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六品茶道:行于茶(上)

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万方茶。那是人生的极致境界!

喝过绿茶、红茶、黑茶和花茶的极品,喝过茶叶、茶砖、茶饼、奶茶和酥油茶的佳品,要说一路喝出的精彩纷呈,那当属茶马古道的福泽。

把调查改革开放的民族影响,与茶马古道相关联,那是我历史学的功底与设计;茶马古道的重新发掘者,大概我们也算得上先驱的一行。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恐怕还没有哪一条道路,能够象茶马古道那样,横贯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印度次大陆四大地形区的千山万水,穿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和雪域高原极寒区四大气候带的旖丽风光,跨过20多条大型山脉和世界屋脊、30多条大型江河的万千气象,串联起境内境外沿途50多个民族丰姿万千的迷人风情。

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西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崇山峻岭之间,绵延着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落差最大,路况最为险峻、实用历史最为久远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

那是一条承载了千年历史兴衰,承载了千年来汉藏民族和中外文明交往,因现代交通而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古道。

茶马古道,千百年来,铺撒着那么多壮美和绚丽,负荷着那么多险峻和艰辛,承载着那么多期望和风情,沟通着那么多民族和文明的交往。

茶马古道,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因互市在历史上形成的三条驿道:一在青藏线,因唐蕃古道变迁而废,二在滇西北至藏东南,三在川西至藏东南,三者至此合而为一,越喜马拉雅山,出境到尼泊尔、印度等地,于今印度加尔各答,商旅以茶叶、丝绸为利器,大量行销欧亚,使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

唐蕃道烽火尘埃中已烟消云散,惟川藏线觅历史风云,滇藏线看风光风情。对学历史的我,走过的是川藏线,心寄的是滇藏线。

川藏线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打箭炉(今康定)、巴塘到昌都左贡,至拉萨,再至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印度等地。到印度加尔各答的茶叶,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

雅安是川藏古道起点,古称雅州,是自古以来内地沟通西藏、云南和攀西地区的交通咽喉,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

早就听说雅安三大雅:“雅雨,雅鱼,雅女”;早就听说雅安是茶的故乡,茶祖吴理真植茶和香火之地;早就听说四川出美女,雅女冠四川,云蒙极品茶,尽是美女采。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多雨多雾,出好茶,也出美女。

世人都晓三绝好,唯有端详说不了。却看我来描特色,心动神迷受不了。

雅安有三绝:雅雨、雅鱼、雅女。雅雨:轻、柔、绵;雅鱼:嫩、鲜、爽;雅女:白、嫩、粉。

( 白、嫩、粉、鲜、纯的雅女)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多雨多雾,出好茶,也出美女。

于好茶如我辈者,飨雅鱼,赏雅女,但更紧要的是品雅茶。

(天盖寺茶神殿)蒙顶山为蜀茶发源地。上得蒙顶山,先拜天盖寺,那里供奉的茶神,一是“茶祖”吴理真,二是“茶圣”陆羽。为“茶祖”和“茶圣”燃一柱香火,奉一瓣心香,那是茶道中人念念于心的荣幸。

公元前53年,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遂于五峰之间,移植种下七株茶树,至今仍被视作茶中极品。清《名山县志》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吴理真开中国植茶史,被后人尊为“茶祖”。

白居易有诗为证:“语里闻知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宋代文彦博盛赞说:“旧谱最称蒙山味,露芽云液胜醒醐”。茶圣陆羽诗曰:“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 白、嫩、粉、鲜、纯的雅女)因人缘际会,有幸饮得美丽“雅女”,为我精心烹制的天盖寺“茶祖”茶,其香气清雅持久,滋味醇厚鲜爽,色泽碧绿光润,令人齿颊留香诗兴起,醇和回甘到如今!那是我得以傲视茶友群雄、意遂茶道极境的因缘。

雅安是川藏古道发源地,历代茶马互市之重镇。在雅安名山,还保留了中国惟一现存的“茶马司”,那是我心向神往的真迹。

茶马互市源于唐朝,至宋代制度化。藏民需茶,汉地求马。宋朝和北方辽、金、西夏争战不断,急需战马,而藏区对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朝廷实行“以茶治边”政策,先后在兰州、成都、雅安、汉源设立茶马互市,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茶叶成为结交并控制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李杞入蜀置“买马司”,在各路设置官茶场。

南宋“关陕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转移到西南的四川五场、甘肃三场。

明太祖为加强与西藏各部关系,缩短运距,方便茶运,命四川官府劈山开道,开辟了自碉门(雅安天全),经昂州(岩州,今泸定岚安镇),逾大渡河至长河西(康定)的茶道,并于昂州设卫,驻军保护茶道畅通。成化六年(公元1476),又规定乌思藏、朵甘思各部朝贡必须从“四川路”来京。四川形成黎(今雅安汉源)、雅(今雅安雨城区)、碉门(今雅安天全)、岩州、松潘五大茶市口岸,雅州即占其四,交易规模居全国之首,为茶马互市主要贸易区。

(嫩、鲜、爽的雅鱼)名山茶马司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属成都府路统领,承担以茶易马公务。鼎盛时达“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50公斤)之多,占官方统筹茶总数的一半以上。

茶马司接待茶马贸易通商队伍,有时高达日两千余人。站在“茶马司”门前,想象当年名山繁盛时万商云集,骡马如潮;“茶马司”门庭若市,各地茶马商,为领执交易,队伍常常排到十几里外,茶马商们往往以银子打点官员,以免主管官员刁难的情况,能不令人顿生对古往今来官僚垄断无孔不入,敲骨吸髓的腐败之风千古不绝,祸国殃民顽症痼疾何时得灭的兴亡之叹!

马帮出雅安,荥经至汉源一带,沿途都有脚店(宿骡马)和客店(宿背子)。清代,在大路上设置烹坝、沈村两驿站,每隔十里设“铺”,以通邮传。

大渡河是川茶进藏的第一道天险。当年,客商靠藤萝竹编“溜索悬渡”和几处渡口渡河。

公元1700年,打箭炉驻地营官昌侧集烈叛乱,康熙派兵平叛。1704年3月,四川巡抚能泰奏:“泸河三渡口,高崖峡峙,一水中流,雷犇矢急,不可施舟楫”,拟距化林营八十余里坦平处,“仿铁索桥规制建桥,以便行旅”。得到康熙认可:“朕嘉其意,诏从所请,于是鸠工构造。”

仅用了一年多,建成铁索桥。康熙欣然命笔“泸定桥”,意叛乱已平,泸河各族,可安定也!

铁索桥便利了来往行商,多数骡马和茶背都走沪定桥一线。

沪定桥更因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和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两大事件而名动青史。

1857年5月,太平天国再次内讧。翼王石达开率十几万精锐之师离南京出走,数年间转战东南、西南各省。1863年5月,石达开率部由滇入川,欲开拓四川。部队抵达安顺场,其十四王妃生子,遂放假三日庆贺。而四川总督骆秉章调兵遣将,完成拦截合围。上游暴雨河水陡涨,大渡河瞬间成天堑。石军匆忙组织木船、竹筏强行登渡,遭清军重炮轰击,数千将士无一生还。又强攻松林河,欲北上夺取泸定桥,河上索桥早被松林土司斩断。石军披发衔刀作最后一搏,遭清军炮火打击,人筏俱焚。最后,石达开自投清军大营,以图保全数万将士;五位妻妾携两幼子投河,部属相率自溺者上万人。官军将翼王押至成都凌迟处死。南桠河畔,被围的太平军被砍头杀戮,血流成河。

泸定桥头笑翼王,血光龙子灭三军!

大渡河也是当年红军长征生死攸关的名胜。站在铁索桥上,我和同行的朋友们热烈讨论起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当年,红军西岸部队首先占领了桥西。枪林弹雨,烈火浓烟中, 22勇士冒着敌人炮火,攀桥栏,踏铁索,迅速攻占泸定桥,为后有追兵、前有阻挡的大部队打通求生的通道。

望着桥下滚滚的波涛,我放声高论:如果红军被强敌所阻,历史定当改写!必然性是对过去的历史线性的描述,而偶然性则是在巨大的社会事变中,鲜活地开辟自己的通道。

泸定桥前行三十多公里,就是地处大雪山的打箭炉。相传诸葛亮南征孟获,其将郭达在此安炉打箭,故名打箭炉。光绪年间设康定府,今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即设在康定。

(藏族姑娘的服饰)史学涵养,让人在旅途中更有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见景生情亲临感,那是太史公治学风范。

大清朝实行民族融和,放弃前朝对藏区茶叶限制。打箭炉故址前,我仿佛看到:为强化对藏贸易,通畅川藏大道,加强对西藏交流和控制,当年,康熙对着地图御笔一挥:“准行打箭炉市,番人市茶贸易”。

骡马无法适应青藏高原,西来的马帮,在打箭炉转运牦牛驮,或就地茶马贸易,打箭炉成为当时最大的贸易中转站交通枢纽。据史书记载,清乾隆年间,仅在打箭炉改包转口的南路边茶,每年超过1200万斤。

身临其境,你能够想象到当年的打箭炉,物积如山,商旅如云,人声鼎沸的场面。

打箭炉为汉藏过渡区,这里的藏民称康巴人,藏语“大地之子”之意,大多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传说是格萨尔王的后代。陪同的翻译,正是一位虔诚向佛、积善积德、开朗好爽的康巴汉子。

打箭炉的锅庄,把茶马古道的商旅文化,演绎到浪漫境界,也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浪漫情致。

锅庄,三个石头架在火塘支锅代灶,即“支锅之桩”。打箭炉原为荒蛮之地,商人来到这里,自搭帐蓬,支锅庄,烧水煮饭。在锅庄边喝茶饮酒,绕锅庄翩翩起舞,以派遣劳苦,成为世风。

(康巴锅庄舞)明中叶后,明正土司的大小管家在司职时,一些人先是以家招待,后是以家为店,接待客商。很快,打箭炉出现了由美丽大方、聪慧能干女主人操持的锅庄。在川藏古道口传里,锅庄又叫“阿佳卡巴”,即“住着美丽能干、能说会道女主人的地方”。锅庄渐渐集旅店、商栈、牙行、钱庄为一体,汉藏客商的交易,大多在锅庄进行。

在清代中叶汉藏贸易的鼎盛时期,康定城有48家锅庄。其中最大的包家锅庄,好年景,年交易额达80万大洋。

如今的锅庄,成为欢快自然、轻盈飘逸的藏族男女群舞。在当地人士安排下,我们一行人见识了锅庄的韵味,感悟到藏族兄弟姐妹的朴质和善的人性,和浪漫纯真的风情。

越野吉普开出几十公里,来到一个康巴人族聚的村庄。走进一家又一家雕梁画栋的藏式石木楼,我们看到的是富庶、美满、和乐、知足、感恩、热情和风情。

踏进村边木楼,热情美丽的女主人,和她那纯情美丽的妹妹们,让我们留住了脚步。

现实中的藏族姑娘,美丽、纯洁、善良、大方而热情。女主人是27岁的少妇,精明能干,魅力四射;4个16~24岁的妹妹,如花似画,青春含情。喝着端上的酥油茶,听着女主人用不大标准的四川汉话,讲述她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人民公社大锅饭,家家户户分到几十头牛羊。藏民以蓄牛羊为财富象征,经过这些年放牧,她家有牛50多头,羊300多只。跟以前比,日子好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惜运输困难,1头牛才卖300多元钱,1只羊才几十元。听说在成都,1头牛能卖上千呢!

我心算一下:她家牛羊总值3万多!在那个万元户稀罕的年代,我工资一月才70多;那差不多是我一辈子所得。一路调查走来,比她家富裕的有的是!难怪藏族兄弟要真心诚意“感谢党的政策好”了。

这酥油茶,越喝越有滋味!

康巴人,是一个优秀的种族,康巴少女,是美丽、魅力、动人的姑娘。大概是游牧民族财富随身的习俗吧,藏族姑娘的服饰,真让人大开眼界。缀着猫眼、红宝石和绿松石的长长项链,流光四溢;宽厚结实的银腰带,镶嵌着和阗玉、鸡血石、田黄石,千金难求,那是她们祖辈的留传,有幸逃过了“文革”劫难。尤其是美丽的三妹,项链垂胸、腰带束身的婀娜身姿从身边飘过,带来一阵阵淡淡的处女之香,令人神思睱往……茶美歌美人更美,佳茗须得美人炊!美丽的三妹,是茶马古道上,一道最美最靓的风景线!

红酥手,青稞酒,满面春色腰如柳。丰盛的饭前,姑娘动情地唱起请酒歌,未饮人先醉。

饮过久闻盛名的青稞酒,吃过姑娘们在燕语莺声中争先恐后备好的家宴,半熏半醉中,再饮姑娘茶。

按汉地风气,三妹把茶罐在火塘煨热,放进茶叶,沸水入罐,一股迷人的茶香,即刻在屋中飘升。丰隆如胆的鼻梁上,泛起细汗珠,丰美柔丽的脸蛋上,泛起红润色,丰嫩柔荑的一双手,端上香喷喷的姑娘茶,丰美如画的少女站在你对面,粉嘟嘟的红唇间,为你唱起清脆嘹亮、情动人心的请茶歌,情怯怯的大眼睛,为你泛起真情热辣、秋水丽色的知春曲,近眼玉峰三两尺,奉茶酥手万千情,四位姑娘随歌起舞,长袖飘飞。

斯情斯景,你能不未饮先醉,心乱神迷?你能不乐如神仙,今夕何年?你能不恨不生当巴蜀汉,香茶美女醉人间!

夜晚,屋外的坪坝,升起篝火。我们围坐在火堆边,少男少女们渐渐聚合而来,清纯激越的藏族歌声一起,不由得人即刻兴奋激动起来。男男女女,围着院坝火堆,跳起欢乐的锅庄舞。一首首天籁之声,在锅庄舞中响起;一圈圈激情洋溢的舞蹈后,我也渐入佳境。汗流浃背时,我出退圈外,和美丽的三姑娘唱起《康定情歌》。其乐几何,惟当事者知。

在艰险辛劳的川藏苦旅中,康定锅庄,成为我心中温馨无比的港湾。人当其中,真有乐在巴蜀,演绎一生的浪漫情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六品茶道:行于茶  品茶  品茶词条  六品茶道:行于茶词条  
茶文化茶具

 钧窑钧瓷的史料评价

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磁。”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展开)

茶文化茶具

 茶具使用常识

1、茶则的使用方法: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2、茶挟的使用方法: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展开)

茶文化茶具

 南宋官窑瓷的特点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描述官窑瓷器说:"官窑瓷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 紫口铁足"。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笺》里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