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读后感1000字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是一本由玛里琳·约翰逊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44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精选点评:

  ●准3。失望

  ●不知道讣告算不算外国独有的,似乎国内没看过。《缘分天注定》里的男主的朋友就是纽约时报得讣告编辑。值得一读。

  ●讣告,陌生,且妙。

  ●虽然很喜欢这个作者写的与废墟为伴,但是这本实在太碎碎念了。可能是跟我也不怎么看讣告有关吧,不太理解这份狂热。

  ●居然是在图书馆“各国风俗习惯”条目下找到的这本书= = 内容是有趣的,不过看到后面有点无聊

  ●一本妙趣横生的书,让人眼界大开,了解英美式讣告的历史和习俗,以及讣告写作背后的温情故事。

  ●没多少意思

  ●“但是,讣告,任何优秀的讣告,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当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去世时,它极力以最快的速度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损失。” 国内的报章尚缺乏这种文体和人文关怀,死后谁给你速写匆匆或者悠长一生或者洋溢温暖的瞬间故事

  ●选角挺有趣,讣告作者们,一群活着的人,在死者的亡灵飘逝而去时极力抓住一缕幽魂。在这里,一个人遽然死亡,其他许多人同时开始了缓慢的死亡过程。对于后者,讣闻版仍在耐心等待。

  ●很有趣啊,简直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刚上大一的时候有门课的老师让我们给自己写墓志铭,当时觉得很为难,现在过去五年了,再给自己写的话估计也就是在哪里读过书而已;啊,难道我还不够中二么为什么进来越发觉得人生艰难。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读后感(一):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我们中国是一个对死亡讨论的太少的国家,我们是一个提到“死”都要敲一敲木头的国家,这是由我们的文化基因决定的。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离开,不是今天也会是将来的某一天。海德格尔曾经提到过一个理念:向死而生。意思是只有知道血淋淋的死才能够更好的面对血淋淋的生。所以我们应该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活,like tomorrow you will die.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读后感(二):讣告——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

  前段时间复习考试,有背中外新闻史,读完这本书,不晓得讣告有没有在某本外国新闻史教材里为廉价报纸的一章占上满满两页,至少我想国内是写不满两页来的,我们的讣告大多格式化的一塌糊涂,想到的和死亡相关而又有趣的告别,翻翻自己的回忆,竟然是《致青春》里,浪漫诗人老张落魄到要去给过世的人写传记。

  这本书读起来需要一点儿耐心,也需要不少的知识储备,书里有大量的报刊名称,英美知名人名,处于中国的我们几乎无法GET到作者的梗,即使配上了各种注解,也是大打折扣。书里出现了大量的英美廉价报纸的名称,如果不了解这些报刊的特点,也不能理解为何讣告在里面占了如此重要的内容,毕竟国内各种都市报和党报机关报是不可能有这样一个版面的。加上我们对书里出现的外国名人实在是了解甚少,每一人名都要看一下注解,重新思考代入到国内读者的定位里去读,所以读到后来,愈发会觉得啰嗦冗长,作者沉浸于自己的讣告世界里不断的吐槽着各种各样的讣告语句,一些人和一些事,诚然,这些也都算是很有趣,然而作为国内的读者,却并不能理解好,不晓得是译者的原因,还是作者的行文风格就是如此。

  不过,外文作品的行文的确和我们惯常习惯的中文有所不同。吃惯了红烧肉,上来一份怪味花椰菜,必是不大习惯的。

  然而我们还是能够看得明白作者的意图,换到现在来说,讣告应该说是一个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而作者这样的存在,就是在用心力好好写出你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内容。

  也许你是个逗逼一样的存在了,也许是个大隐隐于市的圣人,也许是一无是处的小角色也曾经有过闪光点……所有的这一切也都随你一起归于尘土,然而不必担心,这都是过去了。

  所以,究竟有没有人想出一个自媒体号来,专门给大家刊登最后一条朋友圈呢?

  觉得是个很好的内容~

  百态人生。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读后感(三):读后

  讣告有漫长的历史。在19世纪经历了繁荣,20世纪则长期萎靡。直到80年代,英美现代派讣告诞生,由此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代。从传统报刊到新兴网络,讣告的文体与文风被革新,覆盖的对象扩大,撰写者增加,精彩作品不断涌现,也更加郑重。讣告作者的职位也由冷门变成了热门。

  讣告有着约定俗成的格式,但并无专有名词指代其各个部分。本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命名系统,包括墓志铭、坏消息(亡故情况)、歌舞段落(轶事)、倒档(生平概述)、年表、祝辞(熟人引用语)、电讯报段落(冷笑话结尾)和生还者之舟(亲属名单)。

  讣告本身有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它也有不同种类的读者。大报讣闻版的生平特写式的讣告造就了狂热的讣迷群体,他们不自觉地并乐于在讣告上花时间,领略讣告的幽默和戏剧性,在讣告中体验着从悲到喜的不同情绪,也获得了许多知识与见解。当然,沉迷于讣告之中也有其代价,可能与社会产生疏离而不利名声。死亡毕竟常是禁忌,虽然任谁都知道无法幸免。阅读讣告能发现宇宙的神异,同一行当的人总会接连离世,仿佛彼此的关系是互为备份一般。报纸中讣告的丧主总是重要人物,他们能够定义时代,经历了各自的幸运与不幸,读者可以从阅读中定位自己。讣告的读者通常不认识丧主,因而能够冷静、超然地,带着兴趣阅读。但一旦面对自己熟悉的人的讣告,悲伤则会掩盖一切。

  讣告作者工作的特殊在于他们期待出现死亡。通常讣告作者不会认识写作对象,采访死者相熟之人也是经由电话,他们隐形在报刊之中,低调而老道。讣告写作有两级,一端的对象是公众人物,作者保持疏离的态度,实事求是写作。另一端的对象则是普通人,作者更接近对象,同时更富于情感。理想的讣告作者需要在力求深刻真实的前提下理解与同情丧主,同时也能从情感中抽离出来,冷静地对丧主做出分析与评价。但讣告毕竟属于报刊的内容,需要回应现实生活中广大的读者的需求,时间紧迫且篇幅短小,尤其在处理众多于突发事件中离世的普通人时,难免出现浅显与滥情的情况。

  讣告有记录历史的功能。其中一方面即表现为记录了丧主个人的历史,它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篇微型的人物传记,而接近历史学的写作。即需要仔细搜集与考证史料,分析材料的意涵,从其立身行事之中重建人物丰富的面相及其人生经历,从而努力趋于接近人物的本相。而因为写作紧接人物离世的时间,所以可以搜集许多口述访谈的材料。讣告除了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在另一方面,因为个人是在特定时代下的个人,“知人”与“论世”二者紧密相关,因而丧主个人的历史也能管窥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的大的历史环境。当然,时代也是由每个个体参与推动,个人与环境是互动的关系。

  讣告的主人公通常是公众生活中的突出者,属于人群中的活跃分子、鼓动家、领导者、联系者,以及其他各种特色人物。而不同的丧主在讣告中待遇也不尽相同,等待他的是生前不曾有的赞誉或者揭露。以普通人为对象的特写式讣告始于1980年代《费城每日新闻报》的讣告作者吉姆·尼科尔森。他提出,“没有平庸乏味的人,只有平庸乏味的问题”,美好、平常的人生是值得书写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讣告作者就是要找到丧主的指纹般的不同之处;对于丧主而言,讣告是唯一的,讣告作者需要与丧主的家人站在一起,为丧主及其家人的尊严写作。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取得非凡成就,到达金字塔上层的人毕竟是少数,但作为普通人能够认真经营生活而获得自在与幸福,这本身也是值得书写,值得尊敬的。《俄勒冈人》的艾米·马丁内兹·斯塔克对于讣告的对象的选择标准是要有好的故事,而不关心丧主的道德水准;《经济学人》的安·洛同样不认为讣告的对象只应是“有价值的好人”。报纸毕竟并非旨在道德宣传,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生平是讣告写作的目的。本书作者强调写作普通人讣告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丧主的独特性;尼克尔森则强调这种独特性具有相似性,从而能够被读者接受而产生联想,“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读后感(四):拜托,别让讣告太沉重

  写作是一门手艺活,这话一点儿都没错。讣告写作在西方,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欧美大点的报纸,都有专门讣闻版,不但有专职编辑,也有专职作者,后者还有全国性联谊会,每年都召开讣告写作年会,彼此沟通信息,共同预测下哪些大人物要挂掉,这跟别的版面编辑盘点年度大事没什么两样。据说,有些大人物并不介意这一点,还打电话给编辑,建议补充某些细节。

  同国内讣告枯燥的、为逝者讳的保守做法不同,西方媒体的讣告要豪放得多,也要生动有趣得多,他们更愿意向公众展现一个有生命特点的丧主,他活得很有个性,制造了不少传奇,绝不是泯然众人的主。比如,书里就提到《电讯报》有这么则讣告这样写:珍妮特•施密德日前在维也纳去世,终年八十岁。她是一位职业口哨演奏者,出生的时候,她是个男人,曾在希特勒的国防军中服役、参战,后来在开罗一家医院做了变性手术。再比如这一则:比利•卡特日前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这位身材矮胖的先生是卡特总统的兄弟,酗酒成性,喝醉之后便坐在盛产花生的佐治亚州普林斯自家廊下的椅子里大发议论,每每让白宫尴尬不已。

  你不觉得这样子的讣告亲切而有趣么!职业吹口哨者,还是在开罗做的变性手术,卡特总统酗酒成性的兄弟,这些梗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好奇。这样的讣告可读性很强,简单几句,说出一个人一生的精彩,至少不会让读者一见便习惯性地躲避。讣告写作不是小儿科,而是有着蘸满深情的特定格式:简短经济的人物刻画,紧接着死者生前和工作的小故事,最后是亲属名单。要求短小精悍,首尾呼应,文采斐然,深情有趣,蕴含着新闻行当里最富有创造性的文字。

  文化不同,每个国家的讣告也不一样。美国的讣告是个混血儿,介于短篇小说和普通讣告之间,故事性比较好,可见人物小传。在英国,全国性大报每日都在激烈竞争、角逐鲜明生动、机灵劲儿最足、最八卦的讣告,对创意要求比较高。英国讣告绝不是平淡如水的个人简历,它是高浓度的传记,突出作者的观点,由各种死者历史材料组成,包括正面、负面材料,甚至八卦传闻,不仅犀利,还有戏剧冲突,不考虑照顾死者面子,反而会找找乐子。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讣告写作才迎来重生,扩张,创新,娱乐,才华横溢的写作者层出不穷,一改讣告沉闷无趣的老套路,焕发勃勃生机。不仅是写作方式,包括写作对象,都进行了更新和拓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普通人进入了讣告作者的视野。在这之前,主角都是大人物和明星。因为有了普通人,讣告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真实以及生动。甚至让人觉得,死亡并不是那么恐怖的事情,如果有个高手替你操刀讣告的话,或许会因此而流芳百世。《独立报》的前辈、九十五岁去世的豪斯顿•沃宁就曾为一万三千多个科罗拉多人写过讣告,这意味着豪斯顿老先生一生看见了一万多人走在了他前边,这堪称讣告史中的里程碑。

  和记者不一样,绝大多数讣告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写作对象,更别说当面采访。如果非要采访家属,电话是谈论死亡更好的方式。这些极富创作力的案头作者,是报纸和刊物隐形得最彻底的供稿人。但就是有这么一批人热爱讣告创作,不计名利,充满激情,发挥巨大的创造力,毕生献给了这个行业。他们是这一行的英雄和传奇。每个行当都有这样一群人,哪怕再不起眼的行业,不是么!

  书里就写了这样一个讣告界的传奇人物——吉姆•尼克尔森,一干就是十九年,与别的讣告作者不同,他只给普通人写讣告,大人物之死与他没关系。他说他要发明一种为老百姓服务的讣闻版,它会迅速流传开来。吉姆做到了,凭借对人物性格和细节的把握,他写的一个普通管子工的讣告,在大报上占了五十厘米的版面,之前那可是市议员和黑帮头子们的篇幅。吉姆说,对待讣告,作者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粗枝大叶,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能懈怠。也许这是你写的第五千份讣告,但对死者而言,他只有这一份,唯一的一份。吉姆坚信一点:为死者家人写作,在报纸上为他们争取权益,为版面和尊严而战。吉姆甚至还认为,我们可以在讣告中寻找成功或幸福人生的秘密。这个人是怎么度过这七八十年的?

  吉姆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了一点,讣告写作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创造力,需要职业态度,也需要热情,有许多天才出没。可惜,国内报纸似乎并不乐意,为普通人开设讣告版块,哪怕这里充满着商机。传统观念也对幽默风趣的讣告不大待见。但我以为,讣告写作会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写作产业。如果可以,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后,留下一份简练有趣的告别辞呢!就算调侃一点的,也能给亲人留下一抹微笑,而不仅仅是刻板的悲痛。

  为了将来的讣告生动一点,是该给生活来点史诗性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讣告  讣告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天堂  天堂词条  1000  1000词条  
美文

 北京姑娘读后感摘抄

 《北京姑娘》是一本由石康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展开)

美文

 西予幽梦(8-9)

 《夫人病魔》  梅夕,你受折磨了,怎么这个病也落在了你身上了。  噢,扶我起来,人的命是天注定了的。我连续几年做了同一个梦,梦到墙总是向我倒过来,我知道是预兆...(展开)

美文

 奇门 感情 婚姻 男女

 奇门 感情 婚姻 男女  若千万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一次回眸。那么一生一世的厮守和约定,若有来世,怎不会在擦肩而过时,感到似曾相识的心跳。  命理中看不到你和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