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好处莫占尽

清朝到了慈禧的时候,颐和园里有两个膳房,一个是御膳房,那是给光绪做饭的;还有一个是寿膳房,是给慈禧做饭的。寿膳房里,有一种太监,叫“家法太监”。

顾名思义,这当差的,是来执行家法的。慈禧老佛爷吃饭,每顿都是一百多道菜。菜摆上来,老佛爷随意挑,如果她尝了某道菜点了点头,侍膳的就再舀一次,随后就得把这道菜往下撤,绝不能再舀第三匙。若是舀了第三匙,家法太监就要说话了,喊一声“撤”,这个菜起码半个月不能露面,老佛爷就是想吃也不行,这是祖宗家法。为什么?因为舀第三匙的菜,准是老佛爷喜欢吃的,如果下面有人居心不良,想谋害老佛爷,就会在这道菜里下毒。所以,再好的菜也不大会吃第三匙,说白了,就是为了免遭毒害,哪朝哪代宫里头没有暴死的?

据说清朝末年的时候,苏北赣榆老街上,就出过一个家法太监

太监名叫王福,王福还真有福,九岁入宫,进门遇上了贵人。清宫里,好些年长的太监身边都会带个刚进门的小太监,一方面教他学规矩;另一方面,也算找个人伺候自己。当时,李莲英还不是大总管,(www.rensheng5.com)尚未得到重用。李莲英见王福这孩子模样俊俏,眼疾手快,很讨人喜欢,便把他收在身边。后来,李莲英逐渐高升,就把王福特意安排进了寿膳房,成了家法太监

王福起先还觉得新鲜,听听这称呼,家法太监,多气派,可干了几年,就干腻了,因为这差事是“花被子盖鸡笼,外面好看里头空”。恰在这时候,他师傅李莲英得了宠,成了老佛爷的红人,于是王福找到李莲英,想让他帮自己挪挪地儿。

李莲英问王福:“那你想干啥?”

王福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我想传膳……”

“传膳太监”是寿膳房里最肥的差事,寿膳房是个大机关,三百多号人,一百多个灶,三人一灶,灶灶有号,哪个菜是哪个人洗的、哪个人配的、哪个人炒的,都记得明明白白,为的是赏罚时有个着落。每次传膳太监一声令下,这一百多道菜便陆续摆在桌上,这些盘盘碟碟的,一眼都看不到边!这时候,哪个菜靠前,就离老佛爷近,就容易被她看上、吃上。老佛爷最喜欢吃,也最讲究吃,吃得高兴,一准儿会犒赏厨子。御厨们要想让自己的菜靠前一点,就得给传膳太监“意思意思”,因为上菜的顺序,就是他安排的。

李莲英听王福这么一说,眉头一皱,啥也没说就走了。

王福心里有数,这年头求人办事哪能光动嘴皮子?于是,王福给他师傅送了些银锭,李莲英收是收了,可他还了王福一个礼:一个和田玉蜘蛛,这比王福送的还贵重!这一下,王福反而不踏实了,他搞不懂李莲英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不久,寿膳房人员调整,传膳太监这位子另有其人。失落之余,王福猜想,一定是自己打点得不够,不然,凭他李大总管的权力,给自己弄一个传膳太监还不跟玩似的?有好处,不想着徒弟,算个什么师傅?因此,王福心里头对李莲英很有看法。

一年后,光绪皇帝和老佛爷相继过世,紧接着,李莲英上书请求离宫,由头是“为老佛爷守孝”。

临走时,李莲英来找王福,想让王福和他一起离宫。王福心想,李莲英无儿无女,他这样安排,无非是想找个知根知底的人服侍他。王福当时面无表情,心想,一朝天子一朝臣,老佛爷死了,你失了宠,才想起我,去你姥姥的!想到这里,王福的表情,就像当年自己去求情时李莲英的那个模样,眉头一皱,啥也没说,走了。李莲英望着王福的背影,摇头叹道:“阿福啊阿福,见好就该收了……”

数月后,传膳太监病死,王福使出了他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功夫,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传膳太监

这时候的朝廷,已经是日薄西山,反而是袁世凯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当时,宣统皇帝还小,隆裕太后又弱,这对孤儿寡母时常得看袁大头的脸色。

这一天,隆裕太后和袁世凯商量事儿,随后便留袁世凯吃饭。那天临近元宵节,上菜时上了一盅汤圆。王福身为传膳太监,他瞄了一眼,也没多想,照例拖着长长的腔调,精神抖擞地喊了一声菜名:“太平—元宵!”

不料袁世凯听罢,脸“刷”地黑了,他狠狠地瞪了王福一眼,啥话也没说,啥菜也没吃,放下筷子,匆匆告辞了。

隆裕太后不解,问旁边的近侍,近侍和隆裕太后小声嘀咕了几句,隆裕太后顿时大惊失色。

原来,这元宵,谐音就是“袁消”,“太平元宵”,意思就是一旦消灭了袁世凯,天下就能太平了。袁世凯一向多心,听了这话就不开心了,他甚至还怀疑是不是有人在饭菜里下了毒,于是赶紧走了。

隆裕太后平日里忌恨袁世凯,却也怕他。她一面派人给袁世凯送了不少稀罕物,予以安抚;一面发布禁令,禁止京城百姓把汤圆叫成“元宵”。一切稳妥之后,她回过头来故意寻了王福一个不是,把他关进了内务府慎刑司,并准备等宣统皇帝过了生日,就把王福给“暴毙”了。

李莲英知道后,托关系来到牢里探望王福。那时的王福,早没了传膳太监的威风,蓬头垢面,没了人样。王福没想到师傅会来,一时间,委屈、羞愧、悔恨……啥样的心情都有,不禁号啕大哭起来。

毕竟是师徒一场,那天,一贯谨言慎行的李莲英和王福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他告诉王福,他伺候老佛爷几十年了,这么多年里,老佛爷杀了多少太监,数都数不过来,他为什么能全身而退?是因为他时时记着一句话:“好处莫占尽”。这些年来,巴结他的那些大臣,给他送的金银财宝能堆成一座山,可他每次都只拿一两成,退八九成,为什么?好处莫占尽!其实,他若想让王福当个传膳太监,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可是,历朝历代,哪个主子不是老虎猛兽?离虎越近,好处捞得越多,危险也就越大。他之所以送给王福一个玉蜘蛛,就想告诉王福:要“知足”。

李莲英瞟了王福一眼,说:“你以为我真的像外面说的,是因为失了宠、干不下去才离宫的?”

王福张大嘴巴,一时不解其意,李莲英接着说道:“我离宫,是因为听说老佛爷和光绪皇帝死前都叮嘱隆裕皇后,要她重用我,凡事都找我商量。我当时想,若再不收手,就晚了。”

王福沉思片刻,终于恍然大悟,可为时已晚。

王福被杀之后,李莲英很快便封了朝廷赐给他的宅院,住进了白云道观,并将老佛爷所赐宝物陆续上缴朝廷。据说,那些奇珍异宝,足足装了几大箱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好处莫占尽  好处  好处词条  好处莫占尽词条  
故事

 我和山鬼是朋友

 山坡上有一株野桃树,树上结满了野桃。阿豆站在野桃树的这边,山鬼站在野桃树的那边。阿豆和山鬼在彼此看到对方时,都吓了一大跳——山鬼圆圆的、大大的、白仁多过黑仁的...(展开)

故事

 宝珠市饼的故事

【注音】bǎo zhū shì bǐng【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贺知章曾经去拜谒一个卖药王老,向他求教黄白术(炼丹的法术),特地送上一颗很大的宝珠作见面礼。卖药王...(展开)

故事

 不耻下问

 解释:  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耻:羞耻。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