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没有“对话”的教育很难有创造性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关于“命名世界”,借用作家陈诗哥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这个世界每天都如清晨那样新鲜、喜悦、充满爱。重新命名一切,解释一切,照亮每一个词语,这是诗人的任务。所以弗莱雷说“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教育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劳动的形式又是以言说为主的,既然如此,对话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只有相信“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我们才可能自觉地在教育教学中改变灌输的行为,用“对话式教学”来取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对话中完成创造性的劳动。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来,教师的“对话”意识越来越强烈。但问题是,教师对“对话”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或者说是为配合表演的需要。课堂上的“对话”往往是问答式的,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持着话语权,动辄否定甚至剥夺学生的话语权。“对话不能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由待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更不是那些既不投身于命名世界,也不追求真理,却把自己的真理强加于人之间的一场充满敌意的论战”。教师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嘴上说是“对话”,骨子里还是“灌输”,不能把自己当成真理的化身,不能将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能做的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平等地、真心实意地与学生交流。只有当学生对教师毫无戒备,两者之间才能真正展开对话。

为什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惧怕甚至禁止交流?因为交流有可能影响教师的权威,动摇教师对课堂的统治,而教师害怕自己在学生面前显得无知与无力。这种惧怕与禁止就是“灌输式教育”的特征所在,“凭借某种机械的、静态的、顺从自然的、形象化的意识观,灌输式教育把学生转变为接受体。它企图控制思考和行动,让人去适应这个世界,并抑制他们的创造力”。所以,想要防止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灌输,唯有增强对话意识。

教师都应该明白,只有在学生面前,其教师身份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是共存的,没有了学生,也就无所谓教师,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就得与学生和衷共济。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意识到师生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师生共同面对的时候,这种关系才可能是实然的。对话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命的安全感,不仅是教师的自由与安全,更要有学生的自由与安全。教师尤其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对话中的自由与安全只是单方面的,这自由与安全靠得住吗?

作为“对话人”,教师在遇到他人之前就要心充关怀与信任,当然还要有谦卑,没有爱、信任与谦卑也就没有对话。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式教学”的发生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爱心、信任和自己的谦卑与真诚的基础上的。

“对话人”是否具备谦卑与真诚,还决定了“对话人”的反思和批判意识。除非对话双方具备批判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就无从谈起。没了对话也就没了交流,没了交流,也就没了真正的教育。

对话,是不是一定就要达成共识?未必。“对话”,其实就是一种碰撞,可能会达成的某种共识,或者各自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存疑,也就是没有形成共识。对话可能有交集,也可能呈扇形展开——恐怕扇形展开更符合实情,如果全是交集,也许就没了自我。所以,对话一方面要有开放的心态,要能悦纳不同的声音,但也不能迷失自我。对话中更多的情形应该是形成第三选择,而不是“你的”,或“我的”选择。

提问是不是对话?教师的提问有两种可能:如果对学生提出问题是为了触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建构知识,那就是对话;如果教师问,学生答,那就是一种“我他”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灌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造性  创造性词条  对话  对话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