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是一本由【丹麦】伊尔斯·桑德 著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一):恰如其分的害羞金句整理

  整理了一些好句,分享给大家

  1.敢于脆弱的勇气003 在我成长的环境中,如果不表现得态度坚决,意志坚强,就没有人会站在我这一边。如果想受人尊重,得到重视,我就必须能干,必须事业有成,或者有别的拿得出手的东西。 2.敢于脆弱的勇气004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听到别人说我脆弱时觉得不自在,其实就是一种焦虑。但我意识到自己非常尴尬和愤怒,我的脸部肌肉好像都不听话了。我想笑,想表现得自信一点,眼睛却开始游移,那种神经抽搐的感觉令人困扰。我的声音听起来很微弱,脸上也表露着我在掩饰内心深处的情绪。当时我的感觉就好像不光是脚下的地毯,甚至下面的一切都被抽空了,我就站在空气中。 3.羞耻(及其背后的自卑)是人们对自我感知中的不安感的反应。有些人只会因为自己身上的某一点感到羞耻,有的人却深受羞耻感的束缚。无论你的羞耻感程度如何强烈,你都可以从本书介绍的工具中获益,帮助你摆脱羞耻感带来的部分压力。 4.第一部分:直面羞耻 有两种情况让人放不下羞耻:一种是持续关注通常让你感到羞耻的事情,另一种是持续关注能在更深层次上滋养羞耻感并使之爆发的事情,尽管你并没犯什么大错。 5.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P17 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羞耻感最大的好处是让你能够应对社交场合,而最大的坏处是:如果你有个反应过度的“传感器”,你就会因为稍微表现得有点与众不同而被一种非常尴尬的羞耻感压倒。 6.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P18 羞耻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不被他人所爱的感受。按照奥尔胡斯大学卡斯滕·史格博士的说法,“羞耻”一词与“掩盖”有关联,意思是让什么事物或什么人不为别人所见。 7.羞耻引起的焦虑。P20 如果感到羞耻,你会担心自己的事情被别人发现,被所属的群体排除在外。 8.羞耻与内疚的区别。P30 内疚是由我们做过的事引发的情感,而羞耻则可能是由与我们相关的任何事情(做过的和未做过的,感受到的和未感受到的)引起的。 9.羞耻感是内心的警示器。P30 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和脆弱,对于新型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来说至关重要。 10.第二章 习惯性羞耻P37 习惯性羞耻是一种持久地认为自己不值得为他人所爱或自己有什么问题的感觉。习惯性羞耻源于不和谐的互动。 11.习惯性羞耻P39 短时间的羞耻感是一种健康的反应,能在你的行为即将超出别人接受范围或你所属群体接受范围之前向你发出警示。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就会形成习惯性羞耻。 12.习惯性羞耻P39 我们和别人关系融洽时会有安全感,特别是与别人有眼神交流时,会有一种归属感。 13:所谓尴尬,就是未处理好的羞耻感.P53 羞耻感是对自我意识中某些缺陷的反应,这些缺陷越多,我们和他人相处时就越难放松。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二):那些站在墙角的“犯错小孩”

  《恰如其分的害羞》书评 文/牛牛

  如果你经常因为一些事情难为情,并且为之深深自责,那么你的生活已经被羞耻感控制了。

  我们对这种感觉并不陌生,因为大多数人都曾是那个站在墙角的“犯错小孩”,过去的人们一直利用羞耻感来教育孩子,却不知道这带给孩子多大的伤害。

  最近在读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的一本新书(《恰如其分的害羞》)。读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种“耻感教育”在西方社会也是存在的。作者出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丹麦,她小时候经常沉默寡言,妈妈会很生气,有时候会如此评价自己的女儿“一点头脑都没有”。妈妈小时候,家里人也是这么利用羞耻感教育她的,所以她也是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教育女儿。

  阅读《恰如其分的害羞》的过程中,感觉非常治愈,比较打动我的有三点:

  (1)痛点:羞耻感有一点特别令人讨厌,就是我们往往会为自己的羞耻而感到羞耻,因此不想向他人求助,而是选择用孤独的方式逃避自我,最后又因为孤独更加羞耻

  (2)源头:羞耻感源自不和谐的人际互动,是对自我意识中某些缺陷的反应。小时候能得到的积极回应越多,你就会越坚信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在社交场合就会轻松自如;相反,如果你的不安经常被人忽视,或被别人消极对待,你长大后可能会因为羞耻而产生不安感。

  (3)脉络:这种来自原生家庭的不和谐还会代代相传。比如,你妈妈小时候受到惊吓时并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情,而且一辈子都没能摆脱这种情况的影响,那么当你表现出恐惧时,她就无法感同身受,这样你就可能继承了你家人的羞耻感。

  那么,如何修复自我意识中的缺陷,摆脱羞耻感的控制呢?书中有几点建议值得我们借鉴。

  一、“原汤化原食”——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

  被羞耻感困扰时,很多人最想做得事情就是忘记那件事或者抑制自己的羞耻感。其实,你需要的恰恰相反,只有鼓起勇气展示自己的脆弱,你的内心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自由,焦虑感也会随之降低。

  身为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深知要一个人谈论自己的脆弱是多么不容易。她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经历:一位学员向她分享了自己的情感动向,最近遇到了一分非常满意的恋爱关系,这种对爱的渴望让作者非常痛苦,因为她已经不指望这种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另外,作为心理治疗师,既然让对学员心存嫉妒,这让作者非常的羞耻

  羞耻感是一种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情绪,在一段关系中破坏的东西必须通过一段新的关系来修复。渐渐的,你就可以学会用关爱的眼神来看待自己,但首先,必须有另一个人用同样的眼神来看待你。

  在“嫉妒”案例中,作者找到了他多年的好友、牧师,鼓起勇气吐露了自己的秘密。牧师建议作者对学员如此说:“我很高兴,但我也感到很痛苦。我希望我能像你一样”。

  作者回到说:“我可以这么说,但我觉得就是在撒谎,唯一的感觉就是痛苦。”

  牧师同情地回答说:“可怜的孩子,这么说,你确实觉得痛苦。”

  一边听牧师讲话,一遍从他充满爱的眼神中了解这自己,作者刚刚还在为自己的情绪恨自己,但听了牧师的话,就开始接受自己的情绪了。

  二、“课题分离”——出了问题的不是你!

  如果被羞耻感控制,你会从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甚至用一种讨厌自己的眼光来评判自己,然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课题分离”——你对自己感觉不好,是因为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但不代表你这个人有什么问题。

  发现这个真相后,你会自在很多。在有些场合,你还是会感到尴尬,但不会像过去一样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作者提到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在一次电影节活动中,身为心理专家的作者跟一群记者坐在了一起,当时他们在谈论一部电影,因为作者知道其中一名记者做个电影导演,所以就问这部电影是不是他导的。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寂静,似乎所有人都有点尴尬。

  显然,其他人都熟悉这部电影,只有作者不熟悉。有那么一会,作者低头看着桌上,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没觉得不安,而且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她知道,尽管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但她知道自己并不愚蠢!

  三、“辩证看问题”——区分羞耻、内疚和愧疚

  我们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非美即丑、非好即坏的思维定式,所以认识到很多事情具有两面性,就能恰当地应对很多情绪问题。

  比如说,孩子出现了不当言行,如果父母无法用辩证的思维和孩子交流,让他分不清内疚和羞耻的区别,那么即使只犯了一次错,他也会觉得自己很失败。而智慧的父母的父母会做出既有批评又有肯定的反应:“这件事你做错了,但你还是个好孩子,我爱你。”

  另外,一旦做到了第二点“课题分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因为过去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而不是自己出现了问题的时候,羞耻感就会转换为一种懊悔情绪。

  当你从一开始就缺失的东西中审视自己的生活时,你就会为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感到骄傲!

  最后介绍下这本书的作者:伊尔斯·桑德,丹麦心理治疗学会会员,并在丹麦国家教会担任教区牧师近11年,专注于心理咨询督导、讲师培训与心理咨询工作。身为高敏感族的一员,她更了解高敏感族的心情与苦处,其作品《高敏感是种天赋》系列引起了全球高敏感人群的共鸣,帮助无数人走出了心理困境,先后出版了美、英、德、法、日、韩、中等19种语言的版本。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三):有一种羞耻感叫“我为我的存在而感到羞耻

  图片来自网络

  前两天有一条新闻“15岁女生当街暴打母亲”,这条新闻迅速冲上热搜,女孩为了买新手机,因母亲拿不出太多钱而怒打母亲,网友们怒批女孩的行为,纷纷说现在的孩子太不像话了。谁知很快反转就来了,原来是女孩的手机坏了,母亲原本答应给她买新手机,女孩自己攒了4000元钱,母亲出2000元,谁知到了手机店,母亲和舅舅通了电话后,突然反悔,不愿再给女孩买手机。母女俩从店里吵到店外,引得路人驻足围观,女孩见人多了,就催着妈妈赶紧走,母亲却不管女儿怎么催促,就是不动。

  女儿终于崩溃,一边哭喊着“走不走?走不走?”一边撕扯拍打着母亲,对她来说,这么多人围观,她处在被批评、被谴责、被羞辱的中心,被贴上“坏孩子”“不懂事”“不孝顺”的标签,内心的羞耻感爆棚。

  母亲无视女儿的祈求,把她至于被围观的中央,让众人谴责女儿,也是想利用羞耻感来教育孩子。

  再看看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吧,利用羞耻感来惩罚、操纵一个人。

  心理学家认为,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情感中,人类最负面的情感就是羞耻感。绝大多数人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不适都和羞耻感有关,它渗透我们的内心,要想理解我们自身的人格表现,必须认识羞耻感。

  《恰如其分的害羞》是一本专门介绍羞耻感的书,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羞耻感、分析羞耻感的来源,区分羞耻感与其他情感;第二部分打破代代相传的羞耻感,提供治愈过度的羞耻感的方法,从而修复自我意识中的缺陷,重塑自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伊尔斯·桑德,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神学硕士,在丹麦国家教会担任教区牧师近11年,专注于心理咨询督导、讲师培训与心理咨询工作。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这本书。

  一、什么是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觉得自己有某种问题、不被他人所爱的感受。羞耻感是个让人难以启齿的话题,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感到羞耻羞耻,而且不愿意谈起,我们甚至意识不到,羞耻感也是令我们感到孤独和抑郁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即使理智告诉你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你还是会感到羞耻。比如,你因为一些原因辞职,过了一段时间,当朋友问你现在在哪里工作时,你却因为还没有找到新工作而羞于开口。羞耻感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我么无法用正常的理智去消除。可以说,羞耻感“掌控”着其他情绪,当羞耻感出现时,我们对其他情绪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

  羞耻感是一种社交情绪,只有在人际互动的情境中才能被体会到。如果你一个人独处荒岛,很难产生羞耻感。具有强烈羞耻感的人,大部分时间都会选择独处,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他们更轻松,但是,这样也会造成恶性循环,有人会为了摆脱羞耻感而选择独自生活,却因为孤独而更加羞耻

  二、习惯性羞耻(也可以说是教育点)

  短时间的羞耻感是一种健康的反应,能在你的行为即将超出别人接受范围或你所属的群体接受范围之前向你发出警示,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就会形成习惯性羞耻。如果你经常有不和谐的互动,就会产生习惯性羞耻

  自我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自己的一种评价,或者说是对自己的一种感觉。从出生起,我们就四处张望,渴望找到一双可以对视的眼睛。我们通过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了解自己,特别是通过别人看我们的方式认识自己。眼神接触可以让人从心底深处感到愉悦、安心。有的父母无法理解他们的孩子,并做出反应,他们可能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孩子和父母对视,孩子想从父母的眼中寻找对自己的认知时,如果父母不能以充满爱心的态度做出回应,那么孩子会因为父母眼中的漠然而感到迷惑和困扰。(最糟糕的情况是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孩子反过来努力迎合父母,为了让父母安心,对父母的言行做出积极的反应。)

  孩子得不到适当的反应,也就无法从父母的反应中认识自我,父母没有告诉他:“你看上去不开心,没关系。”“你现在生气了,但你还是个很可爱的孩子。”

  孩子生气时,父母视而不见或做出消极反应,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孩子对任何事情的体验都比成年人强烈,对完全依赖和大人的亲密关系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况比发生在大人身上可怕百倍。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中,虽然女孩在那样的情况下已经崩溃了,完全可以丢下母亲,自己离开,但她为何不自己离开,只是哭着推母亲“走不走”,因为她想带母亲一起离开。即便父母伤害了孩子,孩子内心深处依然依赖和爱着父母。

  三、如何治愈羞耻

  让人感到羞耻的因素有很多种,且因人而异。这些因素会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和职场规则等的不同而不同。对一个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会让另一个人深感羞耻。而过多的羞耻感势必带来焦虑和压力,让人“想太多”“感到疲累”……人在羞耻时认为自己出了问题的感觉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或与你正在做的事无关,可能只是你和别人的人际互动出了问题,但这是一个可以纠正的错误,换句话说,你对自己感觉不好,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但你没什么问题。发现这个真相后,你会自在许多,与自己建立更富有爱心的联系,可以让你更轻松摆脱那些感觉很糟糕的经历的影响。

  我们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自己的同情心,以关爱、热情和友好的态度跟自己对话或写信,是很好的训练。

  书中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练习,慢慢地,我们也可以培养出与那些在童年时期就形成了健康的自我意思和自尊的人一样的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意识深处未曾发现的东西,这会使我们的性格发生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我们就能与他人建立起更深的情感共鸣。

  篇幅有限,而《恰如其分的害羞》的知识点又太多,建议对心理学和自我提升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伊尔斯·桑德深知要一个人谈论自己的脆弱是多么不容易。她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深深的羞耻感的个人经验,以及她所陪伴的许多个案故事,并以专业且充满同理心的温柔,引导我们发现隐含在羞耻感底下强大的内在力量。

  《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读后感(四):多少夫妻,正费力地让伴侣充满“羞耻感”?

  看热播剧《小敏家》,感觉剧中的徐正在太可怕了。小敏的妹妹小捷,与身为律师的徐正谈起了恋爱,却一步一步受到了徐正的情感控制:

  小捷的反应让我们牙龈直痒,恨不能隔着屏幕打醒她。这也引发了我们的讨论,明明她没有做错,为什么会有羞耻感?她怎么就不懂得爱自己呢?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产生羞耻感。比如,领导要求写一份文案,因为未及时完成,当被问起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羞耻感:我怎么没有做完?我应该怎么跟领导解释原因?

  我们同事小咪有抽烟的习惯,但她从不到吸烟室去吸烟。有一回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一个女孩儿,让那么多人看到在抽烟,那种无助的感觉太可怕了。

  你看,无论是什么情况,我们都会有羞耻感。那你可能就要问了,有了羞耻感,伴侣会不会利用羞耻感对我们进行情感绑架?我们还能被爱着吗?

  所以,今天就要向你推荐一本书,名叫《恰如其分的害羞》。这本书的作者是伊尔斯·桑德,是丹麦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在丹麦国家教会担任教学牧师11年。现在她专注于心理咨询督导、讲师培训与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在这本书告诉我们,羞耻感的产生就在于我们内心的无助,我们总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能够把控生活的一面,但事实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羞耻感。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书,我将从婚姻爱情的角度跟你一起寻找为什么我们会害羞?我们如何应对羞耻感。

  01以爱之名的婚姻,往往隐藏着羞耻

  一直以来羞耻感都是我们难以启齿的话题。有人会心跳加速、头晕恶心,还有人会手脚冰凉麻木、喘不过气来。那么,什么是羞耻感呢?

  作者说,羞耻感就是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尴尬乃至害怕的情绪。当这种情绪出现,人们就会发现自己脆弱无力,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适当的羞耻可能会让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用充满爱的眼光对待婚姻;不适当的害羞,就会把所有的错误都聚焦在自己身上,慢慢毁掉自己的幸福。

  电影《煤气灯下》讲述了善良的女孩宝拉和贪婪男人安东的婚恋故事。安东心术不正,一直都在觊觎宝拉姑母的遗产。为了顺理成章得到宝拉拥有的财产,他不惜一切办法来“算计”宝拉,让宝拉产生羞愧感。

  比如他会强调宝拉记忆差,会突然问宝拉,墙上的画怎么没了?宝拉为什么总要把画藏起来?突如其来的场景让宝拉不知所措,无论宝拉回应什么,安东都是一副生气的表情。

  当宝拉被逼着从楼梯拐角找到了那幅画后,立即被坐实了“罪名”,百口莫辩的宝拉内心只剩下做错事的羞耻感了。

  因为羞耻感的存在,宝拉不敢信任自己,只能视安东为救命稻草,任由他摆布了。

  作者告诉我们,错误的婚姻会形成持续的不适当的害羞。当这种害羞变成了习惯性羞耻后,我们就会认为自己不值得为他人所爱,会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理学家帕特丽夏所言:“破坏性的羞耻感是一场精神危机。羞耻感涉及整体做人的失败。倍感羞耻的人相信他不应当存活在这个世上。”

  羞耻感最可怕的地方,是让我们一辈子生活在惧怕批评、指责的无力感之中。

  02敢于直面害羞,才会更爱自己

  莫非定律曾说,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所以,想要融入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就要接受自己的害羞。

  作者讲述了一个案例:

  42岁的苏珊娜有一段时间深深陷入自卑之中,她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废物,羞耻心特别强烈,甚至产生了“以死解脱”的想法。

  后来,她在一个自我成长的小组里说出了她的念头,小组的负责人很贴心地告诉她,“你是一个偶尔将死亡视为解脱的人。”

  听到这句话,她的不安感瞬间就消失了,原来她只是害羞。她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没有任何人觉得她一无是处,也没有人做出了看不起她的举动,这也让她一度激动,身体里的那颗心也慢慢地回到了肚子里。

  她的死亡想法,其实是她内心深处想改变眼前生活的一种向往。随着她把想法说出来,她的害羞感直接呈现在了灯光下,这让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不会再为那些可笑的想法吓倒,我会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

  敢于直面害羞,我们就不会害怕别人评价。我们会放下杂念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专注于我们喜欢的事情。

  敢于直面害羞,我们就会有勇气迎接他人的目光,在目光里找到充满关爱的眼神,寻求到与他联结的方向,感受到爱的力量。

  所以,直面羞耻感,学会摆脱不适当的羞耻感,才会笑着面对婚姻中的风雨,迎接风雨之后的彩虹。

  03做好自己,比取悦爱情更重要

  刚才我们提过,羞耻感是后天习得的,自然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治愈羞耻感。推荐几个有趣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1、给自己录视频

  给自己录视频,其实就是让人们能够由外而内地认识自己。

  作者说他曾经有一个身为项目负责人的来访者,一说话就紧张,他会认为每个人都会注意他的脸红手抖,甚至会接近崩溃的状态。他按照作者要求录视频后发现,视频里的他没有任何异样,甚至看上去颇有风范。此后这个年轻人就改掉了他害羞的习惯。

  当夫妻吵架时,我们也可以偷偷为自己录下视频,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两人是否存在一个人想交流另一个人要回避的场景。这些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婚姻起到帮助作用。

  海涅曾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借用这句名言,通过慢放的录过的视频,我们就会找到婚姻问题的症结,增强无畏羞耻的底气。

  2、跟对方说“不”

  面对一份纠缠不休的感情,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

  艾莉诺·罗斯福说过:“未经你的同意,没有人能使你感觉卑微。”

  当伴侣说你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你要冷静!你要有勇气说“不!”

  当伴侣要求这也做那也做,而他像个指挥家指指点点时,你要有勇气说“不!”

  当伴侣对你不愿过多投入情绪,生活里也只是偶尔出席的时候,你要有勇气说“不!”

  这里千万不要害怕他会远离你,怕你会失去爱情。如果爱得不幸福,拜托,你该尽早从这段情感中抽空,学会“及时止损”,而不是与烂人烂事不眠不休。

  真正的爱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的,是要两个人一起努力,为我们美好的幸福生活去打拼。

  3、经常给自己写信

  非常喜欢作者提出的这个办法。给自己写信其实就是培养自我同情心、自我共情力。

  我们在给自己写信的时候,往往就会用关爱的心思来看待自己的问题,也会思考是不是因缺失了什么而产生的问题。或许当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时,会发现还有很多美好回忆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

  不必害怕婚姻中的羞耻感存在。当我们勇敢的开始修复时,当我们能更自然的融进婚姻关系里,我们会发现这种改善是相当值得的。

  想要跳出害羞的“圈”,我们就不要太关注他人的评价,也无须用他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总是低眉顺眼,慢慢就会为人厌弃;总是目惭形秽,只能被婚姻抛弃。

  当你尝试直面害羞,学过拥抱害羞,就会发现,世上绝大多数人的婚姻都很幸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恰如其分  恰如其分词条  之路  之路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害羞  害羞词条  敏感  敏感词条  
美文

 中国广告公司四十年(1979-2...

 《中国广告公司四十年(1979-2019)》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广告公司四十年(1...(展开)

美文

 突发一点奇思妙想

 突发一点奇思妙想  昨晚CCTV4播放长春一汽V12红旗轿车发动机超强性能,看了真叫人为祖国感到自豪!在这里我要向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我国工人阶级致以崇高的敬礼...(展开)

美文

 人生如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真真假假.人生沒有獨角戲.人生無論多荒謬.還是要過下去.這句話說的真有道理.  人生活著就像在演一齣戲.每個人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每個角色發揮...(展开)