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零手机”校园应成为常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手机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的功能也由原先的通讯功能,而演变为网络媒介,通过手机上网、聊天、游戏,俨然一台小巧的电脑。这为人们生活带来充分便捷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世界。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把控力与自制力不强,稍有不甚便会沉溺网络,视手机为生命的一部分,产生严重地依赖心理,无以自拔,从而影响学习,进而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正是积极应对手机泛滥的有效举措,有人说,这显示了学校的霸道,学校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而是用自身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对学生实施人身的限制,阻碍了现代文明传播。这样的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却存在严重的偏见与误区。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生进入学校的职责是学习文化知识,手机不是学习的必备品,与学习无关紧要,为什么要带入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又有何不可?无规矩不成方圆,给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不是让学生为所欲为,没有规矩的自由只有滋生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恣意疯长。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才能保障学校的安静,才能引导学生安心的学习,才能让教育更加纯净。

或许有人认为,禁止学生带手机,学生如何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在上学路途中出了问题怎么办?的确,手机最基本的通讯功能确实不能遗漏,但是,学校完全可以通过设置手机放置保管站,或是提供公用电话予以解决。再者,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手表,非智能手机予以解决,而非放任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无视智能手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戕害。

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也并非自作主张,无规可依。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这是国家层面对学生手机的明确态度。

近年来,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产品,严重地占据了学生大量的生活学习空间,让一些学生视力严重下降,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不断攀升,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下猛药,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为此举更多地还是为了孩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零手机”校园应成为常态  常态  常态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校园  校园词条  手机  手机词条  
教育评论差生转化

 差生转化要对症下药

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家长和班主任都拿到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些班主任和家长或通过短信、微信,或直接到笔者办公室询问:如何提高差生的成绩?不可否认,这的确是困扰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