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女知青的蹉跎岁月(第六章:严寒要了小花的命)

  秋去冬来,我们迎来了在农村最难敖的日子。冷,是我们这些冬天在温室里长大的男女知青们的又一种痛苦折磨。我们有时候后半夜冻醒了,就会两三个人一个被窝里睡,那种感觉,就连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十分温暖,真的是比亲姐妹还亲呀!那种亲情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可要说到让我们女的放羊,有的人就会问:

  “闲着那些男知青不放羊,非得让大姑娘放羊吗?

  那时候女知青放羊是最普遍的,男劳力要干的活我们女的更干不了。虽然毛主席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是在农业生产中,男女还是有分别得。

  冬天刨粪就是个例子,人家男的把镐头抡圆了,一镐下去,刨下很大一块。可轮到我们女的就不行了,光那铁搞头举起来都费劲。难怪队长说我们那不是刨粪,简直就是弹棉花。对于赶车和扶犁杖那些摆弄大牲畜的活,那我们女的就更不行了。就连那在农民眼里好摆弄听说的毛驴子都欺负我们是女的,更别说大牛大马了。刚开始第一次往地里送粪那天,几个男知青为了谁当“驴吉普”(那时候农村人把毛驴车称作驴吉普)的车老板还进行了一番较量,最后还是队长亲自点名,让给了知青的头“二卜”。

  二卜赶起拉粪的车直奔山上跑,可他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让毛驴停下,一着急,想起在学校跑步老师喊的口令,于是就对毛驴也用上了,就听他不停地喊:

  “立定,立定。”

  那毛驴怎么能听得懂人的口令呢?照样往前走,他更急了,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学着队长的口气骂道:

  “他娘的,你还不听我的了。”

  这时毛驴也急了,不但没停,反而向前跑上了。眼看着车就跑到沟边了,二卜吓得魂都要没了,七魂跑了六魂。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从旁边伸过来一只大手抓住了毛驴的缰绳,同时就听“吁”地一声,再看那毛驴立刻站在那,纹丝不动了。人家生产队放羊的羊倌过来把他给救了。二卜当时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人家好了,又是鞠躬又是敬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直到听见羊倌说话,他才回过神来。

  就听羊倌说:

  “我说你这是领着小学生跑步呢咋的?还喊立定。”

  二卜眨巴眨巴眼睛,问他:

  “那喊啥?我听你喊‘鱼’。”

  羊倌笑了:

  “还虾呢,你要喊驴能听懂的话,喊‘吁’!驴就站住了。”

  二卜这下学会了,站在那“吁吁”的一个劲地喊。嘴里还说:

  “我喊‘吁’了,这驴咋不走呢?”

  羊倌就用手指着他说:

  “我看你真是被吓蒙啦,‘吁’是停下,想让它走,得喊‘驾驾’。”

  那时候我们学会了很多动物的语言,你比如说喂猪就喊“嘞嘞嘞”;喂马或者是喂驴就喊“哆哆哆”;而我们放羊的时候,赶着羊往山上走,就喊“喔喔喔”。其实有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喊的是啥,如果羊实在不听说了,也会喊着它们的名字骂上两句。最厉害的还得说溜石头,那真叫是功夫,可以说是百发百中。这些个招数开始我们根本不会,都是后来跟生产队羊倌学的。那羊倌经常这样骂道:

  “王八蛋下的,你给我回来。”

  “我看你是真不要脸,今天我非打死你。”

  说着,一块石头过去,准准当当落到羊身上,羊吓得赶紧往回跑。要说的是那石头不是他直接用手,而是用他手里捡粪的粪叉子打出去的。跟你说,光学这个招数我就花费了很多心思,开始别说打手头,就连捡粪都放不进筐里。

  那时候不管人官还是羊倌牛倌,身后都背着个筐,用它装粪。就好像不背筐就不是官似的。可反过来说,背筐的也不全是官。刚背上筐的时候,尹桂琴、黄丽萍她们逗我,说:

  “国英当官了,背上筐了吗。”还问我:“刘国英,当多大的官啊?”

  我就顺着她们说:“当就当大官,管着一百多个呢。”

  刚开始我不背,我觉得寒碜。队长就说:

  “怎么能不背筐呢?你看有不背筐的官吗?不背筐的都不是‘官’。”

  其实他说的还真没错,那年代生产队、大队的干部肩上都挎个粪筐子,走到哪里背到哪里,就连大队书记也都一样。听说我们下乡的那个生产队队长冀德福,有一回去公社开会,背着筐就进去了,管事的叫住他,喊他出来,开他玩笑说:

  “老冀啊,看来你今个捡粪就得去厕所捡了,会场里怕是没有。”

  生产队的羊倌跟我们说,必须学会打石头的绝招,不然就不是合格的羊倌。后来我们慢慢也就学会了,哪只羊不听说乱跑,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边骂着一边打着石头。

  我们当时的样子难看得很,头上带着大棉耳帽子,脚上穿着大棉鞋;我身上穿一件开花的棉大衣,哪有一点姑娘的模样,咋看上去,俨然就是笨重的企鹅。但是,我们顾及不了那么多,因为冷呀!我怀里抱着赶羊的鞭子,带着哭腔问卢秀荣

  “你说这地方冬天咋这么冷呢?比咱们家那冷。”

  “在家不放羊,现在放羊在山上,能不冷吗?”

  “那你还想在这处对象呢。”我趁机说:“冻死,”

  她用手里的鞭子指着我说:

  “瞎说,谁跟你说我要处对象了?”

  我为了逗她开心,就瞎编说:“都知道,全青年点的人都知道。”

  这回她听出来是我逗她,就抡起手中的鞭子假装要打我,我跑,拼命地跑,她在身后拼命地追。最后我们俩都跑不动了,就都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呼呼地喘着粗气。再看浑身上下到处都是狼毛草,好像两个野人似的。后来我们经常那样取暖,在山上跑来跑去的。有一回她跟我发誓说:

  “国英你记着,我这辈子不回去,我不嫁。”

  我接着她的话说:“我和你想法不一样,我是啥时候回去,啥时候嫁。”

  那样的开心不是太多,在太阳快要落山,马上就要圈羊的时候,有一个大母羊就要生小羊崽。我们俩急忙跑过去,我弯下腰跪在地上,把刚出生的小羊羔抱起来揣进怀里,用棉大衣裹着,惟恐它被冻死。看那个小崽身上有几处黑毛,我就跟卢秀荣说:

  “就叫它小花吧。”

  随后赶着羊群开始往家走。

  说起那大羊生小羊来,也真奇怪,天越冷它越生,害得我们三天两头就抱着一个羊羔子回来,时间一长,我浑身都有一股羊腥味,难怪有的人见了我就叫我(羊)洋姑娘,更有的男知青见了我竟跟我打招呼说:

  “羊妈妈好!”

  “烦人吧?会说人话吗?”卢秀荣恶狠狠地骂他们:“回家跟你妈叫羊妈妈去吧!”

  也难怪人家那么叫我们,我们照看小羊羔的确都跟照顾小孩似得那么精心。有的小羊刚生下来羊妈妈没有奶给它吃,那我们就得把黄豆面搅拌成浆糊,一口一口的喂它;害怕它晚上冻死,有时我们就把最小的抱到屋里来,放到炕上与我们一起睡。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还根据小羊的特征给它们起上名字,像什么黑乌嘴、大耳朵、卷毛、小花等等。

  那年冬天特别冷,尤其进入腊月以后,天不仅冷,而且风还特别大。白塔子那地方是咱们辽西与内蒙的交界处,属于草原型气候,风沙大,一到冬天干冷干冷的。而我们插队的那个后梅林皋又处在西北风的风口处,每年冬天都得刮好几次大黄风,现在知道那叫沙尘暴,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光知道一刮风就对面不见人,沙粒子打在人脸上生疼生疼,眼睛都睁不开,瞎撞子似得摸着朝前走。

  那时候晚上睡觉一刮风我们就用棉被把脑袋蒙得严严实实的,把两个膝盖放到胸前用两只手抱着,俨然就是一个肉球。即便是这样,早晨起来棉被上、地上到处都是厚厚的一层沙土,有时还夹着雪花飘进来,雪花竟然都不融化。你说冷还是不冷吧!

  有一天晚上,天是又黑又冷还刮大风,我都要睡着了,卢秀荣出去解手,慌慌张张地跑进屋来,趴到我耳边上说:

  “国英,我看小花快要不行了!”

  我急忙睁开眼睛看着她说:

  “不能吧!睡觉之前咱们看她不还挺好的吗?”

  “是啊!可现在够呛了!”

  她沮丧着脸。

  “天太冷,冻的,要不还是赶紧抱屋里来吧!”

  我一边穿衣服一边说。

  等我们俩把小花抱进屋里放到炕上时,就看它只剩一口气,已经奄奄一息了。其实我们住的屋比那羊圈也暖和不了太多,火炕凉的都冰屁股。

  “我去烧炕。”卢秀荣说着抱柴火就烧炕去了。可炕还没等烧热呢,小花死了。我们俩抱着小花哭啊!抽抽搭搭的,伤心极了。

  小花死的第二天,早晨要走的的时候,就见那大羊,也就是小花的妈,呆在羊圈里不出来,好像疯了似得来回转圈,嘴上还“咩咩”地叫个不停,你知道吗?它是在找小花啊!

  看到这,卢秀荣又伤心了,趴在我肩上说:

  “国英,我心受不了啦!”

  “可不是咋的,羊比人都强啊!”

  你别看我们能把小羊羔从山上抱回来,可大羊要是趴蛋了,那我们可弄不回来。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

  “那羊也不干活,就上山吃草,咋还趴蛋呢?”

  我跟你说,羊趴蛋不是干活累得,而是季节和营养不良造成的。是它们自己把自己累趴蛋的。这可不是我自吹自擂,就这知识,别说城里人,就连有的农村人也满算上,我敢说他们都说不清道不明!整不明白咋回事。

  羊趴蛋多数都发生在每年的冬春交接的季节里,初春时节,气温回升,青草泛绿。吃了一冬天枯草的羊们,此时闻到了青草的芳香,总是把嘴扎在地上寻觅刚刚露出地面的青草伢子,啃呀啃!这个地方啃不着就满山乱跑,一天下来嘴唇都啃肿了,但肚子却没填饱。

  天长日久,又累又饿,不趴蛋才怪呢!

  羊趴蛋的惨状很招人可怜,骨瘦如柴的趴在那“咩咩”地叫,可就是站不起来,走不动。把我气急了,打它,拿皮鞭子抽它。可无济于事,它照样站不起来。

  最后实在没法子了,我就对我那伙计卢秀荣说:

  “秀荣啊!我在这看着趴蛋羊,你赶着羊群先回,找车来把它拉回去吧!”

  我看着她赶着羊群走了,还大声冲她喊着:

  “你到家快点来!这山上有狼啊。”

  卢秀荣答应着赶着羊群走了。扔下我还有那个趴蛋羊,孤零零的。我开始的时候,还咿咿呀呀地唱歌给自己壮胆,可随着天越来越黑了,我有点害怕了,最后星星都出来了,可还是没有人来。我感觉头皮发炸,小时候听我妈说,要是感觉头皮发炸,那就是有狼要来了。当时总是乱想,越想越怕,越怕越想。到后来我都急哭了。不单单是我着急,那个趴蛋羊也来凑热闹,还咩咩地叫唤上了。我心想,这不是成心叫狼来吗?我就用脚踹它,说:

  “都怪你个倒霉鬼,我一会走了,撇下你喂狼。”

  可说归说,我还是没走。这时候我突然想到我妈还说过,狼最怕火光,要是有狼来就点火,我们放羊的人身上都带着火柴,当时我就把火点着了,火苗子一高,我的胆子倒是大了,可羊胆子小了,叫唤的更厉害了。正这么个时候,我听山下有动静了。不一会就听有人喊:

  “国英,刘国英。”卢秀荣的声音。

  又听一个男人的声音喊道:“小刘,小刘。”

  都没用我回答,那个趴蛋羊比我喊的声都大,队长赶着车直奔过来,我和羊都得救了。

  能治好趴蛋羊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给它料吃,也就是喂它粮食,以便增加营养。增强体质最好的料就是黄豆和黄豆饼,再就是让它多饮水。为了让它喝水,提前喂它盐吃,羊吃了盐就会口渴,口渴就要喝水。

  不光是羊,驴和马由于营养不良、干活太多,也有累趴蛋的时候。即便是我们人,也有因为体力透支,超负荷作业把身体累垮的比比皆是。此时有的人也会说:“诶呀!这活太累啦!都把我累趴蛋了。”

  可那只趴蛋羊没等到治疗,第二天就让队长给宰了,成了刀下之鬼。头天晚上刚把趴蛋羊拉回来时,队长就跟李书记说:

  “食堂快一个月没见油腥了。”回头他指着趴蛋羊说:“要不然宰了它给大伙开开荤吧。”一听这话我都傻了,我还正准备给它加营养呢。可没等我说话,卢秀荣先不干了,她用身子护住羊,尖着嗓子说:

  “不行,谁也不能动它。”

  她这个举动太突然,再加上声大,把队长吓的一激灵,过一会,定了定神才说:

  “这是咋说的呢,吓了我一跳。”

  卢秀荣怕硬的不行,就又来软的,哭着说:

  “队长啊,你就可怜可怜它吧,要是实在想吃它,也得先治好它,让它长点肉啊!”

  书记看看队长没说话转身走了,队长也要走,临走之前扔下一句话说:

  “那就让它长一宿肉,明天再说。”

  那天夜里,我们俩倒班护着它,除了让它多长点肉,还有就是防止队长他们把它偷走。就是那样还是没看住,第二天晚上我们俩放羊刚进院,就见人们脸上都带着笑,队长从食堂出来,看见我们后高兴地挥着手喊道:

  “小刘小卢啊,你们俩立功了。”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知道立了什么功。刚要问队长,可他好像有急事,慌慌张张往大门外跑,不一会领着好几个人回来了,就看那些人有说有笑,嘻嘻哈哈的。当他们走过去后,队长也嘿嘿地笑着回过头来喊道:

  “今天食堂有包子吃,包子里包的全是肉。”

  听他一提肉,我明白了,当时就对卢秀荣说:“完了,包子肯定是羊肉的。”

  卢秀荣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愣,接着一转身发疯似地跑着进了食堂,等我也过去时,卢秀荣都从屋里出来了,站在门口哭的肩膀一抖一抖的。她说:

  “她们把羊给宰了,锅里的包子就是。今晚请大队生产队的领导吃饭。”

  我们俩伤心了好几天。吃包子的时候,我们俩气的都不吃,李书记就劝我俩:

  “功臣当属两个羊倌,要是没有趴蛋羊,今天大伙能吃上羊肉吗?”

  书记的话乍听上去,我们俩不像是功臣,倒像是罪人,好好的羊让我们放的趴蛋了。其实他说的也是实话,要是那个羊也和其它羊似的活蹦乱跳的,队长就是长两个脑袋也不敢吃羊。这也正是他不让我们俩治好趴蛋羊的真正原因。

  青年点光知青就七十多个,再加上外来的七八个客人,一个趴蛋羊也架不住吃,虽然我们求情让它多活了一夜,可一宿的工夫肉也多不了几斤。等到第二天肉没了,剩下的只有羊骨头。队长指着羊骨头吩咐食堂说:

  “放羊汤。”回头又叮嘱道:“锅里多放水,水就是汤。”

  队长心里清楚,骨头没几条,主要是让人们有汤喝。羊汤好了,队长先过去,用手一拉锅盖,那锅里的热气呼地一下冒出来,把它烫得急忙扔掉锅盖,向后跳出去好几步远,喊道:

  “他娘的,烫死我了。”

  随后他抖了抖手说:“羊肉是没了,汤多,有的是,骨头汤也是好玩意,大补。”

  “四眼”就说:“好羊的骨头汤大补,一个趴蛋羊的够呛,别喝完了人再趴蛋了。”

  队长过去把他手里的汤碗夺过来,一本正经地说:

  “你怕趴蛋,就不要喝了。”

  庄芸芸想给四眼个台阶下,就笑着说:“‘四眼’,我看你没喝趴蛋羊的骨头汤也经常趴蛋,一袋子粮食都拿不动,都不如好妇女。”

  庄芸芸的话把大伙都逗笑了,队长也笑了。四眼马上抓住机会,过去端起骨头汤就喝,一边喝还一边说:

  “趴蛋羊的骨头汤必需多喝,多喝人就不会趴蛋了。”(未完待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女知青的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词条  知青  知青词条  严寒  严寒词条  小花  小花词条  女知青的蹉跎岁月词条  
散文

 有你在我就很快乐

你知道我喜欢什么为何要说你给不了我快乐我的沉默与执着足以证明和你在一起我是很快乐喜欢你认真的表情喜欢你有时的沉默其实我并不要求你什么在我孤独无助时有你在就够了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