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贯通教育不能简单地一贯了之

教育“深综改”以来,出现了“贯通教育”“贯通培养”等概念,因此有些地区抓紧合并中小学,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搞一贯制学校。对此,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表示,一贯制学校只是一种办学方式,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决不能把贯通教育、贯通培养的理念等同于搞一贯制学校。贯通培养是以学生全人格的培育为根本,以打通各学段阻隔,保持教育一致性与连续性为策略的教育理念

贯通教育中的贯通二字,意在实现学校办学硬件设施的充分利用,让不同教学段的教师更亲密地交流,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办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同学校的文化一贯而之,实现最完美的融合。贯通教育、贯通培养是为了让学校的育人理念得到全面贯彻,以彰显学校个性与精神的影响力,发挥学校的抱团优势,实现学校的优质发展。

然而,诸多地方将贯通教育简单等同于一贯制学校的行为是经不起推敲的。表面上实行幼小贯通、小初贯通、初高中贯通,却在同一校园中,不同的学部分而教之,贯通教育徒具形式,而无实质上的资源整合。

贯通教育重理念、内涵和文化,重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将不同学段的学生硬圈在一起的贯通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反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造成难以摆脱的难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诸如,小学和初中学生在同一校园里,采用同一教学信号,推行同一作息时间,难免会存在不科学的因素,为小学生增加学习负担,也为初中教学带来一定的不便。

贯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校园的贯通,还要推进课程的贯通。小学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基础,初中教育又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基础打牢,才能让学生稳健发展。小学、初中、高中各管一块,各自为政,彼此不通气、不照应、不关联,不仅会降低教育效率,而且还会相应产生内耗。贯通式教育,就要打破学段之间的阻隔,真正从知识体系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角度,全面审视不同学段不同的教育构架、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内在肌理与逻辑的自恰,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最适合的阶段学习最适合的内容,获得最适切的发展,实现最优质的教育。

贯通教育更应当充分挖掘活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互动教学,以及自我教育,让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为之扩大。具有特长的学生因为群体的扩大化,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在团体的熏陶与感染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具有相应潜质的学生,也可以在更高学段接受相应的教育,实现自我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低学段的学生会主动自觉向高学段学生学习,而高学段学生也会极力在低年级学弟学妹中表现出良好的姿态。这样的双向教育,是对校园教育生态的优化,也是生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形式。

贯通教育更应体现在评价的贯通上。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通过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给学生的发展绘出一个明确的轨迹,给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全面的认定,这样的评价贯穿始终,会形成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督促学生向上向善,努力达求学校、家长的期望。

贯通教育是新时期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既让学制贯通,又让教育贯通,更让学生发展贯通,需要认真审视,深层次研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贯通教育不能简单地一贯了之  贯通  贯通词条  一贯  一贯词条  简单  简单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