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工匠之师”引领中国制造

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前,李克强总理考察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看望了这里的“工匠之师”。该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的师范院校。总理对学生们说:你们毕业后既是老师,又是师傅。希望你们既像老师一样传授职业之技,又像师傅一样传承工匠之道,培育铸就大批中国制造的合格人才。在前不久召开的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怎么把工匠、匠人培育起来”的“总理之问”。

我国在校企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探索,获得了许多有益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现代职教历史较短,行业组织较为薄弱,职业教育模式整体上仍不成熟,特别是会教的企业师傅非常缺乏。“工匠之师”的问题不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当前,在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缺乏相应的国家制度保障。现代学徒制是世界职教的主流模式,但我国现行的职教法和劳动法均未对师傅和学徒两个最基本的主体做出明确规定,现代学徒制企业资质标准、学徒协议认证与备案机制、师傅资质管理、学徒劳动保护和工伤处理等方面的规定都是空白。

二是缺乏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师傅队伍。相当一部分老职工技术知识老化,难以适应转型升级需要,而掌握新技术的年轻职工工作经验也不够丰富。

三是职业学校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较低。60%以上的教师来源于普通高校,既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也不具备职业教育学知识。

完善校企双主体培养“大国工匠”的机制,根本措施是建设一支数以百万计的“教练型”企业师傅队伍和一支结构优化、创新力强的“双师型”学校教师队伍,并建立二者的协调工作机制。

加快建设师傅进修学院,培养一批企业培训师,是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职能的基本条件。师傅学院应选拔具有社会责任心和技术特长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习职业教育的知识和教学技能,经考核合格后取得师傅(培训师)资格。师傅进修学院教学人员必须熟悉企业生产技术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并应具有相应的企业工作经历。

改革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办法,主要招收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是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途径。我国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目前主要面向高中招生,这导致了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联系较少。通过招生录取办法,使更多的企业人员进入职业院校后备教师队伍,可以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

修订《职业教育法》,明确企业师傅和学徒的权利义务,是双主体培育技能人才的基本法律保障。应尽快明确师傅和学徒的法律身份,规定师傅资格制度和师傅待遇,将职业院校实习学生工伤保险纳入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建立雇主委员会,监控教师和师傅的教学过程和培养效果,是加快“大国工匠”成长的基本措施。雇主委员会主要由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专家、技术专家与学校代表联合组成,独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审核校企合作协议和学徒协议;审核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与学校联合制定教学框架;制订企业培训项目方案,与学校联合制定培训内容框架;审定企业指导教师名单,提供培训指导;制订学徒考核标准,组织学徒的学期考核和最终考核,提出学徒是否转为正式员工的意见。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企业师傅是一支具有特殊作用的“工匠之师”。在每年欢庆教师节的时候,我们应该向这些在企业一线岗位上辛勤培养工匠人才的师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工匠之师”引领中国制造  工匠  工匠词条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词条  引领  引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