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蹚”字不当,质疑者为何不是老师?

近日,一位8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发问引发网友热议。课文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怎么蹚过大河?小冯的思考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点赞。 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方微博中针对小冯的提问发文回应: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一位8岁的孩子,敢于质疑教材,给教材编写者和广大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近年来,先有小学生质疑人教社教材配图中衣服帽子不对等,今有小学生质疑“蹚”字用得不恰当。对于教材中的疑点,质疑者都是学生,为何不是老师?

相比学生而言,关于“蹚”字是否恰当,老师最有发言权。其一,从时间上看,老师比学生可以更早发现“蹚”字不当。按照目前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老师必须超前备课,老师研读文本的时间先于学生。这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已经研读过此文。吃透教材是老师研读文本的底线要求,吃透了教材,就应当发现“蹚”字不当。其二,老师的知识储备多于学生。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现实中,老师们的知识储备多于学生,因而更容易发现“蹚”字不当。从能力方面看,老师比学生更有能力发现“蹚”字不当。

既然老师能够在学生之前发现“蹚”字不当,为何老师没有质疑呢?

在笔者看来,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没有发现。有的老师研读文本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没有吃透教材,根本没有意识到“蹚”字不当。第二种情况是迷信权威。有的老师可能发现了“蹚”字不当,也心存疑虑,但由于迷信权威,“尽信书”,便不求“甚解”。第三种情况是懒得质疑。有的老师发现了“蹚”字不当,但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懒得去质疑。

正因为如此,发现并质疑教材疑点的,往往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不求甚解,是教学的大忌。无论哪种情况,都值得反思。老师以其“昏昏”,怎能使学生“昭昭”呢?

抓关键词,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式。如教学《游园不值》时,往往抓住“值”字组织教学。在《羿射九日》中,“蹚”这个表示动作的词体现了羿的神勇,按说也是关键词,应该重点解读。只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就能发现其中的逻辑问题。可“蹚”却成为漏网之鱼,实属不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钻研教材,就要敢于质疑;吃透教材,就要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出来”。语文学科的老师如此,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应如此。对于教材中不符合逻辑和常识的说法,或不严密和不严谨的表述,老师只有保持“不耻下问”的精神,坚持“刨根问底”的勇气,才不会以讹传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当  不当词条  质疑  质疑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老师  老师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