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是中国红茶鼻祖,也是世界红茶始祖。始创于17世纪初期,发祥于福建崇安桐木关(今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村),是由民间药用发展而来,初名不显,是福建省特产,它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星村桐木,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邵武、光泽、政和、坦洋、东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仿照小种制法的小种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有的将低级红茶烟制成小种工夫,称烟小种亦称假小种。

  “小种”茶名,见于陆廷灿《续茶经》“(武夷茶)其最佳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为名,每株不过数两”。董天工《武夷山志》中亦有小种记载“(武夷茶)有小种、花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这是红茶的前身松萝茶。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说:“茶由名岩采摘焙制,远近买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所。

  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当地将这种江西乌假冒为乌茶和松萝茶,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小种红茶出现的时期,史料不常见。五口通商福州辟为通商口岸,“由海运招商赴崇运茶至省,听洋商贩运出口”,闽江支流(建溪)各县借助交通便利的条件,大力发展武夷茶,生产区域大大扩展,茶类的制作就出现了红茶、青茶的制法。外商来华抢购茶叶,闽省红茶的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应运而生。

  《中国茶经》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咸同年间(1851-1874),闽北时局动荡不安。有一支太平天国军队从江西越岭过桐木关人闽,途经星村,住宿茶厂。适逢茶厂进了一批茶普,无法及时烘焙制茶,军队又在茶w间堆积的茶袋上铺盖睡觉。第二天军队开拔,所存茶因为积压发酵变成了黑色,并产生了特殊的气味。厂主心急如焚,在睡袋上发现几小袋草药,似是桐木百姓为这批军队治病的茶,它是桐木山农家所制三红药茶。其味正似这批发酵茶的样子,立即请桐木茶厂周姓师傅来星村,赶紧用小种茶制法,锅炒和松柴焙干,稍加筛剔,以星村小种标名装箱运往福州,托洋行试销。不料这种特殊香味的小种茶,引起外商的兴趣,立即被收购运往国外,洋商获利不少,赢得福州口岸外商的青睐,于是外商年年订购,从此小种红茶风靡一时。说明此前早有正山小种的制作方法,先红后青,否则那批茶着不就坏了。1850年左右,工夫红茶生产集中在星村、曹挡、桐木一带,制红茶厂约有二三百家,年产量约五六千担。

  至于人工小种有坦洋小种、政和小种、邵武小种、古田小种、东北岭小种等,现人工小种市场已被淘汰,惟正山小种历百年不衰,在市场独树一帜,故正山小种又称“星村小种”,以区别于武夷山区以外所产的小种。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有桂圆味,加人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备受欧洲特别英国皇室青睐。19世纪70年代远销欧美各国,年产两万多担,后因战事影响,产量逐减,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20世纪一50年代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目前年产两万担左右,正山小种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国内外消费市场。

  日本红茶泡饮专家高野健次,对武夷山正山小种是这样评价的:“拉普山(武夷山)小种红茶以福建省为大本营,茶叶呈黑色,叶片较大,只经过轻度的揉捻,气味乍闻之下近似征露丸(日本一种茶名),实际上这个味道是用松木当燃料去烘干茶叶时所得到的熏香,而在烘干后再次进行干燥,就完成了所谓拉普山小种的制作。当您在自行调制时,可以在印度或是锡兰茶里面加人少许的拉普山小种,您就能享受到它独特的气味。”

  《中国茶经·小种红茶》中指出:“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所称‘白毫小种’、‘小种’,乃当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红茶的品级花色名称,与闽茶之小种红茶乃风马牛不相及。”

  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先有武夷(红茶)、绿茶(贡熙),18世纪以后,开始对茶类有明确认识,正式以红茶命名。1784年在马萨诸塞州钮伯科港所印的传单上有如下文字:“本店新到上等贡熙、小种及武夷茶,品质极优。”此时随着红茶的出现,国际市场上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世界三大茶类,已货色齐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种红茶  红茶  红茶词条  小种红茶词条  
茶文化茶道

 普洱茶茶底之辨

茶底,或称叶底,指干茶叶充分冲泡开后的茶叶。由鲜叶制成的干毛茶,颜色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不是很专业的人士很难从干毛茶辨别出茶叶的好坏。茶底对鲜叶有基本还原,对颜...(展开)

茶文化茶文化

 宋茶才是巅峰体验

做茶的第一难题谈宋茶还是有犹豫的,因为宋茶骨髓里是贵族的东西。对于我这种被佛教道家洗脑的人,贵族的玩法不是不好,是太麻烦,太累。但是看这个时代很多人用很粗糙的体...(展开)

茶文化茶道

 茶道茶艺茶文化

一)茶艺与茶文化"文化"的定义莫衷一是,因而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理解。与茶艺一样,笔者对于茶文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