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花朝节与“赏红”

  花朝节又名“百花节”。相传此日是百花的生日,故称“花朝节”。节期说法不一,以二月十二说法居多。

  在花朝节,民间有“赏红”的习俗。这一天,闺中女郎都剪五色彩缯,贴在花枝上,称为赏红。据说,赏红习俗始于唐代武则天。

  武则天当上女皇后,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数十枝寒梅在雪中俏然竞放。武则天看到梅花在严冬盛开,突发奇想,遂写成一首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等晓风吹。”命令所有花卉都要在第二日清晨以前开放。第二天清晨,众花神欣然承旨,御花园中万紫千红,满园春色。武则天大喜,遂命令宫中仕女给这些花木挂上五色彩缯,有的还悬上金牌以示奖励。

  花朝节是人们外出游玩赏花的日子,宋代此风尤其盛行。吴自牧《梦梁录}中就记载了南宋首都临安花朝节人们游玩赏花的盛况:“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民间风俗,以春序为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都人皆往钱塘门外……玩赏奇花异树。”

  相传,牡丹为百花之王,所以争相观赏牡丹成为花朝节的盛事。花朝节这天,文人雅士纷纷聚会出游,观花饮酒,赋诗唱和。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说,每到花朝节,城中百姓,不论贵贱,都有插花习惯,即便是负债累累的人也不例外。每到花开时,官民出游成风,往往到古寺废弃的亭台楼榭之处,撑起幄帘,吹笙而歌,一直延续到花落时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的。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也是这种盛况的记载。花朝节时,幽人韵士赋诗唱和的习俗至清代仍然未衰。{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曹雪芹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花朝节的风俗装点在大观园中芒种节这一天:“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种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办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绸锦纱罗叠成旌尾执事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上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嫉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这里所说虽是芒种节,干的却是花朝节里才有的事,这是曹雪芹“荒唐言”的表现之一。由这里也可看出清代花朝盛事的一魔。

  古时还有花朝节之际广栽花草树木的习俗,这一优良传统在现今的公历三月十二日植树节中得以继承发扬了。

  [评析]  《尚书·虞典)中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神人以和。就是花朝节的本质所在……和谐。不仅仅是一种审美髑穗或审美关系,而且它作为表征宇宙万物或整体要素之间的。关系。或存在。样态。的范踌,同时涵盖了关于对象世界的一般理解与规定,形成了一种以求。和。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模式。和谐思维观念的萌发及对和谐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相应的祭祀活动都是以原始宗教的形式,表达希望自然界风调雨顺,维持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和谐的要求。人们面对象征美丽与青春的鲜花,通过对众花神的祭祀,与众花神和谐于一体,以求获得鲜花的特性。因此,花朝节正是这种和谐思维模式的反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花朝节与“赏红”  花朝节  花朝节词条  花朝节与“赏红”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元明代茶史概述

到了元代,茶叶又返璞归真,追求简约。与宋代茶书兴盛的状况相反,元代茶业著作却迅速地滑到了谷底。经过千曲百折,明代茶集的编撰再度呈现辉煌,五十多部茶书相继问世,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