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除了规定,还要给学生搭建通往经典阅读的桥梁

昨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长春一重点小学即将读六年级的女孩没有完成老师推荐书目的阅读,女孩妈妈如实在读书卡后面写下“未完成”三个字。该家长把“纵容”女儿没完成作业的事在长春市小学生家长群中说了,让她没想到的是,家长纷纷表示支持。(8月22日新文化报)

女孩妈妈的做法是本着诚实无欺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无可厚非。但是她代替孩子写上“未完成”三个字的行为却值得商榷,因为这毕竟是孩子的作业,那么,就要承担未完成作业的后果,这是成长的前提。现在妈妈代替了孩子,直接写出来,给孩子一个错觉,那就是自己没有完成的事物,可以由妈妈担责,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这需要注意。

相对于妈妈的做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更关注学生没完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参与学生阅读。

在这则新闻中,老师在放假之初给学生布置五本阅读书目,未完成的是《平凡的世界》和《基督山伯爵》,女孩一点都不想看,尤其是《平凡的世界》。从老师的角度看,这两部小说确实不错,《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老师推荐的小说都是经典之作,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详细阐述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经典凝结着人类的智慧思考,走近经典就是走近伟大的灵魂,和伟大的灵魂交谈。他们用闪耀的人格力量瞬间辉映我们心灵行进的方向,引渡我们到心的高度。经典的价值不用怀疑,那是经历岁月淘洗而留下的精神财富。

窃想,老师选择经典无怪乎想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经典之作为什么不讨孩子喜欢呢?

女孩给出的理由是,对这个朝代的事情不感兴趣,即使妈妈找来视觉冲击力较强的电视剧让女儿看,她也说是太老土了。即使是经典著作,如果孩子没有一点阅读的兴致和欲望,那么这种强势规定只能背离初衷。

我们不能怨责孩子,而是要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搭建孩子读书的桥梁。笔者以为,还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呵护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具有个性化和年龄化的特点。老师规定必须读这些规定的书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和年龄化的特点。读书本来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但是学生的阅读总是被硬性规定,还以考试的形式来验证结果。这就明显和学生的个性相抵触。

教材中所推荐的那些名著阅读相当书目不讨学生喜欢。笔者曾经在数个班级(初中)做过调查,能够让学生读进去的有《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草房子》《简爱》等,稍微细心一点你会发现中小学生还是喜欢小说这种文体样式,因为小说具有故事情节比较吸引人。随笔类的文章容量不小,具有思辨性,学生却不怎么喜欢,笔者曾经拿王开岭的《精神自治》和狄马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让即将读初三的学生试读,他们兴致不高。这也就不难解释像《培根随笔》和《繁星春水》这类作品在学生中受冷落的原因了。

若不是考试的鸡毛掸子在头上飞舞着,相信教材定下的这些名著是乏人问津的。你还不能就此悲哀地认为学生不读书,如果你这样主观臆断,那么就是没有看到事实。初中学生喜欢诗文杂志上的文章,喜欢郭敬明的最小说,韩寒的文字,喜欢《盗墓笔记》等,可能某些语文老师对学生阅读这些不屑一顾,觉得它们浅、浮,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读物。

这种竭力排斥学生阅读轻率否定学生个性选择精神取向的单一想法也是令人尴尬的。在这一点上慈溪实验中学的黄孟轲老师非常让人赞赏,学生喜欢读的他也读,还和他们交流读书心得,互相补益,彼此提升。

轻率否定学生阅读的老师或者太理想化,或者自己也不怎么爱读书,或者是专门为监督学生考试的监工。他们漠视阅读的情趣,看起来高大上,其实寡味得很。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概况,呵护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中去,让学生先入了心,有一定阅读的底子,相信假以时日,学生的选择会由此迈向更高的台阶。那种一开始就拿理解上颇有难度的名著经典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做法,不具有普适性,也很难有效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通往  通往词条  搭建  搭建词条  桥梁  桥梁词条  除了  除了词条  还要  还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