是无数往哲先贤所追求的道德修养模式。儒家关于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论述很多。如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意即看见善的言行应该想着自己怎样达到,看到不善的言行应该赶快避开。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等,都已成为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这里谈的也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模式。立足于耻感文化而形成的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模式,对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激浊扬清的整肃作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建立在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立足于耻感文化,中国传统社会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比如,北宋周敦颐认为,人生之大不幸就是“无耻”,因为无耻乃是不仁的表现。朱熹对此解说道:“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朱子语类》卷94)。欧阳修称廉耻乃“士君子之大节”(《欧阳修集》卷130)。纵观中国传统社会,凡是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种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耻感文化与中国历史的发展

耻感文化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种责任感,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能达成共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生的一种高度抽象,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特别强调礼、义、廉、耻,力倡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并且使耻感文化广泛地深入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士的内心之中,体现在各个群体的行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进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不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有着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时代发生巨变、民族蒙受苦难的关键时刻,耻感文化都是挺起民族脊梁的重要支柱。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遭外敌侵略,蒙受巨大的民族屈辱。在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的独立和复兴而奋起抗争的大潮中,耻感文化是促使整个民族奋起的重要内因。在民族危难中,“勿忘国耻”成为高昂的时代主旋律,显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坚强决心。

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文明风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人心中的耻感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质上说这是对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大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其作为社会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浅谈如何加强耻感教育  加强  加强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家长加油站

 尫怎么读 尫生字读音

1、读音:[wāng]。2、例如:却说仁宗宠幸尚、杨二美人,每夕当御,累得仁宗形神疲乏,渐就尫羸。——《宋史演义》(蔡东藩 著)3、部首: 兀 五笔输入法:GQ...(展开)

家长加油站

 高中古诗 高中古诗有哪些

1、《蒹葭》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