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放管服”还应把“服”做好

11月18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了《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提出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2019至2023年,省市财政5年筹集资金70亿元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把教育领域该放的权都下放到学校,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但是,光“放”不行,还应该把“服”做好,这才是“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

辽宁省在“双一流”建设上,把主动权“放”给各高校,在“服”上做好做足文章,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而且为各高校的发展把舵鼎航。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针对实际制定的具体发展目标;既是任务单,又是行动图,对高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要把“放”和“服”有机结合起来,还必须做好“管”的工作。“管”是桥梁,是纽带。“放”不是一放了之,而是把具体的办学权、发展权交给学校,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专业如何设,课程如何建,科研从哪儿发力,学校最有发言权。但在涉及办学性质和大方向等问题上,政府还是要管起来,让高校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辽宁省在“管”上也是谋大局、开大篇。在方案设计中,对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的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投入的资源最多,倾注的支持也最大。同时,计划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形成具有冲击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大学的基本架构,建立持续、稳定的一流大学建设支持体系,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通过科学合理的“管”,打出组合拳,使“放管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校作为国家和地方的科研基地、人才培养的高地,也要做好自身的“放管服”改革。高校应把具体的学科建设权、课堂教育教学权、课程改革权等,下放给各院系及专业,同时做好宏观管理工作和后勤供给侧服务,统筹调度,科学把控,以此激发各学科的主动性、积极性。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一项宏大的人才培养工程。而“放管服”改革是做好这一工程的关键,是政策供给、制度供给、动力源供给的大调整、大聚集、大整合。因此,“放”要放到位,“管”要管到点,“服”要服到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放管服”还应把“服”做好  做好  做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