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只为升学和就业的教育本身就困难重重

俞敏洪在2015冬季 F&M 创新节说:“中国的教育深层次问题,跟互联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也深以为然。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即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上,而不是“接受怎样的教育”和“怎样接受教育”这样的内容和技术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呢?绝大多数人的目标非常明确: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现在,好大学不多,好工作也不多,于是竞争便成了主要的手段,即通过打败对手获得资源。这样的竞争从幼儿园(甚至娘胎里)就开始,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在中考和高考两次重大“战役”中,学生们决出胜败,完成分流。

在这场竞争中,评判胜负的依据是考试分数,“敌人”则是所有的应试者。于是,教育就变成了为未来社会地位而“战”的漫长而又激烈的竞争。在此情形下,学习素质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等重要目标往往被忽略。可以说,这种只为升学和就业的教育,只有“形而下”的物质目标,而没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对许多竞争者来说,“决战”的枪声一响,不管胜败,“教育”和“学习”就都结束了。因而,一个人的学业、分数和学历与他的素养和人格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绝大多数人没有阅读的习惯和终身学习的素养。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之所以愿意接受教育、投资教育,是因为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分数这个获胜的筹码。至于通过什么途径,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都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如果不改变这种教育观,任何技术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蜕变为分数竞争的工具,无数次变味的“教改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困难重重  困难重重词条  升学  升学词条  本身  本身词条  就业  就业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