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清明节的风俗

  在古代,这个时节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清明时节,严冬已去,春天来到,到处春光明媚。此时,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机会。古人担心老弱妇孺因吃冷食而耐不住寒冷,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清明节期间有了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咸鞠、打马球、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从《红楼梦》中,也可知贾府十分重视清明活动,把采百草、放风筝、荡秋千作为清明时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清明活动在民俗中的重要位置。所以古人在清明期间就有开展上述体育活动的习惯。  

踏青

  踏青娱乐,是清明节出城郊游的一种风俗。清明节期间,正值气温回升,春暖花开,是踏青郊游的极好时机。所以古人常把扫墓和踏青结合起来。清明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游春习俗。  《论语·先进》载,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弓,咏而归”,说明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浴、踏青的习俗习惯。

  后来的清明踏青,应该说是发源于上古而又继承古代“上巳节”拔楔(在郊外水滨进行休浴,以达到洗除污垢、除灾去凶的目的)遗风的一种风俗活动。宋代的时候,围绕扫墓、踏青而形成大型的娱乐活动非常兴盛。

  这在宋庄季裕的《鸡肋篇》中有相应记载,如“寒食上家,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至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朗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馈,携家春游”。

  看来,这种踏青比当代尚存的一些庙会活动还要热闹。不但聚集的人多,活动项目甚至还包括野炊、歌舞、游艺等,差不多就是一个大型的游园活动了。另据宋人的《武林旧事》载,南宋都城临安清明春游的情景为“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绍,接睡联肩,朋朋游赏,画船策鼓,终日不绝”,当时情景可谓盛况空前。北宋时期的寒食踏青是我国历史上踏青活动的极盛时期,其风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以绘画形式极其生动地展现了末代清明时节京都民众踏青娱乐的情景。

  明代中期以后,宗族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部产生了巨大影响,扫墓也成为敬宗以睦族的手段。扫墓过后带有娱乐性质的踏青春游活动促进了宗族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如《东凳县志》(1927年版)记载,  “三月清明日插柳于门,祭先基,曰‘挂纸’。游者登黄岭,谓之‘踏青’。一月中扫墓郊行,亦谓之‘踏青’,亦曰,铲草,,俗曰‘压纸’,以褚置坟上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东各地私家车的拥有量在不断攀升,清明白驾车外出踏青郊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所到之处,都是青山绿水的景致,不少还是乡下人开办的农家乐或地方旅游部门开设的旅游景点。

插柳植树

  插柳之俗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梁宗慎撰《荆楚岁时记》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庸人也有“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拔楔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蚕毒”的相应记录。后来,江南百姓在举行踏青活动时都折些嫩柳枝条,编成柳圈或帽子戴在头上。贾思酗在《齐民要术》中提到“正月且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古人认为柳技可以避邪。至于妇女插在鬃发上,则是以此作为装饰,表示可青春常驻。

  柳条生命力强盛,因此每逢清明,不少人家将柳条插在井边,日后柳条皆可成活为大树。这种始于唐代的习俗就是成语“井井有条”的来源,也是清明植树的起源。农谚“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说明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雨绵绵,确实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造林的传统,而到近代更是发扬光大。当代植树节在公历3月12日,比清明节期早得多,但在南方其气候也大体上与清明节相近。

  清明时节,人们头上戴柳条的习俗,也是因唐永微李治所为而流传。据说,李治在渭水岸边举行拔楔,把柳枝绕成圆形环分送群臣,说是可以驱邪。而从《荆楚岁时记》所载得知.柳枝是插在搪前和门户上的。后人将柳枝插戴到头上,想必是对李治的送柳行为较为认可,随后便逐渐流行开来。后世都因此认为插戴柳可以辟邪,于是变成了俗例。此外,  “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蔽》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昭柳来表示亲友之间的难分难离、恋恋不舍的心境。杨柳是春天的标志,故在春天中摇曳生姿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这也是“戴柳”蕴含祈求“春常在”意思的缘由。

  广东人有清明“插柳”的习惯。广东很多地方都传说清明前具王所放出的鬼会漫游人屋滋扰生灵。百姓于是纷纷以柳枝插在门口,各方鬼魅于是使不敢贸然进门。有的人则在扫墓时,将柳条带回家插在家门。象征把已故亲人引领回来。此外,老广州人在清明前的四五天,就在家中的祖宗牌位前和门口插上一枝柳枝以避野鬼,清明后一周拔去。东莫入在清明节前一日,各家各户必把柳枝(带叶)插于门首。当地人相传清明前后阴间鬼门大开,任鬼自由出入漫游觅食,肆元忌惮。后来,东芜人为防野鬼入屋作怪害人,遂把杨柳枝插于门首,鬼见有杨柳就不敢进屋。在东芜各镇,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广东梅州客家人,清明日在门口插青,吃清明饭。

  清乾隆《嘉应州志》载“清明日,挂柳于门,妇女儿童戴于首”。明嘉靖《香山县志》和清同治《香山县志》都有“清明戴柳上坟”的记载,如“三月清明插柳。三日采三丫苦叶捣作粉团蒸熟以荐祖考。扫墓郊行谓之踏青亦曰铲草,亦曰压纸以褚置坟上也,孙宗盛者堆如积雪。或曰送灯,亦曰拜山”等等。据中山一些老者传言,旧历三月初一地狱吏将鬼门关误开,把孤魂野鬼放了出来,它们走至阳间,见门就人,以索阳气人魂,或称借尸还魂。而若在家门窗口插上杨柳枝,则可拒孤魂野鬼于宅外,自然便可辟邪避凶。所以,逢到清明时节均在家门窗口插上杨柳校可以拒孤魂野鬼于外。

  关于清明插柳的习俗,清朝南海有宦室妇赋诗《寒食郊行》云“郊原极目影苍苍,二月熏风扫野塘。缎莱船归争市闹,鸡脉社起赛神忙。墙低柳叶偷双眼,港曲桃花露半妆。荒家累累无姓氏,断魂芳草夕阳黄”  (清范端昂撰《粤中见闻》)。广州的旧俗是在清明前四五天,在家中祖宗牌位前和在门口插上一枝柳枝以避野鬼,清明一周后拔除。清明时节,广州马路上有不少做柳枝生意的人。各处横街窄巷每户门口插了柳枝,绿柳成荫,成为当地清明一景。

放风筝

  风筝最初的名称是纸鸥。据《韩非子》载,  “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种由古代哲学家墨翟用木制作而成的“鸥”,应该是文献上记录最早的风筝。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成为空间测量、传递军事信息、飞跃险阻等的工具,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晚唐时。风筝上已普遍扎上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因风吹而声鸣,其声响似筝发出来一样,  “风筝”之名因此广为流传。宋代以后,风筝改由纸糊,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并成为民间一种大众化活动。其时还有人在风筝上安装灯笼或小灯,夜间风筝升空,灯光闪烁,颇有一番独特的风情。明代,山东潍坊就已在民间出现专门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时,放风筝习俗已十分盛行,风筝艺术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清明的风适合放风筝,因此古人在清明期间把放风筝当作一种游艺活动。

  现在看来,民众早期的放风筝活动其实是一种巫术行为,如很多人放风筝前,将所有灾病名和烦恼事都写在纸鸥上。等风筝飞到高处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鸥随风飘走,寓意风筝带走自己所有病痛、秽气和烦恼。

  其实,人们在放风筝时,在牵线奔跑和抬头仰望之际,除了感受到一种少有的喜悦和情超之外,还能强身健体。如果坚持一段时间,身体和身心自然得到一种放松,肌体舒适了,精神上也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愉悦。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古人称之为“千秋”。据《古今艺术图》记载,  “瞅园,北方山戎之戏,以习题者”,就是说古代北方山戎民族习惯用兽皮制拴秋千的绳索,故“瞅腿”为秋千。齐桓公出兵远征山戎,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其后逐渐在中原地区传开,并从军训项目演化为游艺。至汉武帝时,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例转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极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在唐宋时代的宫廷和民间,荡秋千都成为寒食节专供妇女儿童玩耍的游戏活动之一。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为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所喜爱。不同的是,现在这项雅俗已不为清明节所特有,而在一年中的任何时节都可以进行。晚唐诗人韩惶有诗咏7青明荡秋千的活动:

  池塘夜歇清明雨,绕院无尘近花坞。五丝绳系出墙迟,下来娇喘未能调,无语兼动所思愁,力尽才瞬见部团。

  斜倚朱阔久无语。

  转眼看天一长吐。

蹴鞠

  蹴鞠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时代”。汉代刘向的《别录》载,  “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蹴鞠,兵执也,所以讲武知有才也”。其中的“鞠”,是一种皮球,  “蹴鞠”为用足去踢球。  《经法》中有“充其胃以鞠,使人执(踢也)之,多中者赏”,这反映出上古传说的蹴鞠的原始形式。

  中国古代的蹴鞠(蹴鞠)运动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当属《战国策》和司马迁的《史记》。前者描述了二干三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认为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西汉初年,就出现了关于蹬鞠的专著《蹴鞠经》,其时蹴鞠运动已初步流行于贵族与平民之中。

  自南北朗起,寒食节就出现了从单一的禁火寒食向娱乐化方向演变的趋势。至强盛的隋唐,寒食娱乐活动已经蔚为大观。因为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吃寒食冷餐伤身,人们就必须从事一些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蹴鞠就成为了首选。大诗人王维有一首《寒食城东即事》的诗:

  清漠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英。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乌上,秋千竞出垂场里。

  少年分日作邀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到了宋代,各地都有相关的蹴鞠比赛规则,如宋人马端临《文献通考》载,  “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到元明时期,蹴鞠运动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清代,清明已很少出现蹴鞠运动。

  1958年7月,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博土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1850年,随着现代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的逐渐兴起,传统的隘鞠运动随之消失了。

拨河

  最早的拔河源自春秋时期的楚、越两国的水军交战。鲁国的工匠鲁班设计了一种称之为“钩强”的兵器,主要用于阻挡和钩住敌船。当敌船前进时就阻挡它,后退时就钩住它。楚国水军舟师由于使用“钓强”这种兵器作战,打败了敌军。清代学者孙治让在《墨子闲沾》中指出,  “退者以物钩之则不能退,进者以物拒之则不得进,此作‘钩强,无义。凡‘强’字当从《太平御览》作‘拒”’,故“钩强”应为“钩拒”。由于楚国以“钩拒”之兵器取得了军事胜利,楚人“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

  军队也经常利用“钩拒”之法来进行军事训练,训练时伴着战鼓声和呐喊,其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这就是最早的拔河运动。

  秦汉、南北朝,此项活动一直在民间和军中流传。到了隋唐,  “牵钩之戏”传播广泛,影响深远。隋唐五代,  “牵钩之戏”成为扶正祛邪、祈求年丰的娱乐游戏活动。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序亦曰“俗传此戏,必致丰年”,  “牵钩之戏”至唐代始称拔河。唐朝时,因统治者的喜爱与提倡,拔河迅速发展为全国的全民性竞技项目。唐玄宗执政时期,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斗鸡

  古人过清明节常会组织斗鸡活动。斗鸡活动

  平时也有,只不过清明时节斗鸡的人最多。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斗鸡是人所共知的游戏。战国记斗鸡的书籍还有《战国策》,主要记录齐国都城临淄人以斗鸡为乐的场面。汉朝在宫内盛行斗鸡,长乐宫有斗鸡台。到了唐代,斗鸡成风,民间及皇宫都极为盛行。

  清明节斗鸡的兴盛与古人掌握野鸡生活习性有关。

  清明至六月是斗鸡交尾孵蛋期,此时雄鸡为择偶质杀最烈。人们发现清明时节家养雄鸡性情最暴烈,若两雄于此时相斗。酣战较量时更为激烈。清明斗鸡习俗,至今仍存北方民间,以河南开封最知名。据《荆楚岁时记》

  记古代寒食节风俗云“禁火三日,斗鸡,楼鸡子,斗鸡子,打球,秋千”。其中的“楼鸡子”就是把鸡蛋煮熟并给其染色、刻花。而“斗鸡子”就是孩子们拿着这种“花鸡蛋”在地上滚动以作竞赛游戏。而今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的一种游戏,其玩法就是互相撞碰鸡蛋为乐,先破者为败。

  在传统社会,清明节期间通过参与上述活动,大家就有更多的机会出来晒太阳,也能活动筋骨,最终能够增加肌体的抵抗力。因此,清明时节又是一段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日子。据《武林旧事》载,清明节前后十天,贵家巨室争先出郊,叫做探春。城中女士浓妆艳饰,珠光宝气,接通联肩,笑语春风,6g朗游赏。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诗曰: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手表半出城。

  日暮至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营。

  指的也是清明时节的郊外游玩。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则是宋代盛世清明的图景。到清代以后,清明春游的习俗逐渐淡化。

  当然,如今的清明时节还包含踏青等习俗,但在现代社会中,类似习俗都已经转化为人们的日常体育娱乐活动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述这些寒食或清明习俗逐渐谈出节日活动范围,其中一部分已从清明节中-消失,而另一部分则发生沉淀,转而进入到民众的潜意识当中,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具体来说,清明节的踏青、荡秋千、玩蹴鞠、拔河等风俗活动,由于没有相应的仪式程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变成民众的日常活动。比如,现代人进行荡秋千的活动,已经跟清明这个节日没有什么联系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  清明节词条  风俗  风俗词条  清明节的风俗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凉茶并非时时皆宜

 女性生理期不宜喝凉茶  这是因为女性月经期处于失血状态,会消耗掉不少体内的铁质,体质偏虚,此时应多补充含铁质丰富的如葡萄、苹果等水果,胜过喝下过于寒凉的凉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