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依恋模式(三)精神痛苦与攻击性行为

作者:Rumomo |壹心理专栏

依恋模式(一)什么是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二)依恋模式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

依恋模式是是决定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关键。依恋模式的两个维度(焦虑/回避)决定着一个人对自我形象(值得被关爱vs.不值得被关爱)和他人形象(值得信任vs.不值得信任)的认知。在依恋模式中拥有高焦虑分数的人倾向于和另一半保持过于亲近的关系和控制另一半来缓解自己对潜在被伤害的恐惧,而在依恋模式中拥有高回避分数的人倾向于避免与另一半有亲密接触,从而避免被伤害的潜在可能性。

一、亲密关系中的精神痛苦(Psychological pain)

Orbach,Mikulincer,Sirota和Gilboa-Schechtman在2003年将精神痛苦定义为“一系列对自我的负面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负面情绪体验”。社会心理学家Sheidman则认为,精神痛苦发生在一个人的心理需求(比如说:被关爱,被认可,被理解)无法得到满足。

不幸的是,在亲密关系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精神上的伤痛总是难以避免的。我们每个人都曾在一段感情关系里面感受过被对方伤害之后精神上的痛苦(Psychological pain)。有研究报道,精神上的痛苦对我们的影响与受到生理上的痛苦(Physical pain;比如说划伤了手指)是一样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fMRI)显示,精神上的痛苦和生理上的痛苦在人脑中共用着同一个脑部回路。在亲密关系中,造成精神痛苦的一个主要元素是拒绝信号(Rejection signals)。

值得注意的是,“拒绝信号”并不是仅仅是日常生活中所谓“我跟她表白,被他拒绝了”的拒绝。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想另一半多花点时间陪我,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这也是一类拒绝信号!换句话说,当自己的情感需求被对方无视或者无法给予满足,在认知层面上都有可能会造成精神痛苦。

有人可能会问,那么如果,比如说,他想让我多陪陪他,我想做,可由于客观原因我没法做到,这也是一种拒绝信号吗?

不一定。这一种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考虑:(1)这些客观因素是否已经让对方知晓;以及(2)对方的自我认知形象(依恋模式上是否有着高焦虑分数)。

客观因素是否让对方知晓

美国心理学家Ellis曾提出过情绪的通道模型(情绪ABC理论)。他认为,事件(A)和人的情绪和心理反应(C)并不是直接相关联的。直接引起情绪和心理反应(C)的并不是事件A,而是个人对事件的认知(B)。

举一个例子,我们开车的时候被其他车辆强行变道夹塞,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应该每个开车的人都能体会到愤怒,认为车主在无视其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我们得知这辆车中有一名产妇临盆,车主在尽力将她尽快送进医院,所以才做出这样的事情,现在又有多少人会对这名司机的行为感到愤怒而不是理解呢?

在这个例子里面,影响着我们情绪的并不单单是事件,还有事件背后的原因。同一个行为,当我们有着不同的认知的时候,我们所产生的情绪也会不一样。回到上述的问题,如果另一半知道是有客观原因不能满足他的需求,那么这个“客观原因”就会进入认知系统,从而改变对整个事情的认知。

对方的自我认知形象

依据情绪通道模型,自我形象认知和信念认知会也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对事情的判断。比如说一个人始终坚信自己是身体健康的,没病。只要这种“信念”足够的强大,那么不管是多有名的医生告诉他,你生病了,需要治疗,他都不会相信。反而会认为医生在“骗他”。自我形象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极为负面的,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关爱,即使他知道了这些客观原因,这种持续并且渗透性的负面自我认知也会让他们认为“他是在拒绝我”。

二、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s)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当你走在路上,有人过来对着你重重的打了一拳,你会有什么反应? 有的人可能会开始和他争吵;有的人可能会报警,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有的人甚至会想要打回他一拳。 这种种反应,目的只有一个,他的行为让你造成生理上的伤痛,让你觉得自己对自己的命运失去掌控,总想要做一些什么“以牙还牙”,让他也切身感受到你的伤痛,让他感受到你也可以控制他的命运。这就是攻击性行为,一种表述自己不平等遭遇和被伤害,表现自己对自己和环境也是有支配权(Dominance)的手段。

亲密关系里的攻击性行为

上面我们讲过,在亲密关系里精神上的伤痛都是在所难免的。想一想每一次我们的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这些事件都会造成精神上的痛苦。Mayseless(1991)指出,一个人在亲密关系里感受到的痛苦和愤怒,大多数时候是在自己迫切的希望得到关注和依恋却无法良好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而受到痛苦的我们也有可能和上面的例子一样,会试图“以牙还牙”,让另一半也感受到自己的痛苦。这就是亲密关系里的攻击性行为。Mayseless (1991)认为,亲密关系里的攻击性行为通常发生在当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感受到情感威胁(Relationship threats)或者感受到自己对亲密关系和另一半失去掌控(Lack of control over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artner)的时候。

Mayseless(1991)将亲密关系中的攻击性行为分成两类:主动性攻击(Active aggression)和被动性攻击(Passive aggression)。同时他指出,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往往在攻击类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主动性攻击

顾名思义,主动性攻击常常采取着直截了当的方式让关系中的另一半也感受到痛苦。人们可能通过吵架,诋毁另一半等方式让对方也受到心理伤害,并以此来平衡自己内心的痛苦。在Mayseless(1991)的研究中发现,依恋模式中有着较高焦虑分数的人倾向于采用主动攻击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愤怒。Mayseless认为,因为较高焦虑分数的人对自身的负面认知,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受到情感威胁,并且因为自身的负面认知让他们担心表述这种伤痛会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厌恶感,于是采取这种主动攻击的形式将自身的伤痛“反馈给对方”(Reciprocal-aggression)。

被动性攻击

Mayseless(1991)在研究中发现,依恋模式中拥有越高回避分数和亲密关系中的争吵和诋毁另一方次数呈现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依恋模式中拥有越高回避分数的人越倾向于避免与另一半争吵。Mayseless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是说明越高回避分数的人越少将自身的痛苦“反馈”给另一半吗?

在更加详细的研究中,Mayseless发现,高回避分数的人采取了一种与高焦虑分数的人不一样的“手段”来进行这类攻击性行为,并将这类攻击称为“被动攻击”。研究发现,高回避分数的人往往采取一些“间接”的手段让另一半感受到负面情绪。他们可能表现的闷闷不乐(Sullenness),拖延(Procrastination),冷战(Ostracism)以及故意的让另一半感受到对自己的失望(Intentionally disappoint the significant other)来让对方也“一同”来体会这些负面情绪。Mayseless认为,因为较高回避分数的人认为另一半不可能直接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产生响应,从而他们采取这一类“间接”的方式来让另一半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在文章的最后,其实不管是主动攻击还是被动攻击攻击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一个人感受到了不良的情绪感受却无法将自己的情绪感受表述出来,从而采取这种“让你也一起感受一下我的难过吧”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受过心理和生理的痛苦,都知道这种感受不好受,可为什么我们都希望把这种感受“施加”在我们深爱的人身上呢?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的是相互的理解支持和沟通,通过正确的沟通技巧,我们完全可以将自身的难过表达出来,如果对方有着安全的依恋模式,他也能切身感受到你的难过的。这需要时间来做改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依恋模式精神痛苦与攻击性行为  性行为  性行为词条  依恋  依恋词条  痛苦  痛苦词条  攻击  攻击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