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静:修习中国茶道的不二法门

中国茶道是以茶修身养性、澡雪精神、追寻自我、愉悦身心之道。静是修习中国茶道的不二法门。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老子、庄子所说的都是“虚静观复法”,其大意是致虚达到极点,守静达到纯笃,就能观察到芸芸万物在茁壮成长之后各自复归于他们的根柢。复归根柢叫做静,静就是复原生命。圣人之心虚静之极,所以可以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出天地万物和自然规律。老子、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洞察自然,反观自我,明心见性,体悟大道的无上妙法

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的影响极其深远。历代儒家文士都把“静”视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基础。陶渊明追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王维宣称“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白居易的座右铭是“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苏东坡对静的论述更加独到而深刻,他认为:“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都是在静中证道悟道,在静中明心见性,同时也是在静中去寻求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尊。

道家、儒家主静,佛家更主静。我们常说“茶禅一味”。禅直译成汉语就是“静虑”之意,即指专心一意,沉思冥想,排除一切干扰,以静虑的方式去领悟佛法真谛。佛教还把“戒定慧”三学作为修持的基础: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定即是静,足见静是佛教修成正果,达到大彻大悟的不二法门。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后在少林寺面壁9年,是示现静虑的典范。近代高僧弘一大师对于什么是虚静有精辟的解释,他说:“心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意思是心灵不受外物干扰叫做静,心灵不被名利欲望充斥叫做虚,这个解释既合佛理也合茶道

从上述可见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隐者,还是高僧大儒,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修习茶道的必由之路。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静可体道入微。可以这样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修无妙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静:修习中国茶道的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词条  修习  修习词条  茶道  茶道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茶文化茶道

 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居住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的侗族、瑶族和这一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他们世代相处,十分好客,相互之间虽习俗有别,但却都喜欢喝油茶。因此,凡在喜庆佳节,或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