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白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白族全民节日,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白族火把节的起源,有着种种传说,流行最广的是《火烧松明楼)的故事。

  相当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洱海地区有六个诏。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预先在大理城西修建了一座松明楼,然后以祭祖为名邀请五诏赴宴。

  邓贼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劝丈夫不要赴会,丈夫不听,执意赴宴,白洁夫人只好把自己的铁钏戴在丈夫的手腕上。六月二十五日这一天,皮逻阁把五诏请到松明楼上祭祖,然后吃生皮、喝酒。到了晚上,五诏都醉了,皮逻阁独自下楼,点燃了松明楼,烧死了客人。白洁夫人得到凶讯,点起火把,连夜赶到大理,在松明楼的灰烬中,用手扒刨,十个指头都扒得出了血,后来找到了手戴铁钏烧焦的尸体,才辨认出是丈夫。皮逻阁还想纳白洁夫人为妃,派兵围攻邓川,俘获白洁夫人,逼她成亲。白洁夫人要求在松明楼灰烬旁搭座灵堂,为丈夫守孝一百天、再哭祭一场后,就嫁给皮逻阁。皮逻阁答应了。白洁夫人日夜啼哭,守孝一百天,然后到洱海上哭祭丈夫,痛哭一场后,跳人洱海自尽。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这一天要举行火把节。

  每到火把节这一天,白族人民就纷纷忙碌起来了。妇女们忙着用凤仙花把十个指甲染得鲜红,据说这是为了纪念白洁夫人灰烬中寻找丈夫、十指出血的坚贞爱情。孩子们忙着准备松香面,以备夜晚使用。大人们忙着准备好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等物,到坟山祭祖扫墓。在坟山新坟前或坟地中央点燃火把,直到燃完火灭才离开。有女儿出嫁的人家忙着接女儿回家团聚。女婿不能跟着妻子回娘家,否则认为是不懂禁忌。家中主妇则忙着准备丰盛的晚宴,特别要准备凉拌生皮。最忙碌的要数当年生了孩子的人家。村里生了男孩的人家,几家人相约,由几个新生儿的父亲一起,上山砍火把杆。

  在山林中选择又高又直的松树做火把杆,去除枝枉,留下树梢在杆上。剑川一带的火把杆有10多米高,大理一带的有时高达20米左右。松树杆扛回来后,生了男孩的人家凑集柴草等材料,用蔑绳把柴块一圈圈一层层扎紧在松树杆上。火把杆的顶端要扎上三个蔑扎纸裱升斗,三个上下有序连接,升斗四角插上小旗子,上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丰”一类吉利话。还把各种各样的水果,主要是红艳艳的火把梨、野樱桃、棠梨、花红一个个缀结在火把上。生了女孩的人家,女孩父亲忙着开挖火把杆坑。坑挖好,火把扎好,一二十个汉子就齐心协力把火把杆放进坑竖起来,等待晚上点火把。除了大火把,每家每户还要扎好竖在自家门口的小火把

  太阳刚刚下山,性急的孩子们便纷纷跑出家门。他们身挎小包,内装松香面,手握松明子或麦秆把,等待点火。点火之前,村中老人向火把献祭品、磕头,村中的乐队在一旁演奏,小伙子们则放鞭炮。之后,就可点火把了。剑川一带把火种放在细长竹竿上,高举点火。大理一带火把高达20余米,因而需要勇敢的小伙子攀爬上火把杆顶部点火。火把点燃后,全村人都坐在竖火把的场子上,欣赏火把燃烧,一边说话闲聊。有的在弹三弦,唱本子曲。当年生女孩的人家捧着大盘大盘的炒豆和搪果请大家吃,生男孩的人家则斟满酒杯,请全村人痛饮。从大火把一点燃,最活跃的就是小孩子了。他们也点燃了自己手中的小火把,另一只手从挂包里抓一把松香面,在人群中窜来窜去。找到那些长辈,先招呼一声,然后将小火把对准长辈的脚杆,用松香面朝着小火把燃烧的火焰一撒,“轰”的一声,一团火球升腾,火苗直扑长辈的脚杆。据说要连续三次,方可驱邪除病。长辈们都乐意接受孩子们的这种祝福。当然,年轻小伙子们也借这种方式,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向她祝福。大火把“啪啪啪啪”燃烧的声音,小孩们往小火把上“轰轰”抛撒松香面的声音,祝福声,女孩子的尖叫声,欢笑声,三弦声,歌声,在熊熊火光中响成一片。有的青年人还到邻村去撒火把,有的在路上相互追逐对撒,有的还到水稻田埂上撒火把。如果你能登高一望,可以看到远远近近一座座火塔高燃,照亮夜空,无数的小火把在浓浓的夜色中,来回移动,忽明忽灭,整个坝子都在火把的燃烧映照下骚动着,沸腾着。

  大火把上的柴草燃烧到最下边一两圈时,已经接近午夜,但人们还不肯散去,反而围拢过来,注视着火把的动态。忽然,“哗”的一声,火把最下层正在燃烧的柴块一下子散落下来,人们便从掉在地上的柴块上跳过去。据说来回跳两三次,就可以去除晦气、邪气和疫病。然后,人们纷纷向前抢夺烧剩的柴块带回家,挂在家畜圈厩上,以免家畜生病遭瘟,以保家畜兴旺。抢夺剩柴块是火把节最后一个节目,抢到剩柴块后,人们才心满意足地回家。整个大地才安静和黑暗下来,这时便可听到远处偶尔有几声青蛙叫,看到夜空闪烁的星星。

  参加了火把节的整个活动后,我们觉得火烧松明楼故事确实为火把节增添了许多凝重生动的色彩,但并不能完全解释火把节的最初成因。火把节又叫星回节,在汉文记载中最早出现在五代时的(玉溪编事》中。白族话中,火把节叫“付旺勿”,意为六月尾、六月中的意思;又叫“搭星回”,意为点薪火或点新火。火把节或是星回节都是后一个叫法的翻译,但一为意译,一为音译。据此,一些研究者认为,火把节是白族先民们摩擦生火后所举行的用新火仪式、接火种仪式演变而成的节日,是起源于对火的崇拜的节日,是对刀耕火种农耕生活的记忆,后来也是南诏大理国的隆重节日。这种说法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除此之外,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呢?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指出,关于普遍存在于欧洲的篝火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源于太阳魔法或巫术仪式,点起火来,在地上模仿天空中光和热的伟大源泉,以求得人、畜、植物所需要的阳光供应;一种认为簧火节的目的只是希望净化,只要烧掉并毁去一切有害的影响。弗雷泽的观点是:“这些仪式最初本来就是模仿阳光的,关于它的净化作用则是后来引申得出的。”火把节的起源会不会存在类似的情况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白族火把节  白族  白族词条  火把节  火把节词条  白族火把节词条  
茶文化小暑

 小暑食疗养生

 每年的阳历7月7日左右为小暑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此时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荫,很多地区...(展开)

茶文化端午节

 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中国端午习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响嘉兴中国端午习俗重要传承地品牌,提升嘉兴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