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藏族采花节

  采花节是博峪藏族的传统节日。博峪藏族生活的区域是古代邓至羌的生存之地。博峪、插岗、铁坝、拱坝、八楞历来被称为拱坝五部,各有千余人,是不与外界通婚的自成体系的典型森林部落。这五部在晋以后属宕昌国,是党项集团最基本的骨干成员、元朝时期属岷州卫的西固军民千户所,清属卓尼杨土司领辖,解放初期定为藏族的一支。

  博峪五部藏族保存了自己传统的语言、习俗,其中最盛大的节日,则是农历五月五日纪念“珠玛佗底”(猴子采花)的采花节。

  采花节是从四月十四日开始,所有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女子,都必须参加歌舞集训。五月四日一早,每家至少派一男一女去拜敬神山,适龄妇女未到的必须重罚。每位女子须由一位至亲的男子陪同,如兄弟、堂叔、母舅等。男人们背着刀枪干粮,举寨约集山上。上山时禁止调笑,每至一处有神的岩、泉,男子叩首焚柏香,并鸣枪敬神;少女则相聚跳舞,唱起颂神吉词。

  至神山之顶,女子聚会歌舞乐神,男子则聚焚香柏。此时要奠祭他们最大的两位神抵,牧羊大神与既是祖先神,又是战神猎神的山神。祭唱的歌词,最重要一首是歌颂本部落先祖珠玛(猴)是如何变成人的。其歌词大意是:

  在开天辟地的时候,

  人本是猴子,和其他野物差不多。

  但猴子比野物聪明,会穿树皮,会用石打鹿,才变成人。最早是靠谁打鹿为生的,那时没有粮食。

  起初是用石头打,后来用木棍打。

  再后来用了箭射……

  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粮食原来是草籽籽,野果子,

  是珠玛(猴)采来的,才变成粮食……

  这支祭礼主曲,无论是在敬神、宴饮歌舞之际,均不可缺。正由于此,他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来祭奠纪念“珠玛柁底”。在博峪五部藏族中的插岗、铁坝两部在过采花节时,还选人扮成猴,披着树皮,到每寨每户中串跳祝福,人们对之恭迎敬送并慷慨赠酬。

  五月四日上山的人们,在向大神献祭之后,各家有血亲的男女就分开了。是夜全体人员宿在山上,既是对远古生活的回忆,也是以实际行动祀奠先祖。第二天即为初五,人们晨起下山,沿途采花,载歌载舞,小伙子和姑娘们挑寻情侣,女子纷纷用采来的花装缀自己,一时间歌满翠微,情溢山泉。

  归寨时,由无儿女之家“接花”。接花的人家先闭门,邀请留寨者与采花归来的少男少女隔门对唱。先是采花人在门外唱道:“千花万花都送给你家,祝福你家多儿女。”门内的人则多般盘问,诸如“门上门下有啥?”“门是怎样做的?”等等。唱开门后,接花人家要用酒食酬谢采花人。

  然后,众人携花到寨中大坝里,女舞男歌开始“对花”。

  诸如问哪一样花开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等等。此时,男女尽情欢笑。博峪藏民以花赠无子之家乞福,乞子是为祝祷生殖兴旺。这不但因花是先祖图腾物珠玛采来的,而且花是结籽,结果的,为生育繁殖的象征。

  关于采花节的来历,民间还流传一则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博峪是个偏僻的穷山庄,人们用野菜猎物充饥,树叶兽皮做衣。一天,山庄里来了个名叫莲芝的聪明美丽的姑娘,她教会人们开荒种田,纺线织布,并采来百花为乡亲们治病。有一年五月端阳,她去采花,不幸遇上狂风暴雨,死在雪山花树下,人们便把这天定为采花节来纪念她。以后每年五月初四这天,藏族姑娘由自己的亲兄弟陪同,穿上节日盛装,带上美味佳肴,到高山上去采花。姑娘们出发时,全村男女老少,用送行的歌儿把她们送到村口,祝愿她们一路平安,顺利归来,采花姑娘们也用歌儿来表达自己要克服千难万险,采来鲜花献亲人的决心。

  采花路上,姑娘们用对歌形式相互盘问,饶有兴味,一路行走一路歌,到了采花地点,就出现了山花满坡的动人场面。傍晚时分,人们又围着熊熊簧火,开始了通宵的对歌活动。第二天黎明,姑娘们用采来的花儿整齐地插在头上,围成一个美丽的花环,在返回的路上,又用怀念的歌声向莲芝姑娘告别:

  百样鲜花采齐了,把莲芝姑娘丢下了。

  明年百花开放了,我们届时又来了。

  碧绿的草坡留给你,鲜艳的花儿陪伴你。

  含着眼泪离开你,明年今天再看你。

  当采花的队伍进村时,等候在村头的人们立即鸣枪致意。

  父母亲拿着新颖的头饰衣物,孩子们提着干粮,前往相迎。采花的队伍,边走边口昌,由全村男女老少送到一座大厅里,人们送来青棵酒,为她们洗尘,姑娘们又手挽手,肩并肩地再次歌舞,表示对莲芝姑娘的怀念。

  歌舞结束,上山采花的姑娘开始向全村寨的人家赠送节日礼物,接受礼物的人家便拿出自己家里最好吃的食物招待姑娘。晚上,全村寨又把采花的姑娘和小伙子请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藏族采花节  采花节  采花节词条  藏族  藏族词条  藏族采花节词条  
茶文化春节

 忙年

 “二十三,辞灶天;二十四,拉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下黑儿满街走。”这是在山东胶东地区流传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