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统摄思维的特点与例子

统摄思维的特点与例子

统摄思维的过程,就是用一个概念取代若干个概念的过程。它是把已被证实的思维内容概括到高度抽象的概念中去,通过概括手段来把握事物全貌,统摄思维活动的全过程。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就能避免在前人的老路上重复,站在人类以往思维成果之上,高瞻远瞩,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开展新的思维创造过程。统摄思维的产物带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简单性和综合性。

即使是对某个概括力极强的概念的“选择”,也绝不像从筐子里选苹果那样简单。“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括事物全貌的统摄思维过程。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有极强的统摄思维能力。在他谈到他的读书方法时曾经说过:“在对书本中的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了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抓住贯穿全书的精神实质。我常常把这种读书过程叫做‘从厚到薄’的过程。”

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简单性”的标准,他指出:“实际上,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性’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他甚至说,科学理论的“进化是循着不断增加‘逻辑基础简单化’的方向前进的。”

概念和它们的关系用符号来标识,是统摄思维“简单性”的重要体现。在中世纪前期,欧洲人要读到大学毕业才能学会除法。实际上,当时的大学并不是都能教这种“深奥的学问”的。为了学习除法,人们必须到意大利去留学。当时,这个国家的数学家在除法上算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所用的还是罗马数字,而且避免用零(因为他们还不懂得零的意思)。在那时,只有绝顶聪明的人,经过毕生努力才能完成百万位数的除法。自从引入阿拉伯数字(当然还包括十进位计数制)以后,数学就完全改观了。今天一个9岁的学生就能借助一套极其简单的算术规则做出百万位数、亿万位数的除法。

科学家们预言,今天只有屈指可数的专家才能通晓的现代数学中那些最艰深的部分,要是人们能够找到一种使这些材料组织化和符号化的恰当的形式的话,到21世纪完全有可能被列入中学课程。

统摄思维不仅对科技创造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组织管理社会活动的各级领导人才,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管理社会活动,其复杂程度也是人所共知的。在创造性领导活动中,统摄思维方法几乎可以运用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所有重要的方面。例如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搞活”和“一国两制”的国策,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阐明了我国目前的政策和当前,现代科学技术“雪崩式增长”,呈现出“知识爆炸”的局面。它一方面显示出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对现有知识进行综合概念化提高,将有导致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延缓的可能。我们不仅要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必须运用统摄思维能力,对知识进行综合、提高、浓缩、概括、深化,产生新的综合信息。只要人们掌握了统摄思维能力,运用越来越抽象的概念,就能不断地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统摄思维的特点与例子  统摄  统摄词条  例子  例子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