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广东醒狮闹新春

  春节期间,在广东城乡各地,都可听闻振奋人心的狮子鼓声。城里醒狮穿街走巷,贺岁临门;乡间广场群狮聚会,比试技艺,拜大哥,论宗门。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佛山南海一带,相当热闹。至今狮头制作的两大流派中,就有佛山狮与鹤山狮两大类,其中又以佛山狮最著名,关于舞醒狮的起源,佛山有一个传说:

  相传明代初年,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角怪兽,整天“连连”怪叫,故称“连兽”。这头连兽非常凶猛,眼大日阔,每年春节前后就出来伤害人畜,糟蹋庄稼,人们不堪其苦,但又以为是神兽,不敢射杀它。后来有人想出了一条妙计:用竹蔑扎成许多独角兽头,类似连兽的模样,涂上斑斓的色彩,埋伏在田野。里,约定当连兽出现时,鸣金为号,一起冲出,驱赶怪兽。同时,他们还把一只怪兽头供奉在庙里,烧香礼拜。

  一天夜里,连兽来了,直奔。庙里,看守的小和尚吓得魂不附体,就用假兽头罩住自己,躲在。里边,身体还不断发抖。连兽看到一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东西,便上前来,两相对峙,小和尚抖得更厉害,把桌面的一面铜锣振落地下。"咣啷”一声响,连兽吓得回头就跑。小和尚趁机大声叫喊:“连兽来了!连兽来了!”一边敲响铜锣。顿时金鼓齐鸣,埋伏在田间的假兽一齐冲出,连兽碎不及防,逃之天夭,从此再没有出现。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逢春节便舞狮庆贺,预报吉祥。后来凡有喜庆,也都舞狮,欢庆一番,直到今天。

  如今,珠江一只角洲一带城乡,每逢喜庆典礼,都要舞醒狮春节期间,瑞狮临门,讨喜采青,各乡镇狮子队还互相拜访,共叙友情,不时还举办舞狮比赛。大厦落成、大桥通车、商店开业剪彩,都可听到那振奋人心的狮子鼓声,看到那五彩斑谰的醒狮的雄姿。狮子舞后,还有精彩的武术表演。这项活动,融舞蹈、武术、体育、音乐于一体,热烈奔放,深受群众欢迎。

  醒狮的艺术造型与北方狮完全不同。北方狮四脚着地,活像真狮;醒狮只有狮头,舞者两脚着地,狮身以一块狮被做成,盖着狮尾的另一名演员。北方狮讲究形似,醒狮讲究神似,它运用夸张的手法,扎作一个阔口大眼,神气十足的狮头,形象多姿多彩。有黑色的张飞面,红色的关公面,还有老虎面、二花面等。单就设色而言,醒狮又有七彩狮和黑白狮两种。七彩狮是“狮母”,色彩艳丽,白眉红须;黑白狮是“狮王”,青鼻铁角牙刷须,挂满绒球,贴满铜镜,光彩照人。按照行规,在耍舞过程中,黑白、七彩两狮相遇,七彩狮要主动让路,向狮王致礼。鹤王狮俗称“蛤母嘴”,嘴扁阔,角短,形体略小于佛山狮,耍舞规程则基本相同。

  醒狮舞的表演,分为单狮、群狮和迎宾狮三类。单狮表演有一套程式,群狮还有表演技巧和默契,传统群狮为五头。分青、黄、赤、白、黑五色,代表木、土、火、金、水五行。迎宾狮实际也是群狮,不过规模更大,动作、锣鼓方面也有些特别的要求,以50头狮为一方阵。

  单狮表演的套路大致是这样:表演开始,“睡佛”

  (俗称“大头佛”)从庙。里出来,揉着惺松的睡眼,伸个懒腰,然后上山采灵芝,引出一头狮子,顿时锣鼓喧天,激越振奋,狮子随着鼓点起舞,时而左右盼顾,时而引颈独立,俯仰跳跃,表演“狮子出洞”、“窥测方向”、“高台饮水”、“欢天喜地”、“过天桥”、“跨三山”等动作,摇头摆尾,喜怒哀乐,很富感情色彩。

  这样一番表演之后,睡佛不断以手中的“青”(代表灵芝草)逗引狮子,狮子抢夺到手后吃下,不久便醉倒在地,称为“醉青”。这时,睡佛得意地在狮子身上为所欲为,做些滑稽的小动作逗引观众发笑。顿时狮子醒来,更加威猛,昂首跳跃,踩着五彩云路走下凡尘,俗称“落蛔”,最后由拳师“打狮”、“收狮”。

  接着就是武术表演,刀、叉、棍、棒,样样齐备,但表演多少,则看红包是否丰厚而定。

  红包藏在青枝绿叶的树叶或生菜之中,高悬于门楼之上,称为“高青”;放在乱石堆成的障碍之中,称为“蟹青”;置于绿水环绕之中,叫做“水青”。红包越是丰厚,采取越是艰难。特别是高青,有时要搭三、四层人梯才能采到;蟹青也不容易采摘,舞狮者要越过乱石障碍,到蟹背上去采青。这本身就要有一很高的技艺,采青技艺的高低,往往亦反映出一个狮子队的水平。广府地区不论城乡,均有狮子会组织,有的乡镇还有几个醒狮队,平时教习武艺,培养后生,使醒狮技术后继有人,成为具有南国特色的民间游艺,并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很受群众欢迎。

  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桩狮更是技艺超群,要在3米多高,相距3米多的桩柱上跳跃耍舞,惊险绝伦,其中遂溪文车醒狮队曾应邀到北京为奥运会表演,南海大沥醒狮队曾多次在国际大赛中称雄,获世界狮王称号,番禺沙坑醒狮队在巴黎夺金,应邀到全国文代会表演,胡锦涛主席亲自为之点眼,享誉全球。

  每年正月十四日,各路狮艺精英会集南海大沥,共庆新春,竞技献艺,最多时达480头,场面十分热烈,围观人群多达十万之众。南海是醒狮的故乡,狮头造型和表演风格都与北方狮迥然不同。此俗传说起源于明代初年,明末清初佛山己有专门扎作狮头的作坊……醒狮队由各村社组成,每队十几至几十人不等。出队时衣饰要整齐划一,队员一律着短打行装,腰束彩带,手持刀叉棍棒,随同锣鼓手跟在狮子后面。

  狮子分前后两截,前者举狮头,后者弓腰盖于狮被之下,可视为狮身和狮尾,表演技术主要看狮头。

  表演开始,“引狮郎”头戴笑容可掬的面具,一边与观众逗乐。狮子下山表演落洞、吃青、醉青、醒青、雄狮攀崖、狮子滚球、七星连环桩、狮子上楼台、采青等套路,单是采青,就有高台青、莲花青、龙门青、桥底青、太子青、独木盆青、钢丝青等分别。狮子青由主事单位或主家用一把绿色的树叶、菜叶等扎作,内有红包,有的还附有橘子、袖子等,以示吉利和搞赏。狮子采青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红包越丰厚,挂得越高,越难彩。采者必须举着狮头,踏着人梯或钢丝,表演一番后才能把青采下。采青之后进行武术表演,主家贺以响炮,尽兴后方拜别而去。

  醒狮会上,各路雄狮云集,沿街起舞,有的逐户采青,有的在路旁的高台上献技,从朝到晚,满城狮子,好不热闹。从早上开始,各路人马先后到来,先自由表演,然后集中比赛,从五个方面评分:开势收桩占10分,套路编排25分,动作难度预约完成30分,形意15分,节奏配合20分,共100分,得分高者为优胜。还以各单项高难动作评出十名优胜者,由大会发给奖品锦旗和金猪(烧猪)等。得胜者在醒狮界享有盛誉,回到村中自然要庆贺一番。此俗于今盛行。

  还有天河珠村的“雄狮拜大哥”,亦为狮界传为美谈。每年正月初四,周边东莞、深圳、番禺、黄埔、海珠等地的古村落醒狮队,都要到珠村祠堂来拜年,认祖归宗,化解矛盾,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传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且后继有人,少年舞者年仅9岁。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广东醒狮闹新春  醒狮  醒狮词条  广东  广东词条  新春  新春词条  广东醒狮闹新春词条  
茶文化茶道

 英德问茶

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德城乡处处飘溢茶香,仅市区内就有茶庄、...(展开)

茶文化关于节日的作文

 秋分的作文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变换,寒暑交替,是因为天地间有着阴阳二气。《黄帝内经》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