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把学生评价作为警示信号没什么不好

有人认为,教得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不少学校也有常规化的学生评课活动,且评课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开课、评优、职称评聘等。学生与教师长时间密切接触,又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利害关系人,理应享有评价权。但我们也要慎重对待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评价的一些负面效果已经显现出来。

早在1983年,钱学森在《关于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一文中提到:“我也曾到一所重点高等院校去听课,听了两节内容相关联的教学课,我听了之后,感到教师讲的太繁琐,连习题也在课堂上讲,有的学生连笔记都不记!课后我找两位教师说,我说两节课改成一节课就行了,留下习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去做,教学效果会好些,而上课时间不减少了。我说,这不是很好吗?两位教师说,他们同意我的意见,但不能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办,因为那样办,有些学生不习惯,是灌惯了改不过来了,就会向教师提批评意见,‘条子’多了,教务部门不察,就会影响教师评职称。”

学生评价也有可能导致教师热衷开设一些轻松愉快的课程,如电影欣赏、中国古乐、茶道、吟诵等,一些难度高的课程则被舍弃。笔者曾经开过一学期的《纯粹理性批判》导读课,学生反响不佳。究其原因:一是自己水平有限,又是刚开的新课,经验不足;二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公认的高难度的书。考虑到学生评价会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只能不再开设该课,但对于哲学系本科生来说,缺少这样的金字塔塔尖课程,无疑是极大的遗憾。

学生评价也可能导致教师“放水”,对迟到、早退、旷课、不交作业、上课看手机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学校考虑到这一点,赋予教师一项权利,在学生评课前,可根据违纪情况确定个别学生不能参与评课。但教师可能会考虑,这次取消了学生的评课权,下一次呢?

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评价高度重视,评课前给学生发短信,送学生一些小礼物,平时上课时贬低其他教师,这更是有辱斯文。

学生评课确有益处,对教师也有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学优的教师获得公正待遇,也有助于学生权益的保障和提升参与群体治理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存益去弊呢?建议不要把学生评价直接作为教师奖惩、评聘的依据,仅把学生评价作为一种警示信号,对于评价特优和特差的课程,可组织专家全面审查,也可开听证会,给教师一个申辩的机会。对于新课、高难度课和教学改革中的不成熟,应宽容体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警示  警示词条  信号  信号词条  没什么  没什么词条  作为  作为词条  不好  不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