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镇远·印象

  时间不急不缓,我还是来到了曾经经过数次却无缘欣赏的城市。

  趁年轻,还是要多出去看看。就像韩寒说的:“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既然出去了,总不能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吧?幸好我也不太喜欢玩手机,我喜欢散步,所以对于我来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相当于换个地方散步了。

  为什么非要来这座小县城呢?其实此事我早有预谋,一直想去但一直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有合适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我和别人说过我这个学期一定要去镇远。和别人说过的事说多了不去做就会失信于人,空谈误己,说到做到才能信服于人。所以此行势在必行。

  其实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一路的心理历程即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上火车找到位置坐好,旁边的帅哥就一直闭目养神,对面的大叔玩了会手机也趴在了桌子上。只有我还有心看窗外匆匆掠过的风景,心想还是年轻好啊,看看他们一个个疲惫样,难免感叹。可我也没坚持多久,看向窗外的眼袋越来越重,唉,怪我起得太早,只好与他俩一起沦为我所感叹的对象。

  下了火车才早上十点多,时间还早。我想先了解一下镇远大致规划和人文情况。想了想,那就坐公交吧。说到镇远的公交车还是很特别的,只是座位有点少。我上车就剩两个爱心专座的空位,我这个性给别人让座是分分钟的事,索性我就站着,反正坐公交是站公交的情况也习惯了。

  公交车发动后陆陆续续有人上车和下车。作为亲历者,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说一下镇远人民的一些优良传统。公交车上尊老爱幼,给老人让座、给小孩让座是司空见惯的事,车内欢声笑语不断。我能感受到镇远人民的淳朴和热情,为他们点个赞。

  坐到了终点站,换了一辆车按原路返回。之前我有注意到和平村这个地方,心想可以在此下车。一路也没几个人上车,车内很安静。可能是车太快,快到什么程度呢,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到火车站了。好嘛,一个来回,又到了起点。

  于是我按照公交车的路线步行,走着走着又饿又渴,找了一家粉店解决了饿的问题,当然顺便解决了渴的问题,不要钱的水自然是不喝白不喝。

  吃饱喝足继续上路,我先后参观了周达文故居及和平村遗址。不是走马观花,我都比较认真地看了。为什么是比较认真呢?我要说很认真地看了你让我说个所以然出来而我又说不出来岂不是很尴尬?至少参观完之后,我对周达文等先辈为了救亡图存的事迹和当时我们国家对待日军战俘的的政策有所了解。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河边,不知是不是因为到了冬天河水才这么小,我内心有些小失望。在河岸逗留了一会发现对面山上有路可以上去我就过了桥,找到一条可以上山的巷道。

  说到爬山,这是我的爱好之一。至少我认为,一座城市,有山有水才算完美。镇远两者兼备,很符合我对宜居城市的看法。我很兴奋,有点迫不及待,爬山速度很快,就当我快要登顶的时候才发现要门票,30元,学生证半价。看了这我心都凉了半截,因为热得流汗脱下外套的我汗水很快就被风干了。稍微踌躇了一会,我还是决定下山,毕竟爬山的心愿已了,时间也所剩不多。稍有遗憾,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补过。

  下山以后误打误撞闯进了古镇,我之前没有搜索过地图,所以还不知道古镇具体在哪。虽然是旅游淡季,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外地人组团来此旅游。我走到祝圣桥又折返回来,先后参观了镇远博物馆和革命史馆。因为维修电路停电的缘故,所以看得不是很详细,不在此详谈。一天下来,也算对镇远的历史人文大致有所了解,镇远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有人问我镇远好不好玩,我也不好说,毕竟每个人关注的点可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和你谈文化,你也未必想听。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不能只是换个地方苟且,还应该有我们的人文情怀。

  此行算是穷游,加上时间不多,晚上要赶回凯里,所以还有一些收费景点没有去,比如上文提到的石屏山山顶,登上山顶,俯瞰镇远全城,总比爬到半山另有一番滋味;还有就是铁溪自然风景区,这是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再有就是镇远的夜景了,若能置身其中,恐怕也是一场眼睛与心灵的享受。希望下次可以邀上三两个好友前行,一群人的开心总好过一个人的独欢,有人可以分享的快乐是成倍的快乐。

  悠闲地走在古镇的街道上,看着人来人往,小河缓慢地流淌着,心也静得融入一切,真是难得的惬意时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镇远·印象  镇远  镇远词条  印象  印象词条  镇远·印象词条  
散文

 孤独

当昨夜十二点钟过后,清醒的我没有一丝睡意辗转反侧的佝偻在床上,疲惫的翻看着连着电源手机,一次次的刷新着朋友圈,希望可以看到一条属于我的消息可是我当两点钟过后,我...(展开)

散文冰心

 无限之生的界线

 我独坐在楼廊上,凝望着窗内的屋子。浅绿色的墙壁,赭色的地板,几张椅子和书桌;空沉沉的,被那从绿罩子底下发出来的灯光照着,只觉得凄黯无色。  这屋子,便是宛因和...(展开)

散文

 我所经历的“文革”(四十)

 大概就是在七三年栽秧子的季节,有一天上午,临近舅舅他们生产队的建设三队的一群社员在舅舅家旁边的一个田里薅秧。我听到有一个女社员问其他人说:“喂,你们听说过没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