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古代中国的人口观,在鼓励生育的同时对人口过多的担忧早已有之

提起“计划生育”,人们普遍地理解为“少生”、“优生”,甚至有人偏执地认为“只生一个好”就是计划生育。其实,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地生育,是国家政府根据国家的人口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鼓励多生或少生的相关政策。使人口稳定在一个社会发展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说,所谓计划生育,有可能是鼓励少生,也有可能是鼓励多生

古代中国大部分时间鼓励多生

古代中国的人口和现在比起来,那是少得不得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人口加起来,也在一千万。和平时期的人口,不管是强大的汉朝还是唐朝,人口也只限于五、六千万之间。宋朝、明朝和清朝,据学者估算,也只是破亿。清朝一度达到两亿。但这个数字与现代中国的十四亿人口比起来,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古代为什么人口数量那么少?这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口,古时一亩地的产量,仅仅几十斤,多了也不会超过几百斤。和现在的粮食产量动辄一千多斤甚至几千斤比起来,显然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而且,古时的粮食作物,也不如现在的丰富多彩,更没有暖室大棚。如果人多了,吃饭就是第一大问题。就是人口如此之少,历史上还屡屡记载着饥荒,人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之外,古代还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瘟疫以及地震、洪灾、旱灾等天灾人祸,使人口急据减少。每次改朝找代,都是人口大幅减少的时候。三国时期中国的人口降到一千万人,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当。五胡乱华时期,汉人被屠杀到几近灭族的边缘。元朝灭宋、清朝灭明,都是中国人口的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只能采取鼓励生育政策,让人们多生,以保证人口的快速增长。古人的平均寿命是很短暂的,据统计,夏朝人的平均寿命是18岁,秦代是20岁,东汉是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代33岁。当然,这个寿命是有战争、瘟疫、天灾、婴儿死亡率高等因素影响,但也可见古代的生存状况。多生,也是优胜劣汰的需要。

所以我们看到,从先秦到清朝,国家差不多大多数时间,是鼓励生育的,靠急增的人口,恢复国家元气。清朝之前,中国兴旺时期的人口,维持在五千万左右。这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人口第一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口号,叫了几千年的。

为了鼓励生育,各朝各代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圣人孔子认为男的16岁、女的14岁就可以结婚生孩子了,“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孔子家语),这给早婚定了基调。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实行强制早婚政策,严禁黄昏恋、老少恋,“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生育一个男孩子,国家奖两壶好酒,一条狗;生育一个女孩,国家奖励两壶好酒,一头小猪;生育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生育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费奶妈。且国家负责接生,一切免费。汉惠帝时,国家采取经济处罚的方法鼓励早婚多生,“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汉章帝时,国家颁布《胎养令》,“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并免除丈夫的赋役和人头税,方便照顾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唐朝为了解决穷人结不起婚的问题,颁发《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鼓励富人们赞助穷人结婚。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境界挺高,居然有很多富人响应国家的号召,出资让穷人娶上媳妇;宋朝时“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给钱养之。”,穷人养育不起孩子,国家级补助;元朝和明朝,则实行给多胎生育家庭补助的国家政策,清朝康熙更进一步,“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则“摊丁入亩”,取消千百年来的人头税,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生育欲望。清朝人全国的人口高峰时估算达到两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口  人口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担忧  担忧词条  生育  生育词条  过多  过多词条  
汉朝

 李陵:有志难酬 有口难辩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展开)

汉朝

 汉武帝为何娶自己的表姐

大家也知道,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的在讲到巫蛊之祸之前,我们先讲讲汉武帝的一些家事(而在此之前,我们也曾讲过很多他的家人情况)。有心人曾试图比较同为伟大皇帝的唐太宗...(展开)

汉朝

 破巢下难逃死劫的傀儡皇帝

政变一旦成功,敌人首脑要铲除,其家族势力要肃清,就连他们所立的皇帝也不能留下,哪怕这个皇帝是个娃娃,是个傀儡,西汉后少帝刘弘就死于那些杀红了眼的大臣之手。前少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