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青少年学生应远离“功利性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青少年学生阅读受到格外关注。3月28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发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鼓励学校开设阅读课,重视“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要求义务教育学校要将读书行动纳入“双减”工作,对学生不设硬性指标,不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方式检验读书数量和效果。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虽然全国上下一直提倡青少年阅读,但阅读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功利化阅读倾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中小学普遍以应试为目的,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读什么,窄化了阅读的内容。二是过重的课业负担,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磨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只能读一些必读的书目,背一些必考的名句。三是以考促读、打卡接龙等不当的阅读评价方式,让学生疲于应付,增加了学习负担,使阅读效果打了折扣。要落实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必须让学生远离“功利性阅读”。

首先,要切实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阅读。“功利性阅读”以应试为目的,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归属,各学校要切实转变“高质量=高负担”的观念,摒弃频繁考试的做法,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学研究,放弃题海战术,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阅读提供时空保障。

其次,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充足的可供阅读的书籍。各学校要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丰富图书配备,改善阅读条件,保障学生阅读需要。要利用教室、走廊、校园等空间,设置读书角、移动书吧等,方便学生即时阅读、处处可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校园读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真正让书香飘满校园,让阅读成为习惯。

第三,要推进课外阅读课程化,指导学生读好书。要上好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热情,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要重视“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要鼓励学生跨学科阅读,拓展阅读内容,多方面汲取营养,全面提升文化素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第四,要改进阅读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要以有利于阅读行动推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宗旨,不设硬性指标,不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方式检验读书数量和效果。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可以通过班组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考察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通过开展主题阅读、诗词比拼、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深入阅读;通过闯关升级、故事接龙等游戏,吸引学生深入阅读,了解作品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习表达方式,提高文化修养。

总之,推进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切实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腾出时间和精力阅读,要为青少年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还要引导青少年远离功利化阅读,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功利性  功利性词条  青少年  青少年词条  远离  远离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  阅读  阅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