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正视“少年成名”背后的教育命题

据媒体报道,来自广东湛江的12岁女孩陈舒音以总分620分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而比之长一岁的合肥一中学生盛一博,日前已经到清华大学报到,并被清华校长邱勇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点名”,招来不少艳羡的目光。(8月29日人民网)

“少年成名”的故事,无疑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命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说文解字》把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在西方,教育的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古今中外对教育的经典诠释都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和潜能,让每一个孩子主动健康地成长,让其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陈舒音、盛一博“少年成名”,正是教育这一本质的体现。

比如,“盛一博的小提琴专业达到十级、乒乓球打得也很棒”,陈舒音“爱好广泛”“从小就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自学能力又特别强”。如报道中所说,这些才是成就他们成功的“终极利器”,更是值得复制的成功家庭教育经验。

生物界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丰富多样性。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成长之路也是如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因地制宜的机会和环境,让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展现和发展,他们才会姿态万千地茁壮成长。

陈舒音、盛一博“少年成名”,既有先天的遗传基因,也与后天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如陈舒音的父母“陪伴着女儿的学习、成长,教给她正确、有效、轻松的学习方法,合理规划、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时下,不少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急功近利,违背孩子的意愿和兴趣爱好,让孩子上这样那样的补习班,导致他们不堪重负,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从陈舒音、盛一博等人身上,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过于偏狭的教育观、过于急切的成才观,要对教育常识和教育规律加以重新认识。

在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范围越来越广,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学习路径也越来越多元。无论你愿不愿意“看见”,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习惯,甚至节奏,都会直扑你的视野,个性发展的诉求日益彰显。

要让孩子成人成才,甚至成为“天才”中的一员,就要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把学习选择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得到全面而个性的发展。这是核心素养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更是家庭教育的不二选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正视  正视词条  命题  命题词条  成名  成名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少年  少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