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佛教看心理治疗-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两套认知行为治疗系统的差异

三、两套认知行为治疗系统的差异 

听完这些介绍,有的朋友说:“佛教修行系统制服的烦恼很广泛,作为世间人,我不一定要制服那么多烦恼,现在我只想制服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对我最有影响的错误心态。如果你要把整个教法教给我,我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接受。” 

还有的人提出疑问:“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方法是用来自修自证自度的。决心按照这套方法修行的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求治欲很旺盛,所以修行有效果。但是把这套方法用来治疗别人,这套方法到底有没有效?” 

以上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手段予以部分解决。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想制服某一部分烦恼,而不是像佛门行者那样制服所有烦恼,你用这种方法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你可以只选择那些你想制服的相关错误图式和负性自动性思维。 

第二个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从我自己与来访者的接触来看,如果来访者真正愿意接受这套佛教的传统方法,还是相当有效的。 

当然,给别人用这套方法进行疏导,确实要考虑对方的求治欲的问题。如果佛教行者想用这套办法在临床心理学方面做心理治疗,首先他要和现代认知行为行者一样,采用“共情”等大家非常熟悉的心理学技术,建立好咨访关系。 

但是,现代临床心理学作认知行为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佛教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有些差别,而且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理念也有差别,这就导致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的价值判断上可能产生差异。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从目前的工作经验来看,这两套认知行为治疗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价值判断会有哪些差异。 

首先,南传上座部佛教治疗方法基本原理是什么?从现代心理学的应激管理角度看,就会很清楚地理解其治疗原理。 

应激管理理论有这样的理论:应激源出现——>响应——>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相应的临床相。 

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有相应的类似理论。根尘相对——>生起贪嗔痴心——>临床相。 

这就意味着大家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上有相似之处。现在我们来看看两者有什么差别,其差别大致与五个方面有关。 

(一)良性应激 

现代心理学的应激管理理论可以用来做心理疏导,这种方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的一部分。 

应激管理理论认为:只有“不良性应激”才有可能引起心理疾病,所谓“良性应激”一般不会引起心理疾病。所以在现代临床心理学治疗过程中,只注意处理“不良性应激”,不用处理“良

应激”。 

佛教的“念正知”这套修行方法从机理上说也属于一种应激管理,但是目标不限于“不良性应激”。佛教认为,“不良性应激”导致嗔心生起,“良性应激”则可能导致贪心生起,贪心和嗔心同样属于心理疾病,因此对于“良性应激”也要予以处理。 

(二)不良性应激的心理反应 

应激管理理论认为:“不良性应激”之后出现的响应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反应,一种是生理反应。生理反应只不过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不需要处理;而正常人也免不了会有心理反应,只需采用各种方式避免这种心理反应扩大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心理反应只要不发展到“临床相”的程度就够了。 

佛教认为:现代心理学提到的一些生理反应是正常的,比如一激动就可能出汗、心跳加速等,但是应激理论设立的种种心理反应是不正常的,因为它们已经与嗔心等烦恼相应了。 

由此可见,佛教在世间烦恼的标准上比现代临床心理学还要更细。 

(三)中介系统 

应激管理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不良心理应激,有的人处理得很好,不至于产生各种心理疾病,有的人却因此产生心理疾病,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中介系统”。从应激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拥有良好“中介系统”的人由于“不良应激”而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现代心理学认为“中介系统”由以下三部分构成: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生物调节系统。 

“认知系统”包括认知调节系统、调节控制系统和人格等子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枢、免疫系统等。 

现代心理学认为认知治疗可以很好地改善人们的“认知系统”,并且可以过“认知系统”的改善达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支持系统”。 

佛教同意现代心理学对“中介系统”的观点,只不过所使用的名词不同,而且还多说了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响应”并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自然反应,“响应”本身就是“应激源”和“认知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说法和现代心理学者Lazarus等人的观点一致。 

第二件事情:强调道德水平和人格在“中介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佛教认为道德水平和人格是应激最有效的缓冲剂,可以缓冲在和社会交流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烦恼。一个人道德水平较高,人格较健全,他的缓冲能力就较强,相对来说各种心理问题就会比较少出现。佛教用来提高道德水平、改善人格的方法是戒行的训练,主要以“慈、悲、喜、舍”四种美德以及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社会成熟度作为道德水平的标志。这和现代心理学中Kohlberg-Gilligan的理论有共同点。 

第三件事情:特别强调认知系统和认知评估系统的主导作用。佛门传统语言里说“修行以正见为先”,这非常重要。 

第四件事情:对现代应激管理提出一个新的模式,认为现代心理学阐述的“中介系统”起的只是“亡羊补牢”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的办法是:发现负性情绪产生以后,通过良好的“中介系统”把它调整过来,使它不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这种方法尚不足以完全遮止那些在遇到不良性应激时生起的习惯性心理反应,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佛教提出的不仅有“亡羊补牢”的方法,还有“釜底抽薪”的方法,实行方式就是四种“念正

知”中的最后一种:“不痴正知”。通过“不痴正知”的修行逐渐铲除“无明”,最后的结果是能够使人净化到这种程度:遇到各种各样的应激,这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正确的,不会产生错误反应。不过这个方法在普通人的心理治疗当中用不到。 

心理学不关注这种“釜底抽薪”的思路,“亡羊补牢”的方法则有很多。于是,如何有效地“亡羊补牢”,成为佛门弟子和现代心理学中的临床心理工作者一个重要的接轨点。 

(四)心理问题的定义 

现代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定义,往往是心理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有了明显的“临床相”,或者给人带来很大痛苦,才认为这是心理问题。 

佛教传统修行方式则会注意日常生活中表面看起来像是人性弱点的自然反应,或者“无害的”心理反应。佛教认为这些小毛病虽然好像暂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集腋成裘,必然积攒出大问题。所以,佛教传统修行体系对小问题也都要注意,都要通过正念的方法一点点改善。这也正是佛教系统在制服各种烦恼时非常有效的根本原因——它的“网”很密。 

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来制服烦恼,就要用很多时间来看护自己的“身、语、意”,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每天都要“牧牛”。这只有那些献身于佛教的修行者才能做到。不过普通人在心理治疗中尽管做不到念念正念,但是多做到一点,就会多一点受益,这种受益还是很真实的。 

(五)泛化的认知图式引起的问题 

佛教特别注意由泛化的认知图式所引起的问题。 

有些认知图式产生以后,经过长期训练会逐渐泛化,使得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认知图式的泛化在临床心理学中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它会导致虽然在某一个阶段表面看来治疗效果挺好,但是以后还是会发生问题。而佛教用坚持“念正知”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付泛化的认知图式。 

讨论 

听众A:我觉得你的理论完备、清晰,逻辑性非常好。但是我有一种想法:当年佛陀在古代印度建立方法的时候,有其相关的社会背景,包括人们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等。如果把这些背景抽离,运用方法面对当代的人们,到底有没有治疗效果,除了从理论角度考虑,是不是也应该从经验角度考虑?所以用这些方法治疗现在的案例,你的经验让我非常感兴趣。有了这样的经验,当下文化社会条件造成的因素就清晰了。 

宁铂:从一般人的角度看,善、恶的定义和当下社会环境有关,不同社会环境和人群对于善恶的标准可能不同,所以在某种环境下适用的方法是否适用其它环境,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佛教定义的善恶标准不随环境变化,它是非常严格的定义。以佛教的理念来说,能够减少烦恼直到制服烦恼的叫善;能够增加烦恼的叫恶。这样的定义和文化无关。这套技术建立在一套与文化、环境、时代无关的定义概念系统上的,其中关于善恶的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而且通过我们自己的内省就可以认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佛教  佛教词条  认知  认知词条  上座部  上座部词条  南传  南传词条  行为  行为词条  
综合

 单相思是心理变态?

对于正常人的单相思要使他(她)面对现实,不要对不切实际的事情做非分之想,一旦已明确对方的态度后,要自我坚强,努力从爱情的缰绊中解脱出来。转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办法,...(展开)

综合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子

无论是什么样的女生,平凡的,突出的都应该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子,想要钱,自己赚;想要房车,自己买;想要男人,自己找。 可能是从小受到亚洲文化的熏陶,总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