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面对学术不端,教师要敢于较真

这两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苏湛“火了”,起因是他用文言文写了一封成绩公告。苏教授在公告中写道:“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黜落”的方式是,给22位期末作品涉嫌抄袭的学生直接打了0分。苏老师的“严格”在网上引发讨论。有网友认为直接给0分过于较真。国科大教务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对此坚决支持、充分肯定。(9月16日 北京青年报)

“惟抄袭剽窃、沐猴而冠之丑行,诸恶之首,天下所共诛,必不容也。”苏副教授措辞严厉,字字铿锵。诚然,在浮躁喧嚣的治学环境下,一部分学子对待学业敷衍应付,毕业论文假手于人早非个例,何况一门选修课的期末作品。苏老师当头棒喝,无疑是向抄袭造假的行为直接开炮,殷心可鉴,勇行可嘉,本应得到一致的赞誉。

然而,有些人认为直接给0分“过于较真”。在他们看来,大学的选修课几乎如同鸡肋,其存在只为凑够学分,因而认为老师应该让所有人全部通过。事实上,这些科目对学生而言是选修,但对授课老师可能就是毕生的学术方向,以学生的肆意任性行为来划定老师的学术标准完全就是本末倒置。同时,如果所有的选修课都沦为不用学生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得到学分的“水课”,那么大学生的含金量也就是在不断被“注水”,毕业后又将如何面对社会这个要炼真金的“洪炉火”?

可以说,22人直接判零分是学生咎由自取。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另外100多名学生的期末作品能否就是真的?这亟需学校和老师掌握相应的检验证据。因此,教师去伪存真的能力和手段应不断加强。一方面,要借助现代的高科技手段,逐一查重,既要确保校内国内的数据准确,又要将查重范围扩大到国外的数据库。另一方面,要借助教师同行的力量,相互检查,毕竟每个老师有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经过几个老师的评判,学生期末作品的真实性应该就有了大致的判断。正如苏老师所言:“成绩者,国之公器,人才之所系,湛不敢自专,故延请校外专家共阅诸君奇文以勘贤愚。”此举必大增苏副教授判22人零分的学术自信,换个角度来看,剩下的一百多学生期末作业也就更能经得起考验,不应存疑。

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22个学生选修课零分事件可以说是在这个背景下的生动注脚。高校不仅要改革学生专业课程的难度、深度,选修课程也概莫能外。选修课老师敢于较真、勇于求真,应该是大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相信在这种做法的带动下,学术不端的风气也能得到进一步扭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面对学术不端,教师要敢于较真  不端  不端词条  较真  较真词条  敢于  敢于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学术  学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