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心理阅览】情人节焦虑如何化解?

当西方的“情人节”邂逅中国的“元宵节”,一边是玫瑰情人,一边是汤圆家人,到底是陪家人团圆还是陪另一半浪漫让人犯难?单身的会因为有了陪伴家人的理由,而不再承受“落单”的寂寞吗?情人节的浪漫又该如何制造呢?

  本该浪漫温情的节日,不少人却被情人节“焦虑症”困扰,这个情人节&元宵节究竟该怎么过呢? 

情人节和元宵节的选择

  一边是情人的含情脉脉,一边是家人的殷切期盼,玫瑰情人还是汤圆家人,浪漫爱情和团圆亲情,让许多人犯难。有人说两全之法是把恋人接回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过就皆大欢喜了,汤圆包上了巧克力,真的那么容易吗?可是落单的恋人的父母怎么办呢?

  难道要两家人一起过?好家伙,搞得跟亲家见面谈结婚似的。那么,就小情侣一起过吧?也不行,把两边父母扔在家里,也不像话。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白天二人世界,晚上家人团圆,毕竟汤圆总是要和家人一起吃的。  

  方法总是有的,不过话说回来,到底什么叫家人呢?一辈子能陪你到老的,其实不是父母,也不是孩子,而是你的伴侣。所以爸妈老了,元宵节不是回老家或者去上坟,而是在家里煮汤圆,见孩子不在家就和自己的老伴一起吃。

  当元宵节遇上西方情人节,其实假如老两口不是在家等孩子回来吃元宵,而是老两口自己也出去约会,那就皆大欢喜了,谁说情人节是西方外来节日,太新潮,老人家就过不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元宵节本是中国的情人节,为什么?元宵节,看花灯,古时候,姑娘和汉子们会在灯会上相识,于是就谱写了许多的浪漫故事。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样的浪漫,是不是老少皆宜呢?可惜中国人的观念里总是认为父母和孩子最重要,却忘了自我和爱情其实也很重要。

  你的恋人,也许就会成为将来陪伴你一生的人。也许这一次,你会为了回家陪父母吃元宵,而放弃和恋人约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恋人不重要。Ta的重要,你应该时时放在心上。等你们老了,假如再遇上中西方情人节合并,不妨在吃完巧克力夹心的元宵之后,牵着Ta的手,去看庙会的花灯。

情人节“落单”不可耻

  很多人说,其实自己情人节时没恋人倒无所谓,关键是难过心理这关。即使陪伴家人,可能也会被催婚,父母可能宁愿让我们在外面过情人节。 

  人们很早就被商家提醒:情人节要来了。商家的轰炸型炒作让大众认为这个节日很重要,并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情人节单身是可耻的,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情人节的意义已经被放大数倍。

  在情人节这一天孤单的人们往往郁郁寡欢,甚至觉得自己很失败。尤其是大龄青年,失败感通常会被放大。其实节日只是一个符号,情人节没有恋人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要被节日牵着鼻子走,因此背上心理负担而产生焦虑情绪是不值得的。

  很多人对一个人的情人节感到恐惧,有的人因为害怕情人节孤单一人,在感情还未成熟时就草草表白,最后却不能圆满收场,反而增添了新的烦恼。 

  心理咨询师建议单身的朋友,如果你是“介意”一个人过情人节的人,那么大可以去参加集体活动,如聚餐、运动、K歌,千万不要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情绪低落,这样只会加重消极负面心理。如果能产生“我单身、我快乐”的心理暗示,不介意别人眼光,其实是自信的表现。

  已有心仪对象的单身者,如果与对方的感情还未水到渠成,千万不要过于草率寻求进一步发展。

别用钱包考验爱情

  要和情人一起过情人节的人,对待情人节也要有颗平常心。过于注重情人节这一天的细节反而可能得不偿失。其实有制造浪漫焦虑的非单身者如今不在少数,而且基本都是男性。  

  如何在情人节讨女朋友或老婆欢心成了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在一些女性眼中,情人节是考验对方的机会。这个日子她们既要考验对方钱包也要考验对方的感情,尤其是一些正在热恋中的或刚结婚的男女,更在意情人节。 

  情人节怎么过沟通其实很重要,物质的东西只是表象,双方都要怀着平常心去看待,例如在送礼物这一环节上,礼物贵未必代表心意足。如果你有心仪的礼物,最好不要让对方去猜,而是提前说出来,反而会皆大欢喜。 

  而去哪儿吃饭、去哪儿娱乐,双方商量着来是最好的,男士们不要对此过于紧张,让她感觉到你的心意和诚意,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女士也不能过于挑剔,面对对方的苦心安排最好不要挑三拣四,而是该让情人放宽心。

心理咨询中文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阅览  阅览词条  焦虑  焦虑词条  化解  化解词条  情人节  情人节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综合

 如何高明地应答?

很多时候我们因回答问题含含糊糊而给上司留下了不良印象,因回答问题不冷不热而错失了发展友好人际关系的机会。你会回答问题吗?继《35个说话之道》后分享回答问题的技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