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长平之战双方战略战术评析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最重大的决战,没有之一。原因有三:第一,规模巨大,秦赵双方都是以举国之力投入作战,双方参战的总兵力将近一百万;第二,损失很大,双方伤亡的总兵力高达六十万,而且长达三年的对峙极大地消耗了双方的国力;第三,影响巨大,赵国战败,再也无力与秦抗衡,秦统一六国由一个实力的问题变成了一个时间的问题。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较为详尽地刻画了这场大决战,下面我们结合本剧所提供的史料对决战双方的战略战术进行解析和评价。

战略

在该战中,秦国的目标是很明确的:一是要拿下长平,二是要毁灭赵国的军力。相比之下,后者才是重点,原因如下。

自秦孝公开始,秦国的目标就在于统一天下。到了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已经是天下最强国,统一显得更加的迫切和现实。早在长平战前,秦国国相范睢就对秦国东出的战略提出了两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外交上“远交近攻”,军事上“攻人为上,攻城为下”。

“远交近攻”解决了攻击六国的次序问题,避免了毫无头绪地乱打的盲目状态。而且,攻击邻近的地方便于后勤补给,也容易保存胜利果实。

相比之下,“攻人为上,攻城为下”则显得更为激进。

春秋时候,周礼尚存,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按照礼让、文明的方式进行的,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对方和天下诸侯的认可,而不在于攻占土地和人口,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宋襄公礼让楚军过河后再开战,世人皆笑襄公假仁义,但是却也符合春秋时期的战争规则。

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写了一篇《孙子兵法》,该书开篇即道:兵者,诡道也。引起轰动,从此,兵不厌诈有了理论依据,开始风行起来。

战国时期,文明的战争形式和规则已不复存在,战争的目的也由争霸变成了兼并,即战争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是要获取对方的城池和人口;战争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再是虚名,因此在一场战争结束后,军事战报上总是会出现占领对方多少座城池的记录。

而范睢的军事方针则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最终把战争的焦点指向了“人”这个核心的问题,标志着秦国的战争思想最终走向成熟,也标志着纷争了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将以极其残酷的方式落下帷幕。

在冷兵器时代,相比于土地和城池,人才是最宝贵的战争资源。而且人这种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是再生的速度十分缓慢,按照十六岁的征兵标准,每一代新兵的生长周期就是十六年,这太漫长了。因此,在短时间内人就是非可再生资源,损兵一万则国弱一分,损兵十万则国力大衰,损兵四十万则国家崩溃。相比之下,城池和土地虽然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却是可以无限重复消耗的。

长平之战中,攻人为上,毁其军力的思想得到了首次大规模的运用,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大大地推进了秦统一战争的步伐。

从战略方面讲,赵国方面就差远了。首先从国力上比,赵国弱于秦,不具备吞并天下的实力;其次,此时的赵国没有一位战略大师,只有一名没有英武之气的赵王、门客众多而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的平原君以及几名还算会打仗的将军。因而,从国力上和领导团队的能力上,赵国已经落后了一大截,也就决定了其战略目标是很单纯的,那就是退却秦军,最好的结局是赵国不损一兵一卒,秦军自行退去。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廉颇的防守方案变成了一个必然性的选择,只不过最后的事实却证明这个抉择是灾难性的。

战术

由于是赵军率先进攻的,而秦军的作战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赵军的方案而制定的,那么我们就先从赵军的战术展开分析。

赵括的战法就两点:一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二是强调攻势的迅猛。这两点是有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托的,所以不能说赵括是瞎指挥。就现实而言,秦赵长平对持已有三年,双方都处于疲惫的状态,秦军必定有所懈怠,此时对其进行攻击,可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其二,既然处于懈怠状态,那么此时秦军的防备也是最为薄弱的;假若赵军以最强之攻势对战秦军最弱之守势就会形成最大的力量差,也最容易取得胜利。所以赵括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具体上,赵军分两步进军,首先以大规模骑兵率先进攻,待击退敌人后,再以四十万主力倾泻而下,直捣秦军大营,一举击破秦军,从而夺取胜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长平之战双方战略战术评析  长平  长平词条  战略战术  战略战术词条  评析  评析词条  双方  双方词条  
周朝

 关于长平之战的几点疑惑

又到周末,窗外是隐晦的天,无聊之下,想到了爱谈兵的赵括和他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野战和包围战。秦赵皆为赢姓,又同为天下最强,他们同室操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