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佛教看心理治疗-从心理康复的角度谈身体扫描内观实践(三)

五、结说 

仅从理论上说,大家可能觉得身体扫描的技术并不很复杂,但实际上来访者遭遇挑战的时候,往往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心理疾病患者练习的时候会比正常人更加艰难。 

禅修的初期阶段,每个人都会本能地评判自己修得怎么样。初学者往往看到负面现象,因此陷入两难的境地。初学者要克服自我评判的问题,不断告诉自己:不管体验到什么都是对的,在内观中没有错误——只是如果加入了评判和抗拒,那就错了。 

修了一段时间的人,面临的是创伤和情结的爆发。这时候,指导者要让禅修者知道这是练习中的一个特定阶段,那些巨大的能量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心里埋藏的压抑的东西,它们

的浮现对增进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态度面对它。这时候如果得到专业的、技术性的指导,禅修者可能更容易突破这方面的问题。 

到了第三个阶段,练习者可能发生深刻的人格和生命模式的变化。 

真正的修行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这样的修行一旦完成,就会展开更幸福、更健康的人生! 

参考书目: 

1、《清净道论》,觉音尊者著 

2、《大念住经要义》,陈燕珠编述 

3、《内观》,美国William.Hart著 

4、《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美国Zindel.Segal等著 

5、《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美国Mark.Williams等著 

6、《辩证行为疗法》,美国Matthew Mckay等著 

现场讨论 

听众A:我尝试过正规的打坐修习内观,每次至少要坐半小时,我觉得很花费时间。现在的人往往都很忙,如果没有时间做正规的练习,能不能用日常生活中的练习代替正规的练习?效果是否一样? 

界文法师:只要修习,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的,关键是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实际上,生活中的空闲时间很多,就看我们如何运用。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中午休息的短暂时间、入睡前和刚睡醒的十分钟……都可以利用起来修内观。 

朱建军:在第二个练习阶段,创伤爆发的时候,有些人继续练习下去,问题就会解除。然而,是否也有些人真的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怎么辨别和处理这两种情况? 

界文法师:当来访者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指导者要仔细地检查他,问他具体是怎么修的,以及他怎么看待修行过程中的这些感受。禅修中最普遍的一个问题是出现禅修幻境,对这些幻境要仔细分辨,有些需要去体验,关于噩梦的部分则需要做一些“梦工作”,知道噩梦背后的东西,才能让创伤呈现出来,从而进行治疗。 

徐钧:关于朱建军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再说说我的看法。 

正念的修习方法本身是很好的。但是有些练习正念的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还迫使自己进行高强度的练习,本来没有强迫症的,反而出现了强迫症。有的人本来就有焦虑或强迫的潜质,经过一番不正确的练习,这些潜质被激发出来,于是这个人变得非常压抑。因为他缺乏前面讲座中讲的平等心、当下等等态度,也不知道或没办法使自己产生这样的态度,他只是拼命压制自己。说起来他好像是在禅修,其实他仍然深陷在固有的心理模式里边。 

我有一个想法:没有禅修基础的人刚开始进行正念练习时,最好不要强度太高。如果练习的强度很高,身边最好有咨询师保护着他。这种练习应当循序渐进,其中涉及安全性的问题。 

至于如何辨别两种不同的情况,我的经验是这样的:创伤爆发的人,如果适合继续练习下去,他的表现是愿意和指导者交流,也很容易交流,他的心态是开放的;而那些真正出现问题的人很偏执,难以沟通,倘若别人的观点跟他的不一致,他甚至会跟人家决裂。 

朱建军:那么,是不是事先要有个筛选过程?哪些人适合练习这种方法? 

徐钧:我觉得需要有个筛选过程。界文法师怎么看? 

界文法师:关于是否适合做内观禅修,密集禅修时是有一些相关规定的。禅师会询问参加者是否有特殊的心理疾患。比如严重的精神分裂者就不适于禅修。有些偏执的人也要特别小心。对于偏执的人,在禅修初级阶段小参的时候,禅师可以一对一地询问他、保护他。如果在初始阶段就让这样的人参加大班的练习,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初学者通常不是一开始就能掌握要领的。 

徐光兴:刚才的讲座中讲到三种能力——觉知、专注、领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念、定、慧。但这里面没有提到戒。我觉得戒很重要。刚才讲的哪些人适合修,哪些人不适合修,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仅用念恐怕是解决不了的,修行需要有戒。修习正念之前,能不能先进行一下诊断评估呢? 

宁铂:正念训练确实存在不确定因素。在传统的佛教修行体系中是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修习正念在佛教的修行中属于对名色观察的一部分,现在很多人把这一部分内容只是拿来做心理治疗。按照佛教的规矩,做正念练习之前,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教理的准备。包括对于五蕴、名色等基本知识的闻思和学习。用心理学来比喻,这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构造心理学”的内容。通过闻思,对于修习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将会出现哪些现象,就会大致有所了解,等到实修的时候,一旦出现幻觉或者爆发不良情绪,这些知识已经使人预先有了心理准备。 

第二方面是戒行的准备。佛教的戒行训练,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削弱那些我们能够观察到的烦恼,戒行可以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格基本得到净化。经过这样的

训练,人格中比较大的偏差已经扭转,不至于出现太严重的问题,而且修行者万一在禅修中情感爆发,也能够很快调整过来。 

现在社会上把正念用于心理治疗,不是在佛教传统的自修自度的环境当中了。我们把正念的方法移出来运用,确实需要注意: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前提条件是否已经满足? 

如今有些人来做身体扫描的时候,对于名色的分别并不很清楚,对于扫描过程中生理心理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也不太清楚,这是禅修的标准降低了。在这种标准降低的情况下,可以由禅修指导者的经验来做部分的弥补。所以在禅修营里出现问题时,禅修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这些老师本身需要既有禅修的实际经验又有名色分别的经验。南传上座部的禅修营里有一个传统:禅修者尽可能每天都和禅师沟通,随时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个替代方案,但是毕竟没有传统的佛教方案那么安全。 

禅修导师的作用,除了处理禅修过程中出现的境界或情感发动,还承担着一种责任,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人认识身心的现象。这样一来,练习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修习,对于名色的认识就有很大增强,这可以在部分程度上弥补他以前没有学过教理的缺陷。 

另外,如果在禅修中出现情绪方面的较大变化,通常是由于人格方面原本存在一定缺陷,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等等。这样就会有一定的危险。 

偏执型人格障碍,容易形成偏执型的观念,使人过度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很容易脱落或者从此破坏咨访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容易导致情感爆发。如果处理得好,这会成为处理障碍的一次机会,但也有失控的可能。 

对于有较大的人格障碍的人,从传统佛教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不适合禅修的,因为戒行的准备不够,一旦出现负性情绪,不能很快地、有效地调整过来。 

现在把修习正念运用于心理治疗,同样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在选择治疗对象的时候不能慎重考量人格因素,也不能恰当地选择正念治疗方法,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危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佛教  佛教词条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词条  康复  康复词条  扫描  扫描词条  角度  角度词条  
综合

 心理学家3分钟息怒经历

现代人都讲究感恩,但还是有很多人知恩不报,如果我遭遇了肯定很生气。直到我看到美国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博士的《好心情》一书,才发现面对知恩不报的人,将自己的&qu...(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