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走帮服”心得体会及感受

  “走帮服”心得体会及感受

  “走帮服”活动是为了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正能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活动。它旨在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那么街道作为一线政府机构,在下属一线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可以从舆论宣传、深入邻里、矛盾化解、实地调研、长效推进几个方面多措并举,切实有效开展“走帮服”活动。

  回顾今年我们街道“走帮服”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一强化督导抓落实。做到走访勤、问题清、宣传广、组织强。精细到“户头”,立足严实真走真访。精准到“节点”,聚焦问题办结落实。精益到“心坎”,帮扶实效群众评议。二全力打造“走帮服”品牌效应。与建言献策相结合,打造同心聚力品牌。定期邀请街道各阶层人士参加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通报情况。三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打造同心服务品牌。联合组建“同心服务团”开展活动,联络感情,加深群众对“走帮服”的认识。四与社会组织相结合,打造同心助学品牌。发挥第三方社会组织力量,打造一系列帮扶助学活动,让更多的人踊跃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五与思想建设相结合,打造同心共识品牌。在街道辖区中深入开展“四学四比”活动让“走帮服”活动深入人心。

  街道“走帮服”活动一直在路上,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还有更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具体分为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舆论宣传方面。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介的作用。传统媒体,例如“南通日报”、“江海晚报”,我们可以多推一些走访心得、活动体会等,吸引更多的党员干部加入到“走帮服”活动的个的队伍中来。新媒体上,例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可以多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影响,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二、深入邻里方面。我们可以让领导干部通过定点街坊、重点约访的方式,着力化解信积案,引导群众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除了居民的走访,针对企业的发展,我们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以外,还可以配合条线深入生产车间,企业一线。领导干部实地调查、倾听企业的发展需求

  三、长效推进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每月的定点周末成立机关干部志愿服务日,长期推行“走帮服”活动,让每一个机关干部都有主人翁意识,急群众之所急。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将开展红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让每个干部端正思想,真正走到一线基层。健全基础台账,做好记录。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走帮服”活动的一点感想和建议,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延伸阅读:

  “走帮服”心得体会

  根据全县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12.4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工作报告及汇报)活动要求,我镇已经全面开展“走帮服”活动。为推进这项工作走向深入、抓出成效,我镇全体全体机关干部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包括我们这些面向基层服务的大学生村官。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担任雅周镇的“走帮服”专职联络员而且参加我镇庞庄村的走访。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参加“走帮服”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的家在海安镇,对于农村的了解,也是仅仅在不满一年的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才有的。根据这段时间在庞庄村的走访,我与农村更为亲近了。农村里有亲切的老人,勤劳的妇女,天真的孩童。大部门的农户家庭过的都是幸福美满的,他们发扬了海安人民的淳朴,真正体现了新时代的小康精神。

  我所走访的庞庄村是雅周镇农户最多的村,一共x组,x户,x人。我和县事务局的孙爱君分在一组,共同走访的是32组、36组和38组,一共113户。这里的农户有富有,有贫穷,面临了多方面问题。我们每到一户,都会走进去看一看,与户主聊一聊,问问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对平时政府的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总体上说,我所走访的农户基本生活是幸福的

  每次走访结束,我们都会遇到些典型事例,我都会想想自己的工作方法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

  1、庞庄村32组周仕荣的儿子周斌从小身患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虽然家中生活条件还算可以,但是常年的病痛让这个仅有27岁的小伙陷入困境。在我们的细心询问下,他希望拥有一辆残疾车,减轻家里带他出行的困难。

  2、庞庄村36组需修建道路,目前道路不通畅,村民出行不便,帮服小组成员已向村委会反映情况,庞庄村村委会承诺帮助36组尽快开展道路修建,方便农民出行。

  3、庞庄村38组卢伯稳身体欠佳,没有退休金,妻子是四川人,由于妻子是外地人,常年在雅周在生活没能有身份证以及户口,希望派出所尽快帮他们解决身份证和户口的问题。

  几天走访下来,我的感受颇多,这是一次脚踏实地的群众路线,我觉得群众说的都应该牢记在心,及时帮助解决反映的问题。只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真走真帮真服务,我们的工作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把好事做好了,拉近我们与群众的距离,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的思考和决策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聚人气,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党员。

  阅读拓展:

  “走帮服”活动心得体会

  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在走向实践的学习中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走帮服”活动,标志着新闻战线加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新闻界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近年来,从“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到大规模多层次的国情调研,从田间地头的采访报道到扎实深入的基层考察,深入实际的新闻实践折射新闻工作者的新状态、新面貌,反映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进展、新水平,更启示我们:深入基层实践、转变作风文风,新闻工作才能不断回应时代的新要求、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深入基层,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转变作风,才能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改进文风,才能让新闻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如果只是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作风漂浮、文风呆板,只会离生活、离实际、离群众越来越远,不仅达不到传播的效果,更得不到群众的喜爱、信任和支持。

  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有效载体、根本途径。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后,有记者感叹: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听到百姓的心里话。真正“俯下身”,有了对社会、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升华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也只有真正“弯下腰”,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更好地改进文风,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越来越重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之下,要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博学深思的理论修养,更要有行万里路、访百家人的实践能力。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工作条件大为改善、采访手段更为先进,更不能忘记深入群众“接地气”的传统,不能丢掉走进基层“抓活鱼”的做法。

  走帮服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新闻宣传就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在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全面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公信力。

  火热的实践召唤着我们,伟大的时代期待着我们。以“走帮服”活动为平台,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能够抓住改革建设的关节点,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人民的着力点,以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走帮服”心得体会及感受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词条  感受  感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