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振兴乡村教育,公平看待“小镇做题家”

最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有点火。所谓做题家,指的是那些为了考取大学、求学路上认真做题的学子,而“小镇”则成了普通家庭的代名词。一些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寒学子,依靠题海战术与学业高压考进一流高校。一个在蜜罐里长大的人,可能看不见蜜罐外的人在荒芜中的坚守、在泥沼中的挣扎,但不能主观断定只有“蜜罐式”发展模式才是唯一的、最好的人生路径。寒门贵子和小镇做题家同样值得尊重,这是一个健康社会应该具有的常识和基本伦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奋读书的小镇做题家,有了一群看上去笨拙地学习、提升的人,这个社会的“竞争生态”才变得良性而受人期待、予人信心。这个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农村地区大多数学子的高中生涯都是在做题与高压学习中度过的,城市学子则相对接触了更多其他教育资源,甚至有余力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国家亟需振兴乡村教育,全社会都应该尊重那些刻苦学习的“小镇做题家”。

走出小镇,头顶光环,进入大城市,却遭遇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落差,这是难免的。但脚踏实地继续努力,朝着目标前行,生活自然不会辜负这份努力。

寒门贵子现身说法,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看到了对抗命运轨迹的坚持和力量。"小镇做题家"是一个正能量集合体,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小人物",但是他们的梦想是"大目标"。例如,时代楷模、"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在接受云南媒体采访时就说:"人家说做题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我们只有这个办法!"这些来自大山的孩子们,无数次在寒风中翻动书页,在闷热的教室里忍受孤独,用长满冻疮的手书写自己的未来。他们咬牙走了很久,终于以为和你们站在了同一个高度。因此,努力永远都不该被嘲讽!现在有人嘲笑“小镇做题家”无能,可是我们回顾一下过去的三十年,我们的国家,不正是靠着这些“小镇做题家”才变得越来越好吗?打破国外氢弹垄断,让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个存有30颗氢弹国家的,是来自河北芦台小镇的于敏教授;出生寒门,著作等身,通过一生的研究,终于在抗肿瘤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是来自浙江永康的颜德岳院士;还有当年感动全国背着疯娘去上学的刘秀祥,他来自农村,出身极苦,可是他考上名校后,毅然决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一名人民教师,培养更多的孩子走出农门。所以我们细看,“小镇做题家”身上那些闪着光的炽热,怎可磨灭?小镇做题家不丢人,嘲讽别人的努力才丢人。

小镇做题家”们会背书,刷题,会做一套套试卷。因为他们的出身环境,生活的圈子,只给了他们一条成功的途径,就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如果他们不成为小镇做题家,那他们不可能成为当今的医生,教师,工程师,去做他们小时候梦想的工作。即使他们不成为小镇做题家,他们的孩子也会努力成为小镇做题家。他们成为了小镇做题家,因为心中的梦想,吃过的苦,淋过的雨,流过的泪,做过的题,让他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小镇做题家”的走红,是一个阶段性的、带有一些无奈的现象,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亟需改善提升的地方还太多,社会为不同人群提供的成长通道,还有待拓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允许市场资本进入基础教育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已经明显丰富,特别是城镇地区的许多适龄儿童都基本能够享受到基础教育。但是,中部地区现阶段基础教育资源仍然相对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资源整体不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中部地区每年新生儿童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新生儿童数量将会进一步提高,但是相比庞大的人口数量,我国中部地区目前基础教育资源大约仅能为80%左右的适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正是这种基础教育资源缺口,导致一些中部地区基础教育机构出现了规模过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效果;二是基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优质化基础教育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中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差别较大,优质化的基础教育资源例如优质化师资力量,优质的基础教育硬件环境分布比较集中,这就导致一些基础教育机构成为许多家长选择的对象,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比如,近年来,为了让孩子去一所好的学校读书,许多农村学生家长千方百计托关系进城择校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城择校方便,特意在某名牌中学附近租赁个门面房办个营业执照做买卖,等孩子高中毕业后再把店铺转让给别人;还有部分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进城读书,在一些好的中小学附近特意买一套房子专供孩子上学用,等孩子高中毕业升入大学以后再把房子卖掉,因为只有这样,普通家庭的孩子才能像城市的孩子那样接受比较好的教育。

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加强职业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要把农村需要的人群纳入特殊教育体系,以市县为单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合理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应该拥有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让不同的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合适的教育,都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在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里,最终实现身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宗旨。

小镇做题家们明白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来之不易的,所以这些一个个不屈从命运的,积极向上的学子都试图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与家庭的命运。某些人一句话就给小镇做题家定了性,称他们是“没有能力空会做题的书呆子”,既贬低了这些普通人的出身,又贬低了他们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亟需缩小城乡差别,全社会都应该公平看待“小镇做题家”。因为“小镇做题家”做的不仅是试题,更是改变自己人生的一道大题,靠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任何时候都值得全社会的尊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振兴  振兴词条  小镇  小镇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看待  看待词条  公平  公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