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知识变现的“长尾效应”:我们是否意识到了...

前面我们提到过以下几种效应

“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

讲的是财富和知识,开始的时候增长很慢,几乎是不增长,但过了某个关键点后,增长迅速,几乎是直线增长的效果。

这个离不开持续的坚持和时间的积累。

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线效应

没有人能够抄底,也没人能够准确预测到底部。

对于普通投资者,唯一正确的策略是:选好标的,坚持定投,开始的时候可能会亏损,但没有关系。

坚持定投,成本会不断被拉低。等过了盈亏点后,以后就都是收益了。

因为在这个时候,成本已经被拉低,所以收益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二八原则

20%的投入会创造80%的收入,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重点客户,20%的营业员创造了80%的收入等。

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情,不要面面俱到,要有重点,这样效果更佳。

今天我们来介绍另一个重要的效应

“长尾效应”。

我们先看下“长尾曲线”的特点。

它是这么一条曲线,突起的部分在最开始部分,越往后面越平滑,值越低。

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这条曲线,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的需求集中在头部,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流行或效果最好的阶段,而尾部的需求几乎是零散的、少量的。

这种少量的需求会一直存在,只是不多而已。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曲线上画出一条长长的”尾巴“,所以我们称其为”长尾曲线“。

“长尾曲线”有一个对应的“长尾效应”。就是:

虽然尾部的需求量很小,但有了足够的时间积累后,它的规模也是很大的,大到让我们惊讶。

这个数量累加后,很有可能会超过头部数量最大区间的数量。

这就是长尾效应的精髓,尾部非流行市场的累加有可能超越流行市场本身。

比如图书销售领域,畅销书往往在出版后的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是销量最火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销量会越来越低,但还是有人在买。即使好几年、十几年之后,还是有人在购买。通过对历年销售数据的统计,会明显地发现这个效应

在互联网时间,长尾效应更是如鱼得水,也对大家深信不疑的二八理论提出了挑战。

原来以为的20%的品牌或品种占据了80%的市场。

现在发现,在互联网领域,剩下的80%的品牌或品种,不只占了20%的市场,甚至会到50%。

因为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有以下特点:

营销活动受时空限制极少;

网上销售更多来自于消费者的需求购买而非销售商的促销;

网上促销活动可以更多样化、更个性化,通过做得更细满足更个性化的需求。

谷歌通过给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自助式的、廉价的广告服务,而这是那些广告商都不屑一顾的,取得了飞速发展;

亚马逊则更典型,一小部分畅销书占了它的总销量的一半左右,而另一半的销量则来自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销量很小的非畅销书。

它们是长尾效应的典型案例,而这个长尾到底有多长,谁都不知道。可见它的市场有多大。

小生意集合后可以成为一个“巨无霸”大市场。

同样,长尾效应也可以用于我们的自媒体内容创作中。

大家知道,我们写的文章在刚发布的那一段时间内,访问量、关注量、转发量都是最大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访问者会越来越少,也会是一条典型的长尾曲线

这也启示我们:

坚持好的创作,坚持定期创作。当我们创作的文章有了一定量后,有了足够的时间积累后,我们以往创作的文章的长尾效应,也会形成很不错的访问规模。

因为自媒体时代满足的是千人千面,是广大读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在海量的读者群里,总有中意你文章的读者,也就是说,总会有访问量存在,只是可能少而已。

这个时候,不仅有个人品牌的积累带来的访问量,还有长尾效应形成的访问量。这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也能帮助我们摆正好态度:

不应该急躁,每天要求自已写多少篇文章,以达到某个数量级的阅读量。

而是要坚持学习和输入,然后尽量以更高的质量输出,效果同样会让我们满意和惊喜。

这时,反而多了一颗平常心,能够理性思考,提高输出质量,避免走错方向。

我想这也是对于我们在写作时的一项认知的提升吧。

认识的高度能够决定思维的宽度和行动的力度。

本文为时间煮酒慰风尘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文章出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变现  变现词条  效应  效应词条  意识  意识词条  是否  是否词条  知识  知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