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反者道之动: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哲学思想、寓意启示

如果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辩证法在于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平衡,那么,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辩证法则是重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前者,我们可以概括为“中庸”,后者则是“反者道之动”。前者,出于是对“道”的体认而升华的一种境界;后者则是对“道”的运行规律加以利用的阴谋和诡计。正因如此,儒家的“中庸”多用于修身,而道家的“反者道之动”,则多用于战场和官场的尔虞我诈。

所谓“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正是大道流行的体现。如果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的这种相互转化关系,也就是“得道”了。这估计也正是老子强调要装“弱”、装“柔”的原因。你没有看到吗?那些冒头的、冒尖的,也是最先完蛋的;只有那些守弱势的,那些与世无争的,反而是最安全的。那些争先恐后的,没有一个不失败;那些巧取豪夺的,没有一个不输光的。总而言之,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只有不争,别人才不可能争过你,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关于老子,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据说,当老子的老师病危的时候,老子去看望。他对老师说:“先生病的这么厉害,有没有什么遗训要告诉我呢?”老师说:“你不问我,我也要告诉你呢!他日即便成才为官,经过故乡时也要下车,过桥时也要小步向前,记住了吗?”老子说知道,这是尊重故土和敬重父老乡亲。老师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老师又张大嘴巴向学生示意,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我的牙齿在吗?”老子说不在。老师缓缓说道:“你知道吗,舌头还在,因为它柔弱,牙齿不在,那是因为它坚硬。天底下的事都是这个道理。”

估计这件事对老子的影响非常深远。正因如此,翻开《道德经》,我们不仅看到了“上善若水”“贵柔守雌”这样的论调,而且还会发现“无欲则刚”“柔弱胜刚强”这样的字眼。“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耶。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老子之所以对水情有独钟,那是因为水看似柔弱,实际上却是无坚不摧。所以说,弱不是真弱,而是以弱胜强;柔也不是真柔,而是以柔克刚;后也不是真的甘于落后,而是试图后来者居上。

由此不难看出,在老子这里,所谓的“居后”“守弱”“贵柔”,仅仅是一种迂回着前进的阴谋和手段,而不是真得安于柔顺和后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人活的时候总是柔弱的,死后则是僵尸一个。充满生机的草木柔得可以随风摇曳,死后却是难逃枯槁。原来,坚强只会导致死亡,柔弱才是生命的法则。“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那些总是向前冲的二百五,耍的仅仅是匹夫之勇,没有一个不丧命的。相反,那些躲在后面的,不逞英雄,不显山不露水的,反而活命了。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看来,他的这些策略和阴谋是不能给人看的,只能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否则,被人识破了,也就不管用了。

所以,后来的班固将老子的《道德经》说成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意思是说,《道德经》里的这些东西,都是那些大阴谋家、大野心家用于夺取天下的权术。确实,老子的《道德经》里面的确暗含着一种被班固称之为“君人南面之术”的东西。南宋的大哲学家朱熹更是直接把老子说成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老子心最毒”,正是朱熹对老子的评价。近代学人张舜徽先生也说,整本《道德经》,“不外一个装字”。你即使强,也要装不强,这叫谦虚;你不弱,也要装弱,这就策略;你在前面,也要装在后面,这叫做手腕。只不过,阴谋家的“装”叫“韬晦”,老百姓的“装”叫“装蒜”,统治者的装叫“礼贤下士”。但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都是“装孙子”。总之一句话,你只有“装孙子”,才能不成为“孙子”。

正因如此,老子的无为、守雌、贵柔、知足,不仅弱势群体受用,权势人物也是欢迎得很。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或一定就是强势。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哲学了。这叫“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词条  寓意  寓意词条  启示  启示词条  理解  理解词条  意思  意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