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中秋茶语:中秋瀹饮大红袍

  那年,我从厦门乘车到武夷山,恰是中秋。路上接到太原小卿的短信: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诗,此刻读来,尤其是“今夜月明人望月”,深深触动着我那商旅奔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柔弱内心。我从特大国企断然辞职,做水处理工程的几年,几乎没能陪女儿过一个团圆的中秋。女儿是父亲永远的软肋,写至此,不禁潸然泪下。

  爱茶之人,心与佛靠得近。中秋月明之夜,我登上天心寺,去禅房挂单,客居天心。山月正圆,梵音清越,香烟缭绕中,我一个人拖着背影,褰衣步月,脚踏花影。过大红袍祖庭,散步至鬼洞与牛栏坑山路的交叉口。感其境过清,又信步折回。那晚的山月,分外清明,山路如积水空明,松柏竹影,婆娑交横。道旁盛开的茶花与山桂,清芳扑鼻,佛境清扬。

  回到客房,我用影青盖碗,瀹饮泽道法师惠赠的一款大红袍。夜静人静心静,缓缓注水泡茶,沸水一与油润紧结的干茶相遇,茶香便肆意弥漫了客房。汤红如玉,心生暖意。茶汤入口清透,有粘稠的胶质感。最令我吃惊是,潜伏在茶汤里那桂馥兰馨的幽香,掠过口腔,直抵咽喉深处,弥漫扩散着。难道这就是茶气充盈厚实的“气味清和兼骨鲠”?瞬间我对岩骨花香,有了新的顿悟。

  武夷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岩岩有茶,茶各不同,不同的茶山小气候,造就了岩茶的品质高下不等。又加上复杂的岩茶焙火精制工艺,使岩茶成了青茶中品种最复杂、较难喝懂的品种之一。有人讲“三年喝不懂岩茶,很正常”,这种说法并不夸张。但如果真正理解了苏轼的“骨清肉腻和且正”,与乾隆皇帝的“气味清和兼骨鲠”,一晚上喝明白岩茶,便成为可能。

  一款工艺精到的传统正岩茶,汤中香凝若骨,且有肉汤一般细腻的质感。香气清远、无杂味,为正。不苦不涩,为和。正岩茶的香远韵深,是指香气能够过喉。不能过喉的,香气只在前半个口腔内盘桓,或者回甘和香气,只在舌尖一点,而不向口腔后部扩散的,即可理解为香短。香短的很可能不是正岩茶。

  品茶一人得幽,月圆之夜的大红袍,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正岩茶与外山茶的本质区别。过去喝到的岩茶,香短味薄,不是轻火有杂味,有青涩气,就是有高火碳化的焦糖香。有段时间,是越喝越糊涂。直到今晚始悟,外山茶里,是喝不出岩韵的。“啜过始知真味永”,喝茶的质变,在于在适当的时刻,有机缘品饮到一款品质纯正的标杆茶。

  我在中秋之夜,客居天心寺。松竹影里,细缀慢饮。心下自省,有一夜闻道的快意。 同样是胡潆,在朱棣起兵、靖难之役后,亲自在武夷山,目睹了茶僧制茶的全过程,聆听了明代举子雷镒进京赶考,中暑昏厥,报恩“大红袍”的故事。他回京后,便把天心禅茶作为贡品献给皇上。明成祖品完,龙颜大悦,正式诏封天心禅茶为大红袍的正名。并降旨天心寺“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

  大红袍,虽名满天下,但在世人的眼中,大红袍已成为闽北条索状乌龙茶的代名词。客观地讲,生长在在九龙窠风景区、半山腰的六株大红袍,可尊为母树大红袍。从母树剪枝扦插,无性繁殖的北斗和奇丹,是纯种大红袍。而用肉桂、水仙、名丛、奇种等拼配的岩茶,称之为商品大红袍

  在茶人的视角里,好茶自己会说话。茶是用来品的,喝的不是茶的名字。至于是否叫大红袍,名字并不重要。因为,在数百个岩茶品种里,比大红袍好喝的品种,多之又多,例如水仙、肉桂、四大名丛、石乳、不知春等等。

  习茶人细品的,是武夷茶的岩韵,与岩骨花香之胜,关注的是茶汤里暗绕的香清甘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秋茶语:中秋瀹饮大红袍  中秋  中秋词条  大红袍  大红袍词条  
茶文化茶具

 有没有那样一杯茶

种茶人、采茶人、制茶人、饮茶人……茶的世界,人来人往。他们的命运,因为一杯茶连接在一起。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只要泡上这杯茶,心都会安逸下来。是不是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展开)

茶文化中秋节

 中秋节的婚育俗信

 中国民间视月亮为太阴,主女性婚育,故而由此产生许多婚恋、生育的俗信活动。如偷瓜送于,照月得子、乞月为媒、偷菜求郎等。  偷瓜送子流行于贵州农村一带。人们在中秋...(展开)

茶文化茶道

 普洱茶品饮及冲泡法

“普洱茶”在众多的茶类中,除了它的品质外,还以其饮法独特、功效奇妙而著称。品饮“普洱茶”,分“泡饮”、“煮饮”两种基本方法。饮用普洱散茶,多以泡饮方法;泡饮“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