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长平之战的幽灵

这里的幽灵,并非指被白起坑杀的,四十万赵国将士的幽灵,而是指赵王,赵王的王权,赵王王权那只无形的手。

长平之战,世人都道罪在赵括。诚然不错。作为一军之帅,指挥失误,使军队陷于灭顶之灾,罪不容诛。但同时,赵王那只幽灵般的手,错误的谋划、决策,也难逃其咎。赵王是幕后操盘手,赵括只是执行者、操作者、战术者而已。以此而言,更需指谪的,是赵王。

秦军攻韩上党,上党人不乐为秦,投向赵国。于秦来说,到口的肉丢了,岂肯善甘罢休。遂攻赵。形势危急,如何应对,有两个办法。或向别国求救,共同抗秦。或遣使至秦,请求议和。赵王认为联合各国,更会惹怒秦国,不如与秦谈判、示好,来得更加直接。赵大臣虞卿说,赵国危险了。因为秦国是铁了心攻赵,只有联合各国,秦国才能有所顾忌,有顾忌和解才有可能。如果心存幻想,等于与虎谋皮,又孤立了自己。赵王不听。果然,秦国热情接待了赵国使者,向各国宣示,秦赵两国已和解。另一方面,大军加紧进攻。于是,各国作壁上观。本或可避免长平之战,由于赵王外交政策失误,使赵更是势如危卵。

幸亏,时廉颇为赵军统帅。这位身经百战的良将,深知秦军的厉害。自商鞅变法,秦在军中采用功爵积累制,爵位十八级,斩首多的,小兵可升为将领,贪生怕死的,籍没为奴隶。利益之下,秦军成虎狼之师,个个以一当十,以死为荣。六国之兵,平时疏于训练,一接触秦军,如羊入虎口。廉颇采用的方法,乃“坚壁不出”,以逸待劳。任凭挑衅,一概不理。一时,秦军竟也无可奈何。无奈之下,心生一计。买通赵人,散布流言,说廉颇胆小,不敢迎敌,不久即降。赵王果然相信。下令撤销廉颇职务。一个小小反间计,由于赵王的不知人,竟得逞了。泼天大祸,离得更近了。

任赵括为统帅,蔺相如第一个反对。蔺相如曾完璧归赵,是何等智慧之人。廉颇与赵括,一有实战经验,一是纸上谈兵,比较两人优劣,谁更适合做统帅,不言而喻。他劝赵王收回成命。赵王不听。第二个反对的,竟是赵括之母。按理说,儿贵母荣,高兴都来不及。然知子莫属母。赵母知儿子不能胜任,会给国家带来灾祸,也会牵连家庭遭灭顶之灾。理由有二,一是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赵奢生前的评价。说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任何人难不倒他,所以狂妄自大,自以为天下无敌,然无实践经验,缺乏随机应变,是个空头理论家。这样的人,带兵最危险。二是赵母自己的观察。赵奢与将士,亲如兄弟,“所友者以百数”,大家都肯卖命;国家给他的赏赐,全部分给将士,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而赵括一当统帅,“东向而朝”,高高在上;国家给他的赏赐,藏在家里,盘算着买良田美宅。这样的人,岂能重用。赵王还是不听,终于导致长平之战的完败。听不进正确意见,总以为自己聪明,别人愚笨,赵王,其实与赵括并没有什么不同。其见解,不必说蔺相如,就是比之赵括之母,亦差远矣!

长平之难,实为幽灵般的赵王一手造成。这个幽灵,既手握决策大权,无处不在,又不知己知彼,一而再再而三犯错。即使这次长平之战不发生,另一次长平之战也无法避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长平之战的幽灵  长平  长平词条  幽灵  幽灵词条  长平之战的幽灵词条  
周朝

 拍案:长平之战只是赵括的错吗?

他是谁?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姓虞,名信,因官拜赵国上卿,所以又被人称为虞卿,虞卿这人很了不起,本是一介游说之士,赵孝成王继位之初,即穿着草鞋拜见,纵论天下局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