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徽州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这天晚上,徽州各地有吃元宵、闹花灯之习俗。元宵俗称“汤圆”,据说袁世凯窃国称帝后,因做贼心虚,听到京城大街小巷叫卖元宵,以为是喊“袁消”,于是下令只准叫汤圆,不准喊元宵。结果,“洪宪”只维持了短短的八十三天就真的“袁消”了,元宵节作为传统节日却传承至今。元宵夜,户户张灯结彩,举行各式各样的闹花灯活动。彩灯名目式样繁多,门前悬挂如意灯,堂屋悬挂走马灯,厨房灶神龛前悬挂长寿灯,小孩提着嬉耍的兔子灯、蝴蝶灯、花果灯等各种动植物灯。一些较大的村镇还要举办盛大的灯会以及舞狮、舞龙(嬉龙烛)、游神等活动,称作“闹元宵”。

  在徽州岩寺,广惠祠每年元宵节都要举办灯会,由下六管、中六管和上六管(“管”相当于现在的村民组,旧时岩寺分为十八管)轮流主办。岩寺灯会场景十分壮观,有“灯市”之誉,在徽州相当有名气。明代岩寺人、状元唐皋有“六街灯火无双镇,十里笙歌第一桥”的联语盛赞之。各管制作的花灯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主要有荫山的梅朵灯、韭菜园的白菜灯、牛市坦的蟠桃灯、后街的刀板灯、正街的凤灯和狮子灯。沿街悬挂的彩灯更是花样繁多,有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丹凤朝阳、八仙过海、骏马轻骑等。节前一日,主办方还要从茆田庙迎来汪越国公神像,供奉于广惠祠内,并张灯五夜,演戏酬神,热闹非凡。《歙风俗礼教考》载:“元宵并前后三日为灯节,村落游烛龙于社,为汪越国寿,竹马秧歌,亦以队从。”

  潜口元宵日白天舞狮,晚上嬉“痘王烛”(又称“梅花烛”)。嬉龙烛时,前有锣鼓、火篮开道,后跟唢呐、细锣鼓、菩萨轿等,“火龙”在中间上下左右盘舞,场面十分热闹。岩寺、潜口等地还举办唱灯棚(即清唱,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俗称“文武场”)、猜灯谜等活动,以增添节日气氛。最有趣的当属呈坎村的“挤馒头”了。元宵日清晨,前、后罗氏宗族分别将长春社、永兴社的神像用神轿抬到罗氏世祠和罗氏文献家庙内的享堂,随后就将祠堂大门关上大半,留下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然后在喧天的鼓乐声中,全宗族男女老幼各执乐器一件,拼命地往祠堂大门里挤,挤进祠堂者,发给面粉制作的寿桃一双(每个约半斤),俗称“挤馒头”。活动时,祠堂内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天晚上,村中还要举行盛大的灯会、舞龙灯、游神活动。游神队伍要游遍全村主要街道,凡路过当年娶了媳妇或生了儿子的人家门前,神轿要停下来,新媳妇将管轿人员点燃的一双红蜡烛接进闺房,然后赠送抬轿人一个红包;生儿子的人家,除了赠送神轿红蜡烛三十四支外,还要设便宴招待抬轿人和宗族成员,并赠送鸡蛋和红包。游神活动直至下半夜结束,最后将神像抬回社屋内。在徽州各地,元宵节的灯会活动不只限于正月十五这一天。西溪南自十三夜起至十六夜止,仁德社内昼夜放烛、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叫做“满池兆”的灯具,“其架篾制,广约三尺,单层,圆形,八棱,沿糊白色剷空花纸,架下悬灯二十八盏,皆水族物,如鱼虾、螺蛤、鸳鸯、莲花、莲实等类”。

  元宵节前一日晚上十一点和元宵日傍晚,仁德社和老屋祠分别举行隆重的“发灯”仪式,凡吴氏宗族的新婚夫妇, 均要邀请几位有德有福的族人一同前往社内领灯一盏,“以兆多男”。 陪同领灯的还有护灯的、提堂灯照明的、沿途燃放爆竹的,“当吾族盛时,每岁数十户领灯……每户请四五人,统计之约二三百人之众。 虽在深夜,亦极一时之盛”(《丰南志》)。 为防止冒领,发灯前几天,社中司箓要预送灯牌,发灯时“见牌发灯”。元宵夜,万人空巷,游人如织,笙歌阵阵,火树银花。 可以说,元宵节是徽州人的狂欢节,也把整个春节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推上了最高潮。元宵日的早上或上午, 家家户户还要“接灶神”。 与 “送灶神”相比,“接灶神”的仪式要简单得多, 只要换上新灶灯, 在神龛的上方和两侧贴上新的横额和联对,替灶神塑像换上新的灶司衣,然后奉上寿桃、元宝等供品,燃香祭拜后就算完事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徽州元宵节  徽州  徽州词条  元宵节  元宵节词条  徽州元宵节词条  
茶文化茶具

 木鱼石茶具的工效

经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等单位鉴定表明,木鱼石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如锶、硒、锌、偏硅酸、铜、钴、锗等。经大量的木鱼石浸水实验...(展开)

茶文化茶文化

 细说茶之贬称”水厄”

茶事开始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流传之后,茶人们对茶赞赏有加。一直到东晋初年,茶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贬评,被称之为“水厄”。这一贬称的由来,在《世说新语》里有所...(展开)

茶文化中元节

 花样女鬼

 传统概念中,鬼阴冷可怕,向人索命追魂,女鬼则作祟世间男子,让他们丧命。  世人怕鬼,是人之常情,是小说常规。《小谢》、《聂小倩》、《伍秋月》却用三个同树不同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