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创新能力的经济学派与心理学派

围绕“创新”概念产生了经济学派和心理学派两个主要学术派别。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引入“创新”概念,并区分了创新(innovation)、创造(creation)和发明(invention)等。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创新”被进一步量化为外生的技术更替,“创新”是突破增长极限的唯一手段。罗默模型将“创新”定义为中间产品不断涌现的过程。阿罗模型则着眼于“干中学”,员工在本职岗位上的技能创新和实践创新,可改善工作效率,并对在生产中合作的员工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使得报酬递增成为可能。

心理学派侧重对“创新能力”研究。哈佛大学教授T.M.Amabile指出,传统的“创造力”研究集中在创造性过程。Wertheimer基于格式塔心理学,提出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于对问题重点及其内在联系的把握。Koestler认为将没有关联的两个“思维方阵”相联系可以产生新的洞见或发明。J.P.Guilford则认为“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性人群所共有的标志性能力。该研究使得学界的注意力从“创新”的过程转向了创造者的人格特征。此后,创新性产品的特征成为定义“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Amabile指出,产品是否有创新性,一是看对于要解决的任务而言它是否是新的、有用的、合理的、有价值的;二是待处理的任务应当是启发性的而非算法性的,即该任务无法通过按部就班的程序解决,必须创新性地解决。

经济学派侧重考虑“创新”的经济性,而心理学派则从创新过程、创新者人格、创新性产出特征等角度研究“创新”活动区别于一般活动的特征。综合上述观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其工作中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相对应的创造性产出,依赖其在学习期间创新型人格的养成和对创新性方法的应用,包括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新能力的经济学派与心理学派  学派  学派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经济  经济词条  
方式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开启你的右脑

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分别称为左脑和右脑。它们表面有一层约3毫米厚的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两半球在中间部位相接。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发现了人的左脑、右脑具有不同的...(展开)

方式结构化思维

 思维的格式化与体系化

不过多数人并不具备完整的结构化思考的能力,我们常常停留在感官化思维、平面思维或者线性思维之中,这使得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打造一种思维结构来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