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师德教育“硬”起来,才是对学生最好的保护

据媒体报道,转学到陕西省商洛市商丹高新学校初中一年级的13岁女生婷婷(化名),因成绩不好,总是遭到班主任辱骂。6月14号到7月5号,婷婷断断续续录下来一百多条录音,时长超过20小时。7月13日晚,陕西商洛市商州教体局官方微博就此事通报称,目前该问题已经立案,正在深入调查中,将根据调查情况,依规依据严肃处理。

因成绩不好屡遭班主任老师当众辱骂、体罚、排挤,歧视性语言不堪入耳,频度之高让人难以想象。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若不是学生本人愤而自救,录下老师长期辱骂的音频,家人予以举报,引发舆论关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立案调查、严肃处理,这个师德严重失范的教师还会继续作恶下去。

梳理事件不难发现,涉事女生之所以遭班主任老师长期歧视、辱骂,就是因为女生成绩不好,影响班级排名,而班级排名又与老师的班级考核、绩效考评、评先树优以及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密切相关。在这样的利益考量中,老师选择持续不断的侮辱,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驱赶“差生”自动离开,以提高班级的排名。

现实中,教师罔顾师德,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实施非正常教育管理现象绝非个案,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甚至还较为常见,如学生犯错遭遇罚跪、自扇互扇耳光,差生经常被当众羞辱、责骂、体罚,等等。

这些或明或暗、或轻或重的师德失范现象,在一些中小学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说公开是因为班级学生很清楚老师的劣迹,同事对这类老师的恶行也是洞若观火。论秘密,可能就是学校领导因远离教学一线,对此无从知晓,亦可能虽有耳闻,但只是将其视为老师“责任心强” “出发点好”罢了。如果不是事态严重,一般很难引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因此,类似的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屡禁不绝,成为影响教师队伍形象,损害家校师生关系的阴影。据笔者长期观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个别教师思想素质不高,二是受功利因素影响,三是师德教育流于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三点因素的存在是当下一些地区、一些学校师德严重失范,负面事件频发、高发的元凶。

首先,师德教育过“松”,学习流于形式。中小学校的师德教育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集中性的师德教育,一般选在4月或9月,称为师德教育月,当月,学校会密集安排一些师德学习、交流、演讲、征文、摄影等活动,因为重视程度不一,这些活动的实效性往往大打折扣,教师师德修养提升有限;二是分散性的自主学习,每周或每月做一次师德学习笔记,学期末,学校统一收回教师的学习笔记,多数教师也就是照抄照搬,往往是完成任务了事,至于质量高低,不得而知。

其次,师德管理过“软”,师德敬畏感弱化。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的政策、规范、规定,以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禁令、处理办法是不少,可真正把这些政策、禁令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对照、考核的并不多,往往是政策是一套,干起来又是一套,师德管理要求的底线、红线、警戒线意识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还未确立。对于教师中存在的师德失范行为,也往往以口头式提醒、批评教育了之,甚至有的还以“出发点是好的”为由,予以包庇和宽容。

对于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队伍来说,师德教育应置于教师教育的核心位置,作为教师管理的关键要素,扭转师德教育的“松软”局面,获得与教师业务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当下,唯有师德教育硬起来,新时代的师德警戒线才能真正在教师心中树起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师德  师德词条  起来  起来词条  保护  保护词条  最好  最好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