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呵护留守儿童,离不开全方位的关怀模式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留守儿童是无法回避也更需要关爱的群体。面对留守儿童,各界已经由初期简单的物质帮助逐渐向物质保障、精神抚慰、情感渗透等为主体的立体帮助模式转变,力求其成长过程中不留下“盲点”“空白点”。

面对父母外出无暇照顾、家中无其他监护人等客观情况,留守儿童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些还要兼顾家庭。长期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面对亲情缺失的无奈,留守儿童存在学业成绩不佳、行为习惯不良、性格自卑孤僻等难题。虽然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各界做了大量的贡献,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探寻新的帮扶模式,不断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留在父母身边,使其不再留守,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让更多留守儿童的父母留在他们身边。一方面,要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契机,精准扶贫、定点扶贫,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提倡有条件的父母将孩子带在身边。目前,很多地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就医等障碍已基本扫除,这为进城务工父母将孩子带在身边提供了便利条件。

除此之外,在留守儿童帮扶中不能由教育部门独舞,基层政府要切实担起相应的责任,可由政府牵头组建民政、妇联、团委、关工委、教育、计生等多家部门联合的工作联合体,摸清留守儿童的家情、社情、村情、学情,采用“一户一策”“一生一策”的方式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办法,突出重点和关键少数。对于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对待留守儿童群体时也要抓住关键。

一方面抓学生。学校要按照校级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三包”原则把责任分解靠实,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情况汇报会,对留守儿童动态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对出现的新情况和发现的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与此同时,学校要丰富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内容,将留守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吸引到学校生活中来,让他们对学校、学习、老师、同学有兴趣、愿交流。此外,还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面,让全部学生能接受到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接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以便养成良好的心态。

另一方面要抓家长。留守儿童的家长分散在不同的地域,要抓住家长确实有不少困难,可通过抓住“一网一段”来加强家校互动。“一网”即指互联网。要积极拓宽与家长沟通联系的渠道,除常规的电话外,还要用QQ、微信、邮件、微博等媒介来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及时通报学生的情况,与家长协商教育对策。定期不定期利用网络开展“亲子见面会”,让学生与家长利用屏幕交流沟通。“一段”特指春节前的时间段。这一时间段,外出务工的家长大多要回家过年,学校要组织教师利用好这一时间段对家长进行集中培训,逐个走访,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

留守儿童需要全方位、持续的关注和关心,也需要多领域、多层次的帮助,需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形成立体交叉的关怀模式,更需要持久不懈、久久为功的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留守  留守词条  离不开  离不开词条  全方位  全方位词条  呵护  呵护词条  关怀  关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