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和人聊天

  我对聊天这件事情的态度最近有一点改变。此前我不大喜欢社交活动,避免任何人多的场合,觉得很耗精力又没有什么意思。也相信一种说法,就是尽量减少自己周围的纷扰,尽量不要耗散注意力,这样人才容易保持专注,心也才不容易散乱。所以,哪怕是在手机通讯工具里,我的话也很少。群里基本不怎么说话,和人一对一交流也很简短。

  但是通过一系列个人经历,我又觉得聊天很疗愈。这里聊天说的不是一大群人,也不是在线上,而是三两个人在线下面对面聊天。可能也不需要什么主题,只是随着兴致随意展开,讲到哪里算哪里。一次好的聊天,可能是心怀郁结而去,但是听一听,聊一聊之后,可能话题都和心头事无关,也没有人对自己的现实困境给出建议或者解决方案,临走时却依然觉得心头一松,不知不觉之间情绪已经得到了舒缓。

  并不是所有的聊天都如此,关键在于面对的是什么人。最好是有许多人生阅历,这样的人会有很好的理解力,听得懂你在说什么。又因为经历过许多事,也就熬过了许多生活中的苦难,所以只是看着对方的表情,都会觉得心里安宁下来---别人经历过,而且更早,更难。虽然自己可能心中纠结,思路不畅,看到对面有人经历过这一切,目前却保持着平和的表情,这也会让人觉得有很大宽慰,因为对方提供了一种未来的可能,自己也许能同样抵达。

  然后最好不要是谈话专家。在社会生活中,专有一类人擅长谈话,随时可以给出精彩的观点和最新的资讯。但这样的人其实不适合对坐聊天,因为他们更擅长说,而不是听。善于聆听的人会让聊天的气氛变得很融洽,很放松,大家不会抱着今天我一定要学到点什么心态,让聊天变得过于有目的性。那些不那么喜欢热闹,不那么喜欢发表见解的人,我发现其实他们让人更觉得心安。你慢慢说,对方慢慢听,那么对方慢慢说的时候,自己也就没有任何压力,不认为是说教、建议、分析或者是评价。

  最后是最好有不多不少的自我。聊天中有两件事情很让人讨厌,一种是自我过大,于是反复下判断,反复做评论,反复强调自己是正确的,那就接近于训话而非对聊。另一种是自我过小,或者说没什么自我,彻底变成一个镜像。无论你怎么说,对方也就呈现出相同的观点,完全顺着你的说法聊下去。这样会让聊天变得很刻意,仿佛对方是在小心翼翼地照顾自己,唯恐有任何触犯的地方。不多不少的自我让人感觉双方关系平等,彼此赞同的部分不让人觉得是附和,相互反对的部分也不让人觉得是冒犯,这样的聊天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让人感到厌倦。

  人是需要聊天的,人也需要不时身处人群之中。疫情以来,许多人选择减少外出,减少聚会,整天呆在家里,其实这不算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隔绝在人群之外,终日面对有限的家人,反而会让气氛变得紧张,增加了人际摩擦的可能。如果一周能够出去一次,小范围见上三五个人,保证每个人都聊上半小时,保证大家的眼睛相互对视,即便不是讨论什么高质量的话题,单纯的闲聊也能让人得到放松。如果聊天的人选合适,甚至会让人感觉很愉悦,散场时又能恢复一些元气。

  先前我曾经写过,疫情第一年我选择等待,什么都不做就等着疫情过去,结果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所以今年我连续日更,想要找回一点生活的节奏,重新激发自己对生活的兴趣。没想到这样的做法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每天写字、锻炼、做饭,固然一开始有一种自己很精进的感觉,但随后隔绝于人群之外也同样带来了许多负面情绪,茫然、倦怠和焦躁随之产生,并不容易找到内心的宁静。

  中秋节之前不知道什么原因,朋友们突然都冒了出来,约我连续出去见了三四次面,就是单纯的吃饭聊天,大家面对面说几句话。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一下松弛了下来,内心变得更平和也更有弹性。这时我才意识到,身处人群之中,能够漫无目的地和人聊一晚上天,这件事情原来也那么重要,也那么值得感激。

  平衡之道难于掌握,我自觉没有做好,总是一脚深一脚浅。希望你能比我幸运,生活中能有事忙碌,也能有人聊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和人聊天  聊天  聊天词条  和人聊天词条  
美文

 《黑客帝国4》归来

 时隔18年,《黑客帝国4:重生》将在今年12月22日上映,依旧是原班人马。当初看第一部的时候,我觉得很振奋,有生之年见证了一部伟大经典的诞生。随着时日流逝,我...(展开)

美文

 感悟秋雨

 下雨了,不大,与很长一段时期的雨有所不同,落在短袖外手臂上似瞬间丝丝触电,溅起一层小疙瘩,于是我在去某个地方的途中放慢了脚步,尽情感受这份轻柔。  雨儿夹着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